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控制與評價體系建設研究

5291

  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控制與評價體系建設研究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以下簡稱文化共享工程)從20**年4月開始建設以來,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善的運行機制和體系建設,這是文化共享工程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只有文化共享工程體系建設具備了完整性、系統性、嚴密性、高效性,才能夠保證文化共享工程建設的健康發展。

  文化共享工程的體系建設涉及面較多,結合河南地區近年文化共享工程建設與服務的發展歷程,筆者認為主要應包括目標體系、組織體系、控制體系、評價體系、反饋糾偏體系、激勵體系等六個方面。本文重點對河南文化共享工程的控制體系和評價體系進行探索,剖析其運行機理,探討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的體系建設。這對于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而言,是一個涉及從工程建設結構層面解決工程建設發展的問題,對我們每一個文化共享工程建設的參與者具有現實的意義。

  1.文化共享工程的控制體系

  1.1控制體系及其必要性

  控制體系是文化共享工程組織內部諸因素相互結合和相互作用的方式,是文化共享工程組織在實施過程中對指揮調度、組織規劃、實施計劃、管理工作行為等方面進行監督、檢查和調節監控的能力,是文化共享工程體系建設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控制體系的必要性在于文化共享工程建設的內部控制在運行過程中會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治理機制不完善,機構設置分工不合理,職責不明確,控制分散和控制不足等。建立控制體系,正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經。

  1.2文化共享工程的控制對象

  文化共享工程控制的對象是文化共享工程建設的全過程。涉及建設中各種要素、各個環節。其內容主要包括服務站點建設控制(包括對網絡設備的維護、維修)、資源建設控制(資源建設進度與資源建設內容)、專項資金使用情況控制、管理控制(隊伍培訓、服務效果)等。

  1.2.1服務站點建設控制

  服務站點建設控制是以制定的建設目標和建設標準為依據,對網絡建設和網點建設活動進行的一種控制活動。實行站點建設控制,事先應根據省、市(縣)、鄉村各級站點的特點、服務人群及工作目標制定各種建設標準及實施要求。服務站點建設控制的內容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對站點軟硬件平臺建設進行控制;二是對各個站點的服務情況進行控制;三是對各個站點的管理情況進行控制。目前全國文化共享工程建立了1個國家中心,33個省級分中心,20**個市(縣)支中心,與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以及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結合,建成基層服務點約42萬多個。按照規劃到20**年實現文化共享工程城鄉全覆蓋。

  1.2.2資源建設控制

  資源建設控制是根據資源征集、生產、加工的環節、步驟、工藝要求,建立規范的資源建設流程程序;在資源的接收、存儲、發布等服務活動的各環節建立規范的工作程序;根據資源建設目標,合理配置人力、資金等以及搭建資源建設軟硬件平臺;依據各種程序來合理運作資源建設任務,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使資源建設的各項活動按照各種程序的要求來運行。從20**年至今,文化共享工程數字資源總量已達到73.91TB。

  國家中心根據技術發展潮流,制定并下發了《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資源建設工作規劃》(20**-20**年)以及《視頻資源數字化加工格式規范》,包括文本數據數字化技術標準、圖像數據數字化技術標準、音頻數據數字化技術標準、視頻資源數字化技術標準等,成為今后全國各級分支中心資源建設的依據。河南省分中心也制定了《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資源建設指南》,從技術、授權、質量驗收、資源征集等方面進行資源建設控制。

  1.2.3專項資金使用情況控制

  專項資金使用情況控制主要是為了保證財產安全以及會計資料的真實性、正確性而形成的一種控制。專項資金使用情況控制主要方式是建立資金審計制度和機構。資金審計機構是指在文化共享工程管理組織內部建立的,相對獨立的監督機構,宗旨是保證各項決策能得到貫徹執行;保證工程的財產安全,它是整個控制體系的關鍵環節。自20**年以來中央累計投入已達15.6億元,地方累計投入超過15.35億元,“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資金總投入將達24.7億元。

