**農業農村土地流轉工作實施方案
一、流轉地點:
二、土地流轉原則
農村土地經營權的流轉是在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家庭承包體制下,維護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堅持“依法、有償、自愿”的原則,農村土地流轉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權性質、不得改變土地原農業用途,不得強迫農民進行土地流轉,流轉受益歸承包農戶所有。
2、堅持集中、規模、增效的原則,農村土地流轉要推動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相對集中,發展規模經營。
3、堅持管理、規范、有序的原則,農村土地流轉要規范合同管理、及時解決糾紛、維護雙方合法權益、確保規范有序進行。
三、土地流轉方式
1、農民以轉讓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為確保穩定流轉的穩定性,流轉時間為**年。
2、農戶可以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委托村集體經濟組織集中流轉。在集中流轉、連片開發過程中,對少數不愿流轉的承包戶,可以通過調換土地等方式協商解決。
3、土地流轉價**元/畝(均不含所有政策性補貼在內,如糧種補貼、種植補貼等)。
4、鼓勵農戶在自愿基礎上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股份入股,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
四、目標任務
20**年,力爭土地流轉面積5000畝,20**年新增土地流轉面積15000畝,20**年新增土地流轉面積30000畝,20**年新增土地流轉面積50000畝。
五、建立機構,提供服務,確保農村土地規范有序流轉
1、成立相關組織??h政府成立了以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的土地流轉服務小組,賽德農業成立了專門的**農業專業種植合作社。
2、建立鎮、村兩級農村土地流轉服務機構,**農業出10-20元/畝作為協調費,具體為每塊農田全部流轉的20元/畝,留一戶的15元/畝,二戶的10元/畝,同塊農田內三戶或三戶以上不進行流轉的,**不接收(農田地塊以農忙路為界)。
六、維護農村土地流轉雙方的合法權益
1、農村土地流轉的轉包費、租金、轉讓費等,應本著實事求是、互惠互利、平等協商的原則確定,用現金兌付。實行土地經營權入股的,收益分配可以實行保底分紅。
2、在農村土地流轉合同期內,因不可抗力導致受讓方無法繼續經營的,土地應歸還原承包方耕種。除原流轉合同另有規定外,通過流轉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再流轉。
3、國家各項惠農補貼原則上按誰種田誰受益原則發放,土地流轉雙方有約定的,約定結果要在流轉合同中加以明確。
4、農村土地流轉合同經雙方簽訂后,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依法承擔違約責任。
篇2:農村土地流轉合同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
甲方(出讓方):
地址:
鎮
村
組
乙方(受讓方):
地址:
鎮
村
組
為了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促進雙方當事人依法履行義務,切實維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和有關政策、法規的規定,本著自愿互利、公正平等的原則,經甲乙雙方協商,同意訂立本合同:
一、流轉土地名稱、面積和四至
地塊
名稱
地塊編碼
面積(畝)
地塊四至
地塊
類型
流轉前
土地用途
流轉后
土地用途
東至
西至
南至
北至
合計
二、流轉方式、用途、期限和起止日期
經雙方協商、甲方將自己承包經營的
畝
地使用權,以
的方式流轉給乙方進行農業生產經營活動。流轉期限
年,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三、甲乙雙當事人方的權利、義務
(一)甲方享有下列權利:
1、監督乙方合理使用土地。
2、監督乙方培肥流轉地力,防止進行掠奪性經營或棄荒撂荒。
3、按時獲得乙方付給的流轉費或實物。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二)甲方承擔下列義務:
1、維護乙方的土地經營自主權和農產品處置權,不得干涉乙方依法進行的農業生產經營活動。
2、合同履行期間,不得非法變更、解除土地流轉合同。
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三)乙方享有下列權利:
1、在不改變流轉土地農業用途的前提下,自主組織農業生產經營和處置產品。
2、在流轉合同履行期間,有權防止甲方擅自變更或終止合同。合同期滿交回流轉土地時,因投入而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有權獲得權應得補償。
(四)乙方承擔下列義務
1、維護土地的農業生產經營用途,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確保土壤肥力不斷提高,不得將流轉的土地進行掠奪性經營和粗放管理或者棄荒和撂荒。
2、依照合同約定,按時足額向甲方繳納土地流轉費,維護甲方的承包權利。
3、維護甲方耕地內外附著物的完整,合理使用并保護農田水利設施。承擔相應的生產性和公益性費用。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四、流轉土地價款及支付方式
