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江鄉宅侯村“生態文明新農村”匯報材料
宅侯村基本情況
宅侯村位于盤江水庫上游,背靠巍峨的南嶺山脈,在樹木掩映綠水環繞,山清水秀,空氣質量優良,物產豐富的山嶺環抱谷地;一條蜿蜒的“宅侯溪”流穿村而過,村前是一片平坦的水田。村后是層疊的梯田,是一派典型的田園風光。翠綠的藕塘水庫夾在兩座大山的山谷之中,庫源是清澈的山泉水容匯著涓涓溪流,下游則是盤江水庫。距嘉禾縣15公里,距盤江鄉政府7.2公里,是盤江鄉最大的自然行政農村。交通便利,距嘉寧公路1.2公里。是郴永二州三縣交匯之地,有一腳踏三地,雞鳴驚三番。全村共500余戶,總人口1860人,全村黨員29人,共轄十三個村民小組,二個自然村,國土面積11343畝,其中山嶺面積7797畝,森林覆蓋率達75.8%,耕地面積2246畝,水田種植面積1300畝。“宅侯溪”溪水長流是盤江水庫的主要源流之一,四面環山,山青水秀,環境優雅,氣候宜人,空氣質量優良,俗稱“世外桃園”、“天然氧吧”區,青山綠水,土地肥沃,是遠近聞名的宅侯貢米生產基地。還是休閑、宜居、旅游之地。
宅侯建設文明新農村現狀
近年來,宅侯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文明辦的關心和縣鄉包村干部的大力幫助與支持下,宅侯村兩委干部在如何建設文明新農村目標任務時,結合宅侯村實際,創新思路,開展了以“發展生產、生活富裕、村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目標。在以加快宅侯村經濟發展,改善村民生產生活環境,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和人文素質為重點的文明新農村建設中,村班子建設、村務制度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村容環境面貌得到了明顯改善。村兩委會團結帶領全村群眾,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在建設文明新農村實踐中,以建設老百姓最關切的事務為方向標,以精神文明建設為引領,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省市縣三級文明村創建為載體,大力實施了“文明素質提升、基礎設施建設、綠色產業發展、社會保障覆蓋”四大工程,使全村群眾的整體素質、村容村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全村經濟社會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建成了具有山區特色的村美、人富、文明、和諧的文明新宅侯?,F在的宅侯村村民人均純收入達4280元,20**年上半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580元,預計全年將突破5000元。先后獲得***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縣市級***先進村、****黨支部、環境優美示范村、計劃生育示范村等多項殊榮。
宅侯村生態文明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雖然全村大力實施統籌城鄉發展戰略,加快推進農村文明建設,宅侯村經濟發展取得了初步成績,但由于村人口多,村民思想較復雜,村民素質與時代的進步相差較遠,建設文明新農村也就存在一些問題。
建設好文明新農村首要任務是“規劃”,規化是建設的發展依據,離開了規劃的新農村就不是科學發展的新農村,必然導致結構布局的不合理,造成資源浪費。首先是產業布局零亂,其次是居住布局凌亂,新建住宅分布散亂,配套不全將引起環衛設施不完善。缺乏統一的規劃導向,宅侯村與百花圩市場經濟的綜合發展規劃就不會完全,物產和地域的開發功能無法充分利用和覆蓋,就將錯失或浪費村里有限的土地資源。所以要建設好宅侯生態文明新農村,好的“規化”是龍頭、也是首要任務。針對上述問題宅侯村支兩委展開了以下工作:
一、致力于提升文明素質,把村民文明素質的提升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前提
兩委會班子成員目標一致,定位準確,明確落實分工職責,把創建生態文明村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廣泛宣傳,讓群眾自覺參與到文明創建活動中來。從20**年創建文明村開始,村上成立了由村黨支部書記李勇韜任組長、村委主任副組長,村文書李志軍、計生專干、綜治專干為成員的5人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創建工作。為了統一干部群眾思想,形成全村上下齊心協力創建文明村的良好氛圍,村上通過召開黨員、村民代表動員大會、干部走訪、串門座談、貼標語、掛橫幅等形式,向村民宣傳開展文明村創建的目的和目標任務內容。通過宣傳,使村民認識到建設文明村就是要積極促進本村的全面發展,進一步改善生產和生活環境,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事情,從而為文明村創建打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贏得了村民的支持和關注。