  1.2.4管理控制

  文化共享工程是一個各行業、各部門、各地區分工協作的系統工程,為保證分工協作達到嚴格程序、職責明確、相互制約的目的,必須明確分工各方所擁有的權力和應承擔的責任,并形成管理系統。分工協作所具有的分散性特點也要求必須在文化共享工程管理系統內部形成管理控制體系。所謂管理控制體系就是以確定文化共享工程管理系統內部各部門、各環節、各層次以及各人員的責任為中心的內部控制系統。它由兩個方面組成:第一,工作崗位責任控制,也叫崗位責任制。是指在文化共享工程各級分中心和基層站點,從領導到每位員工,按其所在的工作崗位,確定其工作責任,并明確相應的權利,使每個人、每個崗位都有職有權。主要有決策層責任制、管理層責任制、執行層責任制等。第二,各部門、各環節責任制。這里承擔責任的主體不是個人,而是文化共享工程各分支機構。它要求根據不同部門、環節、層次的工作任務和工作性質,分別確定其責任區域、權利范圍。以保證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各部門、環節和層次的工作任務協調進行。

  1.3河南文化共享工程的控制體系模式

  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建設經過七年的不斷探索和努力,逐步探索出一條適合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發展的路子,并初步建立起一套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工程建設管理和運行監控管理模式,通過該模式,能夠保證各級管理部門權責分明,工程建設進度可控可管,全面實現對基層服務站點、資源建設、人員培訓、管理服務等方面的控制,推進全省文化共享工程建設實踐。

  1.3.1層級控制

  建立完善的層級控制體系,采用省文化廳-省分中心-市、縣級分中心-鄉鎮文化站-村級基層服務網點(社區文化站)層級管理的線性管理控制方式,省文化廳負責對本省文化共享工程開展情況進行宏觀指導,制定項目管理辦法,督促各級部門有效的組織和開展各類文化活動。省分中心在省文化廳的授權下,負責文化共享工程的具體組織實施工作,包括業務建設,技術模式、資源建設、人員培訓、服務指導等;市、縣級分中心、鄉鎮文化站、村級基層服務網點(社區文化站)則具體負責所屬轄區的活動開展工作,并及時進行信息反饋,反映用戶需求,提出活動建議等

  1.3.2自動化控制

  將自動化控制作為重要的工作創新,開發出河南省共享工程建設管理和運行監控管理平臺,實現對共享工程各項業務工作的自動化控制,該平臺能夠對站點的基本信息進行查詢,能對站點人員信息、收看活動信息、設備信息、設備維修信息和樣本站點信息進行管理;能夠實時查詢在線用戶的節目收看情況;能夠查看站點的收看記錄及欄目的收看情況。并可進行各類統計分析:能夠統計全省和各地區終端接收站點建設和使用情況,包括建設數量,開通數量、使用情況和學習情況等信息,形成站點用戶清單報表。能以年為單位統計全省和各地區站點建設進度情況,包括站點計劃數量、站點完成數量、每月進度情況等。該種模式實現了對整個工程開展情況的實時有效控制,并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1.3.3專項資源建設資金控制