經雙方協商,由乙方付給甲方年畝均流轉費
元或實物
公斤,年總流轉費
元,實物
公斤,并于每年
月
日前將本年度流轉費以現金或實物一次性向甲方付清。
五、違約責任
(一)合同履行期間若發生爭議可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申請農業承包合同管理機關進行調解,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二)合同履行期間,因不可抗力而不能履行合同時,流轉費用由雙方協商解決。
(三)合同履行期間,若一方違約給對方照成損失的,除應賠償造成的損失外,還應向對方支付流轉費總額的20%的違約金。
(四)合同履行期間,甲方地上的附著物乙方不得擅自處置、擅自處理造成損失的,乙方應承擔賠償責任。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違約責任。
六、其他事項
(一)合同履行期間若遇國家征占土地,本合同應自行終止。
(二)本合同條款未盡事宜,經雙方共同協商同意補償如下條款:
1、
2、
3、
以上補充條款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三)土地承包經營權以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經發包方同意;以互換、轉包、出租方式流轉的,應當報發包方備案。
(四)流轉合同雙方當事人發生糾紛調解或訴訟期間,不停止流轉合同的履行,因流轉合同糾紛影響生產的必須先恢復生產,后解決糾紛。
(五)合同簽訂后,當事人可以申請由鄉(鎮)農業承包合同管理委員會鑒證。
(六)本合同一式五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發包方和市、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各備案一份。自雙方簽字后生效。
甲方(簽字蓋章):
住址:
聯系電話:
乙方(簽字蓋章):
住址:
聯系電話:
發包方審批意見:*年*月*日
(只限于轉讓合同)
(蓋章)
鑒證機關(蓋章)
(由當事人決定是否鑒證)
合同簽訂地點:
合同簽訂時間: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
流
轉
合
同
二O一八年
月
日
篇3:農村土地流轉工作實施方案
**農業農村土地流轉工作實施方案
一、流轉地點:
二、土地流轉原則
農村土地經營權的流轉是在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家庭承包體制下,維護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堅持“依法、有償、自愿”的原則,農村土地流轉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權性質、不得改變土地原農業用途,不得強迫農民進行土地流轉,流轉受益歸承包農戶所有。
2、堅持集中、規模、增效的原則,農村土地流轉要推動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相對集中,發展規模經營。
3、堅持管理、規范、有序的原則,農村土地流轉要規范合同管理、及時解決糾紛、維護雙方合法權益、確保規范有序進行。
三、土地流轉方式
1、農民以轉讓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為確保穩定流轉的穩定性,流轉時間為**年。
2、農戶可以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委托村集體經濟組織集中流轉。在集中流轉、連片開發過程中,對少數不愿流轉的承包戶,可以通過調換土地等方式協商解決。
3、土地流轉價**元/畝(均不含所有政策性補貼在內,如糧種補貼、種植補貼等)。
4、鼓勵農戶在自愿基礎上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股份入股,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
四、目標任務
20**年,力爭土地流轉面積5000畝,20**年新增土地流轉面積15000畝,20**年新增土地流轉面積30000畝,20**年新增土地流轉面積50000畝。
五、建立機構,提供服務,確保農村土地規范有序流轉
1、成立相關組織??h政府成立了以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的土地流轉服務小組,賽德農業成立了專門的**農業專業種植合作社。
2、建立鎮、村兩級農村土地流轉服務機構,**農業出10-20元/畝作為協調費,具體為每塊農田全部流轉的20元/畝,留一戶的15元/畝,二戶的10元/畝,同塊農田內三戶或三戶以上不進行流轉的,**不接收(農田地塊以農忙路為界)。
六、維護農村土地流轉雙方的合法權益
1、農村土地流轉的轉包費、租金、轉讓費等,應本著實事求是、互惠互利、平等協商的原則確定,用現金兌付。實行土地經營權入股的,收益分配可以實行保底分紅。
2、在農村土地流轉合同期內,因不可抗力導致受讓方無法繼續經營的,土地應歸還原承包方耕種。除原流轉合同另有規定外,通過流轉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再流轉。
3、國家各項惠農補貼原則上按誰種田誰受益原則發放,土地流轉雙方有約定的,約定結果要在流轉合同中加以明確。
4、農村土地流轉合同經雙方簽訂后,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依法承擔違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