抓好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質,是推進文明村建設的關鍵。在文明村建設的實踐中,宅侯村兩委會始終把提升村民文明素質作為建村治民促發展的根本,堅持以人為本,以村民文明素質的提升促進全村精神文明建設。
一是示范引領。把村兩委班子及黨員干部的文明形象作為全村文明建設的標桿和榜樣,充分利用“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等多種形式,切實加強兩委班子成員及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組織黨員學理論、學經濟、學管理、學先進經驗、學模范人物事跡,帶頭遵守有關規定,爭做移風易俗的帶頭人,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去影響、帶動村民文明素質的提升,從而形成以黨風帶民風,以民風促村風的良好風尚,不斷促進和引領村民文明素質的提升。
二是約束規范。創辦了村文化室、圖書室、黨員活動室、群眾活動場所等,對群眾進行教育培訓。出臺了婚喪嫁娶不得大操大辦、不得賭博酗酒、不得參與封建迷信活動、不得涉嫌違法犯罪等規定,認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規民約》和《評選“文明農戶”、“五好家庭”標準》,打印下發到戶,張貼在醒目位置,要求各家各戶認真學習,遵照執行,以此來不斷規范村民們的言行舉止,引導廣大村民爭做“四有”新人。
三是寓教于樂。為了進一步有效加強村民思想道德建設,村里建立了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和遠程電教室,每月十五日和三十日開展教育學習活動?;顒觾热葚S富,形式多樣,主要組織群眾學習理論、技術、法律等知識,已成為了群眾學習知識的平臺,干部群眾溝通的平臺;并開展討論活動,為全村的經濟發展獻計獻策;自娛自樂的活動,融洽了干群關系、鄰里關系、從而推進了“三個文明”的建設,促進了人和人、人和社會、人和環境的和諧相處。鄰里和睦、互幫互助、尚榮拒辱,已成了宅侯村的鄉風之一。在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湖南村民道德規范》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修訂完善村規民約,積極開展道德建設和實踐活動。通過開展培訓,教育村民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誠實守信。加強對村民的科普知識教育,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引導村民適應文明市場經濟要求,切實增強自立意識,大力倡導艱苦奮斗、開拓創新、勤勞致富、互助互愛精神,為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二、致力于基礎設施建設,把村容整潔作為文明村建設的關鍵
宅侯村原本“蝸居”在環山谷地,自然條件差,道路不暢,飲水困難,生產生活極其不便,嚴重制約了村級經濟發展。近年來,宅侯村以***為指導,以建設文明新農村為目標,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為突破,突出城鄉統籌、和諧發展,全村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村兩委會一班人搶抓歷史機遇,多方籌措資金700余萬元先后硬化村主干公路面3.7公里,修建了村至藕塘水庫、藍山甘園洞、石崗背嶺通暢公路8.5公里,基耕道路2.6公里;修建了八至十一組通校公路;村門口大塘進行了全面清淤和塘堰公路的硬化,解決了小學生雨天上學難的問題;清理、擴建一至三組村前溪流1000米;修建了村民活動中心,建起了村黨員干部活動室和“兩委會”辦公室、計劃生育服務室、村民圖書閱覽室、遠教室。同時申請整合有關部門項目資金進行了“藕塘病險水庫治理”,對村莊的水、電、路、綠化等進行配套設施建設,開展清潔綠化亮化工程。
一是投入資金21多萬元,在村公路沿途植樹807余株,修建了三個垃圾積集池,一個垃圾填埋池,購置移動垃圾車3臺,發放戶用垃圾桶230只,使村里環境治理的硬件得到保障;