  控制資源建設資金??顚S?,建設符合國家中心標準規范的高質量數字資源。按照《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試點工作資源建設經費管理辦法》,我分中心在資源建設過程中,嚴格按照國家中心規定,??顚S?,嚴把資金審批使用關。20**年全國文化信息資源管理中心將河南省作為資源建設試點省份之一,并下撥20**、20**年度共計400萬元的專項資源建設經費用于支持河南的共享工程資源建設工作。為用好這筆資金,河南省中心經過組織多次專家論證和反復修改后,決定選擇了具有河南地方特色資源色彩的四個數據庫進行建設,一是《中州攬勝數據庫》,包含歷史名人、民俗文化、名城名鎮、名寺名觀、錦繡山川、文博薈萃、姓氏文化、醫藥精粹、藝苑新花、紅色旅游、聚焦河南等欄目;該數據庫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地反映河南省的地理、歷史、人文等相關文化資源信息,成為了解河南省文化信息資源的重要工具書。同時該庫可納入《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試點工作資源建設指南》重點選題的第十一項“旅游文化”專題中,成為其中的一個子庫,,庫建成后還可在河南大型門戶網站“商都網”、“大河網”對外發布,推動河南省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二是《河南地方戲曲數據庫》,通過對優秀劇目的整合,生動反映河南地方戲曲歷史,這對振興河南地方戲曲藝術、提高戲曲創作和表演水平,對積淀、傳播、弘揚河南戲曲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活躍和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突出的現實意義。三是《新農村致富之路數據庫》,該數據庫的取材全部是發生在河南農村的典型致富經驗和致富人物,事例真實生動。這部分內容建成后,還有針對性的充實惠農資源,如農業種植養殖技術、農村實用知識,農民務工培訓、農業科技推廣等內容。建設該數據庫可以有效的解決基層群眾信息不對稱,致富信息難掌握的難題,引導農民了解致富信息,掌握致富經驗。四是《河南省民族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數據庫》,包含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曲藝雜技、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欄目。

  2.文化共享工程的評價體系

  2.1評價體系及其必要性

  評價體系是指從特定的目的出發,根據一定的標準,通過特定的程序對已經完成或正在從事的工作進行檢測,找出反映工作進程的質量或成果水平的資料或數據,從而對工作的質量或成果的水平做出合理的判斷。

  2.2文化共享工程評價體系的內涵

  文化共享工程評價體系應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對各級本文化設施建設的評價,二是對資源建設和資源利用情況和使用效果的評價,三是對工程建設人員業務培訓、業務素質和服務質量的評價。評價的依據是檢查和考核,對文化設施建設搞得好的縣、村、鄉應給予表彰和獎勵,反之則給予批評和處罰。評價機制中應包含上級單位的評價、自身評價和社會公眾的評價,避免單一主體的片面化。同時,要有完善的指標體系、多樣化的評價方法、規范的評價程序,績效評價的實施過程要公開進行,其評價結果也要向社會公開,接受公眾監督。就是說,必須以制度化的形式將包括文化共享工程在內的文化建設工作的績效評價結果納入政府工作和干部崗位的目標責任制考核中。

  2.3河南文化共享工程的評價體系模式

  2.3.1建立評價指標體系

  依照國家中心標準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對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的各項工作進行評價考核。文化共享工程國家管理中心在20**年制定并下發了《20**年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考核評分說明》和《20**年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村級基層服務點考核評分說明》,這個科學的量化標準是河南省共享工程評價體系建設的基本工作標準?!犊h級支中心考核評分說明》共涉及7個項目,包括組織管理、運行經費、資源建設、設備設施、網絡接入、服務情況、隊伍建設等。從分值上看,組織管理5分,運行經費10分,資源建設5分,設備設施35分,網絡接入5分,服務情況35分,隊伍建設5分。從項目內容上看,首先,設備設施與服務情況合計70分,占了整個縣級支中心考核的70%分值,上述此兩項是國家中心考核的重點,一方面是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對硬件平臺的投入是否滿足要求,另方面是對基層服務的力度與實際效果是否到位。其次,是資源建設與網絡接入合計為10分,這兩項是對上述兩項運轉的基礎保障。其三,組織管理、運行經費與隊伍建設是整個工程的生命線,只有充足和科學的“人、財、物”做支撐,我們的工作才能實現最終的目標。