二是加大宣傳和教育力度,引導全體村民養成良好的愛衛生、講清潔習慣;
三是不定期的組織村級環境治理工作檢查督促小組對全村環境進行大評比,對那些老是落后的農戶采取強硬措施,限期整改。
四是建設了小游園,讓村民休閑之余有了去處;全村安裝路燈165盞,方便了群眾夜間串門,增加了村民安全性;完成了全村人畜飲水工程。
五是重視村莊形象建設。成立了環境整治小組,實行了村級環境衛生長年保潔制度,配備了2名保潔員,每天進行衛生保潔。配備了2名小游園管護員,負責園內綠化帶的清潔、澆水、抗旱修剪管護等工作。
三、致力于發展綠色產業,把農民增收作為文明村建設的根本
以建設“村美、民富、人文明”新農村為目標,宅侯村制定了全村經濟發展三年規劃,經濟發展是文明村建設的基礎。在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發展特色產業抓科技、促推廣,著力發展綠色無公害糧食、經濟作物。根據鄉黨委、政府對糧作安全工程和市場行情的要求,突出了以宅侯貢米經濟聯合社為龍頭,以宅侯西瓜、百合、南竽等糧食作物和宅侯千頭生豬養殖聯合社為產業鏈帶動全村經濟發展。糧食作物,在原分散生產的基礎上,以點帶面,進一步向全村擴大規模向生產商品化發展。宅侯貢米今年擴大了220畝的種植面積,全村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420余畝,其中片域化種糧150余畝,新增種糧大戶12戶,南竽種植大戶2戶。宅侯貢米、西瓜、南竽等糧食作物遠銷鄰近市縣。宅侯貢米在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后,在大型超市建立專柜銷售,農民人均收入增長350元。結合本村資源優勢,利用遠教信息加強技能培訓,同時不斷擴大勞務輸出產業。目前,全村經濟發展已步入了快車道態勢,形成了種植、養殖、勞務輸出三大產業支柱。實現勞務輸出戶達1.5人;栽植油茶樹450畝;新建千頭生豬養殖場1個。發展南竽種植50畝,西瓜230畝、百合100畝的發展態勢。
四、致力于社會保障的全覆蓋,把建設老百姓最幸福的地方作為文明村創建的目標
1、建設文明村,終極目標是讓村民過上安全、幸福的生活。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在解決村民的看病難、養老難問題的同時,城鄉公交一體化讓村民們享受到了出村門前乘公汽,往返只需半小時,解決了村民出門難,學生的上學難問題?,F在的宅侯村民生在農村,勝過城市,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和生態文明在宅侯村得到了實現。
2、堅持“四議兩公開一監督”制度,規范村級財務管理,認真執行“村財民理,鄉代管”制度,定期將村、組賬務進行公開公示,使廣大村民都參與到村級事務管理監督中來,有效解決了群眾心中的疑惑,把黨的各項惠農資金安全發放到戶,無違紀違規事件發生。
3、村里成立了“民主法治創建”,村委會成立了以村委主任李平為組長的“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動領導小組。全面開展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制定完善了《村規民約》、《村務、財務公開制度》等15項制度,做到了制度上墻,管理規范、治循有章的開展普法教育,使村民法制觀念和防范意識普遍增強,自覺遵守村規民約或村民自治章程。讓村民真正做到做好“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家的門、辦好自家的事、友好鄰里他人”。村里現無“黃、賭、毒”等丑惡現象,無非法宗教和*活動。遵紀守法,平安和諧已成為宅侯村的又一風景。
4、村上不斷豐富群眾性文化生活,促進社會和諧。創建工作中,宅侯村給村民修建了文化活動和圖書閱覽室,這為村民收集、查閱、學習科普等知識提供了便利。固話、手機和數字有線電視終端入戶率97%,群眾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多彩,豐富的文化生活正引著村民和諧健康向上。遠教室定期不定期播放紅色經典影片,激發村民愛國、愛村、愛家鄉熱情,20**年9月28日縣紅歌會宅侯的“三句半”節目的演出凝聚了群眾的力量與智慧,讓健康、文明、富裕美好生活的宅侯村民文明素質不斷推向新的高度。如今的宅侯村是村風正,民風淳。
5、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多,宅侯村把關心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每年老人節,村里都帶著禮物上門慰問八十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年底,村里都為每位七十歲以上的老年人送上一份豐厚的禮品;現在宅侯村的老人在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惠民政策和在各級黨政組織的關心重視下,晚年更幸福,生活更快樂。宅侯村的“三個文明”建設將會取得更好的成績,明天宅侯會更美好!
盤江鄉宅侯村民委員會
20**.6.16.
篇2:X鎮生態文明鄉村建設情況匯報
某鎮生態文明鄉村建設情況匯報
我們**鎮總面積154平方公里,轄80個行政村,6.2萬人口。鎮域交通條件便利,國家一級公路206國道穿鎮而過,已建成"三縱四橫"交通主干道。擁有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蔚陽欒家口港,建設中的龍煙鐵路屆時也將在鎮內設站,并與港口銜接。產業結構明晰,我們圍繞建設"蓬萊西城區"這一定位,整體構建以206國道和海濱觀光路等主干道為城市空間發展軸,以全力打造造船重工、石油化工、電力能源、葡萄及葡萄酒、紡織印染、水泥建材等六大主導產業。公共基礎設施完善,鎮域內水、電、路、通訊等網絡暢通。村村通公路率達到100%,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5%;鎮區內擁有2所初級中學、3所小學,2所鎮級衛生院、16個標準化村級衛生室,學前幼兒入園率98.8%、九年制義務教育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達到100%;基本公共醫療服務覆蓋率100%、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率達到80%,農村養老保險覆蓋率90%以上。**鎮先后榮獲"全國第三批發展改革試點鎮"、" 國家級優美鄉鎮",山東省"百鎮建設示范行動"省級示范鎮,先后被山東省授予 "雙文明建設明星鄉鎮"、"省級文明村鎮"、"基層建設標兵單位"、"山東省專利鎮"、"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鄉鎮"、"文化工作先進鄉鎮"、"山東省特色產業鎮"、"發展民營經濟先進鎮"和"幸福進家活動先進鄉鎮"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全市"生態文明鄉村建設暨鄉村文明行動"開展以來,**鎮能夠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強化措施,以開展"蓬萊美麗鄉村"創建活動為總抓手,將開展好"鄉村文明行動"作為改善人居環境、轉變群眾生產生活方式的重要舉措,列入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整改事項之一,全鎮環境質量和鄉村文明程度不斷提升。
一、明晰創建思路
在美麗鄉村創建過程中,我們**鎮能夠根據蓬萊市委、市政府"提質、擴面、成片"的要求,精心做好點、片、面結合三篇文章,傾力打造出三條"蓬萊美麗鄉村"帶,以"連點成帶,全面推進"的創建思路,把"點"上的景連成"線"上的景,再構成"面"上的景,使得美麗鄉村創建活動全面開花。
今年我鎮被蓬萊市委市政府確定為20**年的"美麗鄉村"建設三大板塊之一,我們**板塊按照"一河,兩區,一勝景"的思路,重點對以北姜路和蔚陽河為軸心的區域進行連片重點打造。"一河",即對以蔚陽河為中心的劉家、大姜家、西吳、曲家莊、孫陶、小姜家、河潤、兩銘等八個村進行整體連片打造;"兩區",即對西正高家、西正李家和西正樓下三個村進行合村并點,在北姜路中段規劃建設西正社區,對北王緒、聶家、后營三個村合村并點,在北姜路北端規劃建設西城臨港社區;"一勝景",即以"烽臺勝境"峰埠頂建筑公園為中心,打造主題突出、特色鮮明、輻射周邊的美麗鄉村旅游景觀帶。具體圍繞以下"三條帶"進行整體打造:
?。ㄒ唬┮渣c串線,打造精品塊區帶
以點,即以蔚陽山為中心的劉家、大姜家和西吳村三個村為中心點,打造精品塊區帶。
20**年美麗鄉村入選村劉家村以打造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為目標,投資2700萬元打造"一區、兩業、三園"村莊發展格局。一區,即對新村進行高標準綠化、亮化、美化、凈化,整體打造居住示范區;兩業,即"農家樂"旅游業和休閑農業兩大村級主業;三園,即本著"宜居、宜娛、宜游"的原則,開發建設古頂生態園、濱河公園和民俗文化樂園等三大公園。目前,該村已經完成了濱河公園、古頂生態園的改造,民俗文化樂園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20**年7月,該村注冊了"蓬萊市古頂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20**年五一期間,古頂生態園正式對外開放,該村還與蓬萊市多家旅行社取得聯系,并向外地游客推薦鄉村旅游線路,今年五一期間古頂生態園開始接納外地游客,游客反響極好。民俗文化樂園的建設采取修舊如舊的模式,對村東原有的老房區進行整修,并把老房區的老人全部搬遷到村內新建的老年公寓內,既保留了老宅原貌,又解決了老人居住問題。目前該村正在廣泛搜集古老農機具,對民俗文化樂園進行設施裝配,預計20**年底前可對外開放。村里盛產的"蔚陽山小米"打上了品牌戰略,并已貼上品牌標簽對外銷售,成為來往游客必帶的旅游土特產。