  2.3.2自動化評價

  通過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建設管理和運行監控管理平臺對整個工程運行情況進行評價,包括對站點建設、設備設施、網絡接入、服務情況、隊伍建設等各個方面通過各種相關的統計數據及統計圖表進行分析評價,達到及時了解基層站點服務狀況,及時反饋相關需求的目的。具體從以下七個方面體現:統計全省和各地區終端接收站點建設發展進度情況,并列出每年各月的建設發展情況;統計各地區終端接收站點用戶對比發展情況;對國家、省級、市級播出資源收看情況分欄目、分區域、分時段進行統計;統計一天中24小時每個時段的站點用戶數量;對節目的點擊情況進行排名統計;活動管理,通過終端站點開展各項投票活動,并通過投票進行匯總和統計,分析用戶需求;互動管理,用戶對資源的類型、內容等提出需求,系統對這些需求進行收集和匯總,供工程管理人員參考、答疑服務等。

  3. 河南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續發展的效益分析

  文化共享工程是新形勢下落實***,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惠及千家萬戶的一項重要文化基礎工程,是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它開辟了一個不受地域、時空限制的嶄新的文化傳播渠道,徹底消除不同地區在獲取文化信息資源上的不平等,使文化信息能夠經濟、快速地傳送到各地,使基層群眾也能享受到優秀文化精品,實現文化信息資源在全國范圍的共建共享。對提高廣大基層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打破落后地區信息閉塞的狀況,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建設和諧社會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創造出了巨大的社會效益。

  但是隨著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在實踐中體會到,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項長期、漸進的工程,僅僅依靠各級財政單方面撥款無法支撐其穩步、快速的發展,要積極尋求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續的資金來源或合作方式,增強自身的造血能力。作為公益性的文化創新項目,文化共享工程要堅持以公益性服務為主的原則,制造良好的社會效益。在此基礎上,也要勇于探索、勇于實踐,積極面向市場,探索進入市場運作的新思維、新方法,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做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和統一。因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二者是相互依托、相互促進的。社會效益能為文化共享工程帶來無形的經濟效益,經濟效益的取得,又為文化共享工程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證。從而使文化共享工程建設步入了一種良性循環的軌道。

  因此為使公共文化設施得到充分利用,發揮其更大的社會效益,河南省文化廳結合際,提出以“公益性事業,社會化管理,市場化運作”思路,規范化地植入一些市場元素,通過政府扶持、企業參與逐步構建共文化服務體系,以確保文化共享工程健康、可持續的發展,使文化共享工程真正成為河南老百姓自己的精神家園?;诖?,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設實踐中,文化共享工程的終端服務站點上積極開發增值業務平臺。比如片頭廣告,在線點播節目放映期間,利用5-10秒的網絡緩沖時間有針對性的播放一些廠家的廣告,區域特色廣告,針對不同的區域和不同的頻道,進行廣告的個性化設置,增強廣告針對性和宣傳效果,其他的諸如欄目冠名、

  電視購物、3G移動業務等。我們認為通過這種業務增值模式將會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一是通過這種互惠互利,雙贏的思路拓展了文化共享工程的內涵,拉動農村市場經濟,農村物流體系建設,農村文化建設和社會和諧等都具有很大的意義。二是可以促進農村經濟文化發展,保障了農民群眾的權益。三是通過增值服務產生的效益,對河南文化共享工程的長效機制形成了有力的保障,對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的持續、深入的實施培育了繁茂生長的土壤。

  參考文獻:

  [1]文化部.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實施方案,20**

  [2] 文化部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建設管理中心.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十一五”規劃20**:10-15

  [3]周和平:加快推進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

  [4] “共享工程網站”

  [5] 張彥博.創新思路 扎實推進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圖書館建設,20**(2)

  [6] 劉剛.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鄉村基層服務點的共建共享.

  圖書館建設,20**(2)

  作者簡介:夏雁:河南省圖書館副館長,副研究館員,主持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工作,已發表論文近二十篇。通訊地址:鄭州市嵩山南路河南省圖書館150號,郵編:450052

篇2:遼陽市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工作方案

遼陽市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工作方案
為搞好我市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提高建筑節能運行水平,全面推進我市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管理工作,根據省建設廳等部門《關于印發遼寧省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監管體系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遼建發〔20**〕14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工作方案: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