20**年美麗鄉村入選村大姜家村除了對村內環境進行整體提升之外,還依據地緣優勢對村莊發展定位進行了詳細規劃,本著"固本強基"的原則,推出"一街、兩園、三場"的發展規劃格局。一街,就是將原有的超市聚居區統一規劃完善,打造一條綜合性商業街;兩園,即建立"矮化中間砧蘋果省級示范園"和"綠色生態觀光園",打造美麗鄉村新特色;三場,則是將村內傳統厚實文化底蘊與休閑娛樂相結合,創建休閑旱冰場、燈光籃球場以及文化活動廣場。"一街、兩園、三場"的完成和新開拓的海藻特色養殖業,將把大姜家打造成一個富含文化底蘊的特色旅游度假村。目前,該村內的海藻雞蛋已成為遠近聞名特色品牌,成為饋贈親友的首選物品;大姜家特色采摘園內的九大落葉果品已開始笑迎游客,"老三農家樂"已承接了周邊村內的婚宴及旅游散客的餐飲;新建的大姜家商貿中心已完成了封頂工程,現正在進行內部裝修,10月底前可交工投入使用。
20**年西吳村被列入全鎮的重點創建村,該村能夠向外學習經驗,向內挖掘資源,確立了"一場、一池、兩材、三園"的創建思路,使得美麗鄉村創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開局。"一場",即發展文化健身廣場。計劃投入40萬元建設一處集健身、娛樂、辦公為一體的活動廣場,廣場院內建設一處鄉村大舞臺,院外設體育和健身器材,該項目建成后將極大地豐富百姓的文化生活。"一池",即發展休閑垂釣池。投入120萬元,對蔚陽山內水庫進行擴建整修,增設休閑垂釣旅游設施,并放養特色觀賞魚苗和鱉苗,打造特色鮮明的垂釣魚池。目前已完工。"兩材",即發展水泥建材和家居楸木材。村內石灰石資源豐富,計劃實施舊村改造,通過合理規劃后對石灰石資源開發利用。村內還有不少楸木樹,能滿足當今人們對綠色環保家居建材的要求,正在與客戶進行聯合開發,形成新的家居板材,打造出"楸木之鄉"品牌。"三園",即特色養殖園、特色種植園和苗木觀賞園。該項目投資200萬元,由村委會和浩源農林科技發展專業合作社聯合開發,同時聘請了煙臺設
計院進行科學規劃。整個項目已于7月份初具規模并對外開放接待游客。今年來,西吳村在美麗鄉村創建中重點實施了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和凈化工程,整村面目一新。硬化工程,主要是對村內未硬化的8000平米道路進行了硬化,方便了村民出行;亮化工程,為體現美觀與實用相結合,投資6萬元在村內新建的1000平米文化廣場中間安裝了自由女神塔頂吊燈,滿足了村民夜間文化娛樂的需求;綠化工程,栽植綠化苗木1000顆,分別打造紫葉李、石榴、櫻花、千楸樹、玉蘭、銀杏和木槿五條特色街;美化工程,一方面投資30萬元對村內大小街道進行了墻面粉刷工程,并在家家戶戶門口圍上白色柵欄;另一方面,投資10萬元建立了400平米的道德文化墻;凈化工程,村里注重水質凈化與污水處理同步規劃,投資100萬元為村民安裝了凈化水設備,鋪設了3000米污水處理管網,還對180戶農側進行了改造,給村民營造舒心環境。另外,在塊區帶的建設過程中,鎮政府對蔚陽河水系周邊進行了打造,在蔚陽河岸邊設置了圍欄,并在在兩岸河堤內栽植風景樹、千日紅、銀杏、紫藤等綠化苗木,增添兩岸景觀色彩。
?。ǘ┮跃€連片,打造精品新區帶
以線,即以貫穿**南北道路中段西正高家、西正李家和西正樓下三個村為中心的北姜路沿線,打造精品新區帶。
1.建設西正社區。我們注重發揮強企帶村發展的作用,積極為"村企共建"提供發展平臺,早在今年年初山東蔚陽集團有限公司黨支部就與西正高家、西正李家和西正樓下三黨支部成立了西正黨總支部,為提高總支內村民居住水平,西正黨總支在現今西正高家村北規劃設計一處新型居民新區---西正社區。整個新區規劃占地150畝,總建筑面積120006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積115417平方米,商店建筑面積4589平方米。新區居民住宅樓建成后,采取1:1.2面積比例標準對村民的宅基地進行置換,爭取上級政策把住宅樓變為國有土地,使村民對房產有自主權,同時把原村居宅基地作為工業用地進行儲備。完善好新區內的配套設施,在社區內規劃建設一處文化活動廣場,對廣場內地面進行硬化,配備安裝各類文體器材,建成高標準文化大院,豐富村民業余文化生活;成立鑼鼓隊、樂器伴奏隊、太極演練隊、健身隊、文娛表演隊;建立圖書報刊閱覽室、乒乓球室、棋牌室,提升群眾文化活動層次。在社區內規劃設計一處農機大院,按照原村建制為片區規劃設計農機存放場所,方便村民進行農業生產耕作。
西正社區項目是煙臺市土地增減掛鉤試點項目,具有先試先行的重要意義。為加快項目推進蔚陽集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完成了對西正高家、西正李家和西正樓下等三個村莊的原有房屋和宅基地的丈量,逐戶進行了核對、查遺補漏,建立了完整的明細檔案;由物價部門對安置區新征土地進行了實地測量、物價評估,由村兩委進行補償發放,已完成地上補償發放94萬元;投資100多萬元,新建標準化公墓一處,對社區內67座墳墓進行搬遷;聘請蓬萊建筑設計院完成了施工圖紙設計。蔚陽集團已累計投入資金約470多萬元。目前,已完成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節能評估報告、工程項目招標方案、營業執照(蓬萊蔚陽置業有限公司)、規劃選址、總體設計方案等資料收集。環評報告已完成編制,環保局已經評審,正在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已交定金;地震安全評價已與中介單位對接,商談編制價格。預計整個項目將在年底前開工建設。
2.建設西城臨港社區。我們以強村引領模式,在北姜路北向延伸處的北王緒村西打造西城臨港社區,對聶家、后營、北王緒三個村進行合村并點。該社區主要用于承接園區村北王緒村、聶家和后營等村民搬遷入駐。該項目總投資88669.80萬元,占地340畝,主要建設樓房61棟,共4064戶,總建筑面積44.5萬平方米,其中住宅40.2萬平方米,商業16139.5平方米,公寓20221平方米,儲藏層17614平方米。容積率1.96,建筑密度16.2%,綠地率42.24%。項目計劃分兩期進行,一期工程占地220畝,共建設31棟樓,約33萬平方米。20**年3月份已開工建設,20**年投入7800多萬元,完成了8棟樓樁基工程,20**年計劃投入6億元,完成一期33萬平方米主體。年內確保8棟18層、5棟11層、2棟商業門市房完工封頂,其余18棟爭取達到封頂。20**年國慶節前,第一批業主可以拿到新房鑰匙。
?。ㄈ┮悦娌Ⅻc,打造精品景區帶
以面,即以北王緒黨總支下轄的北王緒、聶家和后營三個村為中心的自然景觀面,打造精品景區帶。
1.啟動"峰臺勝境"景點。完善"峰臺勝境"景觀帶設計方案,傳承和發揚海洋神仙文化,對"峰臺勝境"內的塑像進行塑身,完善殿、堂、祠內的配套設施。在大廟正門外增設集售票、餐飲、休閑等服務功能為一體的游覽客服中心,外圍配備休閑長凳、生態公廁、垃圾桶等相關公共服務設施。使游客不僅能盡覽峰臺古建筑景觀,更能感受乃至融入海洋神仙文化氛圍。今年5月18日啟動了峰埠頂古廟旅游項目,現已接納游客6萬人次。
2.建設"古代登州"漁港。登州古城旅游項目是北王緒村投資的一個休閑文化產業項目,該旅游項目規劃建筑面積614330平方米,除了仿古建筑群外,還重點打造室內旅游項目,彌補蓬萊冬季旅游淡季的缺陷。上半年主要是進行了部分手續報批和規劃設計工作,其中登州的追憶版塊已經在五月份開工建設了,下半年我們的計劃是完成這個版塊的主體工程和部分市政工程。
3.創建"紅色旅游"基地。對"八路軍挺進東北渡海紀念碑"雕塑周邊的土地進行硬化平整,加鋪地磚,同時栽種花草灌木。對紀念碑旁側小板房進行修葺,收集并完善相關革命歷史資料,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再現八路軍挺進東北的史實。及時與旅游部門聯系增設參觀點,開發旅游線路,重點安排全市初高中學生實地參觀,加強紅色愛國主義教育,把此地建成為我市著名的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這里已經成為全市的一個現場教育基地,已迎接65個部門及其他鎮街的現場教育。
4.開發休閑"黃金海岸"。北王緒黨總支北側的海域海水純凈,沙灘資源豐富,陸岸植被豐富,有著巨大的旅游開發潛力。我們將按照"迪拜式"旅游項目標準從兩個方面入手打造"黃金海岸"。打造天然"療養院" 該岸灘內沙質優良且富含二氧化硅,沙質細膩,含磁量很高,對人體益處多多的,自然優勢明顯,我們將重點向外推介對人體有益的海水浴、沙灘浴、陽光浴、天然的養吧浴旅游項目,吸引全國各地游客來休閑度假,致力打造出一個天然的"療養院"。打造海上"游樂城" 為提高整體海岸利用水平,我們將重點開發海水浴場、海上垂釣場、趕海拾貝等沙灘旅游項目。對岸灘進行功能分區,將整個岸灘規劃為淺水休閑區、深水垂釣區和趕海拾貝區。淺水休閑,主要是利用現有的國電冷卻水余熱,發展四季陽光海水浴場項目,使得游客冬季也能體味到海水洗浴的樂趣;深水垂釣,主要是從青島定制一艘專業垂釣艇,使游客能夠盡情享受到海邊日光浴、海邊投食和深水垂釣樂趣;趕海拾貝,主要是利用海邊天然的礁石堆,結合海水潮起潮落時間差組織趕海,使游客能夠自捕自食,吃上自己親手趕到的海鮮。二、搞好環境整治
我們堅持把生態建設作為改善村容村貌的基礎工程來抓,推進鄉村文明建設。在20**年迎接全市環境衛生大掃除活動中,我鎮上報的41個村全部通過全市農村環境衛生考核組驗收,今年我們3月份我鎮39個村又順利通過驗收,至此全鎮80個村全部達到上級驗收標準。為確保環境衛生保持常態化,我鎮率先在全市推行"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模式,在全鎮80個行政村投放垃圾箱1600個,投入資金80多萬元購置4輛垃圾清運車,每天對全鎮80個村和主要干線道路兩側生活垃圾進行清運,全部運送到**垃圾中轉站和白家溝垃圾場,有效維護了農村環境衛生整潔。
為確保鎮內工業園區內的工業污水能夠得到有效處理,我鎮規劃設計一處日處理污水能力可達到2萬噸,并可提升空間到4萬噸的第二污水處理廠。該項目總資金6368萬元,占地19.53畝,設計日處理污水能力1萬噸,采用AAO工藝進行污水處理的第二污水處理廠。目前在建生化池、二沉池、調節池、水解酸化池筏板等工程澆筑完畢,綜合設備間正在施工主體框架;海潤北路北端建設的提升泵站池體鋼筋綁扎完畢;芬頓反應池筏板鋼筋綁扎完畢。設備已進場,開始同步安裝。計劃12月底土建工程完工,春節前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并投產??梢猿浞譂M足全鎮污水處理需求,真正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我鎮蔚陽集團新建設的蔚陽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于今年3月5日開工建設,整個項目投資3.2957億元建設,土建工程9月底前可全部完成,10月份即可正式安裝設備。預計20**年5月即可運營,該項目不但可以將**鎮的垃圾進行全面處理,而且還能把白家溝垃圾處理廠的填埋的垃圾重新挖出來利用,還可以擴容把全市的生活垃圾進行處理,日處理垃圾量能達到1000噸,年發電量可達到0.7億度,即增加了經濟效益又增加了社會效益。
三、完善社區配套
近年來,我們注重把新農村社區建設做為惠民工程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們按照"一村一社區"、"多村一社區"的創建模式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共建設24個新型農村社區,其中"一村一社區"6個,"多村一社區"18個,覆蓋了全鎮80個行政村。社區內配備完善的"一廳、十室、一大院",為群眾辦理日常事務提供了方便。鎮內劉家、欒家口、港里、北王緒和**二村的社區建設走在了全鎮的前列。
欒家口村的社區建設主要是圍繞新型城鎮化建設展開的,重點以改善村民居住環境為重點,傾力打造渤海仙苑小區,一方面解決村內大齡青年的婚房難題,另一方面對外來務人員給以優惠政策,低于市場價格出售,解決好周邊企業外來務工人員的居住問題,打造成一新型社區。目前,渤海仙苑小區一期工程建設的10棟樓房已封頂,累計投入4800萬元,建筑面積63000平米,今年年底前交付使用,可滿足450戶村民的入住。整個小區配套規劃合理,全部按照現代化標準建設,在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方面,規劃建有文體活動廣場,配有室外健身器材,室內器樂室、排練室、健身房、老年娛樂室等場所,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在便民利民方面,建有社區超市、社區衛生室、社區警務室等服務場所;在環境美化方面,小區內高標準綠化,并在小區外墻面配以道德宣傳及科普知識宣傳刊板,全面提升道德氛圍。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對渤海小區的配套設施進行完善,把寬帶、自來水、天然氣、數字電視網絡等設施完善到家家戶戶,爭取村民年底前拿到新房鑰匙。另外,我們改善群眾居住環境的腳步不止于此,我們還規劃了20000平米的渤海仙苑二期工程,對孫家口整村進行搬遷。
四、發展高效產業
我鎮已申報山東省鄉村旅游強鄉鎮,鎮域內各主要旅游景點基本建設完成,特別是烽臺勝境景區的市場反響良好。北王緒村正在積極申報山東省鄉村旅游特色村,劉家村古頂生態園正在積極申報山東省農業旅游示范點。西吳村正在著力打造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鄉村,大姜家村正在積極申報山東省級生態文明示范村,目前村內各項工程正在穩步推進。
其中,美麗鄉村大姜家重點圍繞九大落葉果品做文章,發展特色采摘,用海藻喂養雞禽發展特色養殖業,并借助商貿中心的建設為村民提供農副產品交易平臺。西吳村借助村的楸木資源,重點發展綠色裝修板材。北王緒村重點圍繞海灘資源做文章,發展"漁家樂"和沙灘旅游項目開發,帶動周邊村民發展"三產服務業"。賀家溝村借助村內的原生態水系資源,重點發展有機果品種植和特色休閑垂釣游項目。鎮駐地中心村,能夠借助龍煙鐵路修筑及化工園區企業的入住后人流激增的現實,將三個中心村作為一個新整體進行打造,并對三個村進行功能分區,其中,一村作為果品種植區域,發展與生態旅游相關的綠色有機果品種植、采摘、銷售、加工;**二村借助村內富有門市房的資源優勢,重點發展承接旅游產業的商業服務及物流運輸;**三村依托村內優良文化基礎設施和豐厚的文化底蘊,重點發展建設文化娛樂區域。
五、抓好道德建設
鎮黨委高度重視給群眾輸送精神食糧,早在20**年,鎮黨委就精心打造出"文化大篷車"演出隊伍,為廣大群眾奉獻了內容豐富的文化大餐。舞臺是由鎮內一個婚慶公司贊助搭建的流動舞臺,車中滿載的42名演員全部是來自機關干部和普通群眾,節目內容全部是自編自演,節目形式以群眾喜聞樂見的舞蹈、歌伴舞、器樂、二人轉、小品、歌曲、三句半等組成。大篷車成產黨委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的主陣地,大篷車開通幾年來,每年都能為群眾演出50余場次,群眾反響較為強烈。今年的首場演出在3月8日晚上,為配合好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演出現場一并舉行了"新農村新生活培訓啟動儀式"和"演唱三字經巾幗文明行"簽字儀式,到場的群眾演員和觀眾踴躍參與,爭相在條幅上了簽了字。目前大篷車已在鎮內巡演26場次。
我們以實施"四德工程"、善行義舉"四德榜"作為宣傳核心價值觀、下接百姓喜怒哀樂、柴米油鹽的有效載體。目前,村居"四德榜"覆蓋率達到95%,上榜人數達到人口總數的55%。開展評選庭院整潔、科技致富、孝老愛親等系列示范戶120多戶,發揮示范帶頭作用。組織舉辦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全鎮64個行政村都建設了文體活動場所,組建秧歌、戲曲、廣場舞、書畫等各類文體隊伍30余支。建立村級農家書屋、文化大院60余處,在劉家社區建立文體中心,設立了圖書館、棋球室、書畫室,方便了群眾開展各類文化活動。部分村成立了業余劇團、文藝宣傳隊等,并到各村演出,豐富了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為各村配備了籃球架、乒乓球臺、健身器材等,引導群眾參與全民健身。**鎮在全鎮80個村內都建立了道德評議會和紅白理事會,不斷完善紅白理事會等群眾組織,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建立新風尚,倡導新風氣。我們深入實施平安村莊創建,實施好"天眼"工程,加強調解員隊伍、治安巡邏隊伍建設,打造好平安村莊。鎮級和村級的志愿者服務分會積極開展活動,"紅馬甲"已成為志愿服務品牌,社會反響良好。
六、搞好資金保障
建設美麗鄉村和開展鄉要文明行動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發展鄉村旅游前期的基礎設施投入同樣需要資金投入。兩者在資金投入時,尤其是基礎設施投入上可以共享。
在開展美麗鄉村創建和鄉村文明行動過程中,我鎮能夠想方設法籌集資金,給創建村提供資金及物資幫扶。具體來講有三個方面:
一是上級爭取。對列入蔚陽河示范片的各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我們能夠想方設法幫助村里向上級爭取資金,并通過"一事一議"的形式鼓勵村里對道路進行全面硬化,結合今年的"道路網絡化"建設,按照"爭取政策、政府主導、村級參與"的原則,今年要下大力氣全面啟動和推進農村道路網化工作,確保年內投入2800萬元完成57.4公里村內路硬化和連村路打造,徹底解決村民的出行難題。截至目前投入資金2000萬元,完成了52個村210000平方米的路面硬化工程,硬化里程共計51.7公里。我們向上爭取高標準農田工程資金500萬元,完成了20個村的河道槳砌工程。
二是政府補貼。鎮政府近兩年來出臺了獎補政策,對硬化村路的村除了上級給予的補貼外,再進行獎補,全面改善村路狀況。
三是上級幫扶部門幫扶,目前全鎮15個村與市20個部門結成了幫扶對子,通過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村里的基礎設施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其中煙臺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幫助村里先后籌集資金200余萬元幫助村里新建了文化大院,并安裝了自來水,硬化了街道,幫助效果最為明顯。四是通過開展村企共建籌集資金。鎮黨委在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也倡導鎮內企業通過"村企共建"形式,積極參與美麗鄉村的創建活動中來。目前鎮內已有23個企業與19個創建村結成了共建對象,幫助創建村解決資金及物資方面的難題。五是通過村內自籌資金。創建村的兩委干部能夠發揮好主動性,去除"等、靠、要"思想,多方聯系在外能人及周邊企業多方籌措資金,支援創建活動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