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內部培訓講師管理辦法(原創)

4542

內部講師管理制度

1

目的

1.1

有效開發、利用公司內部資源,實現內部資源的整合,為企業的知識管理和學習型組織的建立奠定基礎。

1.2

建立并不斷優化公司內訓師團隊,為員工提供鍛煉和成長的平臺,實現內部培訓講師體系化管理,支持公司人力資源戰略和培訓計劃的實現。

1.3

提高內訓師培訓的積極性,鼓勵員工獨立開發培訓課程和實施公司內部培訓,完善公司的培訓課程體系,全面提高公司的培訓質量和培訓效果。

適用范圍

公司總部及下屬各分公司內部培訓講師(簡稱“內訓師”)。

定義

內部培訓講師是指符合內訓師任職條件,經簽約聘用后以兼職方式承擔公司培訓課程的開發、授課、指導等培訓工作的員工。

職責

4.1

綜合管理部

4.1.1

負責制定、修改、完善并實施內部培訓講師制度;

4.1.2

組織內訓師的選撥、考核、晉升等工作;

4.1.3

負責內訓師數據庫的建立與維護;

4.1.4

年度培訓計劃的需求調查、制定及實施;

4.1.5

培訓數據統計、分析;

4.1.6

培訓知識管理管理。

4.2

培訓師評定委員會

4.2.1

人員構成

4.2.1.1

常設委員:人力資源負責人、培訓負責人;

4.2.1.2

專業委員:部門負責人;

4.2.1.3

書:人力資源專員。

4.2.2

職能:負責對內訓師的選拔、考核、定等、分級工作,推動公司內訓工作專業化、規范化、職業化;

4.2.3

職責

4.2.3.1

常設委員:負責對所有課程進行評審,專業分數權重為20%,非專業分數權重為80%;

4.2.3.2

專業委員:負責對部門相關的專業課程進行評審,專業分數權重為80%,非專業分數權重為20%;

4.2.3.3

秘書:負責整體的管理及安排,以及所有內訓師相關的管理工作。

4.3

公司各部門

4.3.1

發掘和推薦具備內訓師潛質的員工;

4.3.2

妥善安排內訓師授課期間的工作銜接事宜,使其授課不受工作影響;

4.3.3

督導和評價本公司內部培訓講師履行職責的情況。

5

內部培訓講師的選拔流程:

5.1

選拔原則

5.1.1

員工自愿報名,公司按照培訓師任職要求公平、公開、公正的進行選拔;

5.1.2

根據工作需要,公司可在部分管理人員及技術骨干人員中指定內訓師;

5.1.3

各級管理人員特別是中高層管理人員是公司內訓師的重要來源,應帶頭進行知識的收集、整理、開發、傳授、分享,成為員工發展的導師和企業戰略、業務、管理、文化的傳播者。

5.2

選拔的基本條件

5.2.1

已轉正員工;

5.2.2

工作認真、敬業,績效顯著;

5.2.3

對所從事的工作擁有較高的業務技能,且具有相當的理論水平;

5.2.4

具有較強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和一定的培訓演說能力;

5.2.5

能獨立開發課程、備課、準備講義,善于吸收新技術、新知識、新信息。

5.3

內訓師選拔流程

5.3.1

選撥通知

由綜合管理部通過OA發布內部培訓講師選拔通知。

5.3.2

報名

由各部門推薦或個人自薦,填寫《內部培訓講師推薦(自薦)表》。

5.3.3

資格初審

5.3.3.1

初審原則:是否認同公司企業文化、從業經驗、工作業績、分享精神、總結表達能力;

5.3.3.2

各部門負責人負責內訓師申報初審;

5.3.3.3

綜合管理部負責內訓師申報核準,符合內訓師條件的,組織參加內訓師培訓。

5.3.4

資格認證

5.3.4.1

課程試講評審:《內部培訓講師試講評審表》;

5.3.4.2

培訓授課評估:《培訓效果評估表》;

5.3.4.3

定等:按照內部培訓講師的評定準則確定級別,參考培訓學員培訓效果評估結果綜合考評,確定為講師的級別。

5.3.5

簽約聘書

5.3.5.1

內部培訓講師定級后,由總經理對內訓師資格進行簽批并發放《

內部培訓講師資格證書》;

5.3.5.2

內部講師聘用期為一年,每年第一個季度對上一年培訓講師進行評審定級。

6

內部培訓講師的管理規范

6.1

內部培訓講師的評定及級別標準

內訓師評定及級別標準

等級

授課內容

課程評估

授課評估

備注

高級

擔任一級講師三年以上,擁有本行業研究機構或協會的專家認證身份的資深人士。

一級

能夠同時承擔公司專業類、管理類、行業類的課程培訓

90分及以上

90分及以上

內容豐富,有深度,針對性強

二級

能夠專業的講授3門及以上課程,其中1門為管理類課程

85~89分

85分及以上

教案及講義內容有實用價值,講解生動

三級

能夠系統的講授1門以上課程,專業類課程授課時間不超過3小時

75~84分

80分及以上

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長,能制作PPT、獨立開發課程

備注:

1、

課程評估根據評定委員會《內部培訓講師評審表》的平均值確定;

2、

培訓效果評估根據員工參訓后的《培訓效果滿意度》的平均值確定;

3、

年度定級評估:每年1-3月綜合管理部對上年度培訓課程進行統計,符合晉級要求或晉級申報通過的,發放新證書并進行內部公示。

6.2

內部培訓講師的課酬標準及發放

6.2.1

內部培訓講師的課酬標準:

等級

課時費

高級

500元/課時

一級

200元/課時

二級

100元/課時

三級

50元/課時

培訓效果滿意度評估80分及以上的,100%支付課酬;滿意度評估低于80分的,50%支付課酬;滿意度評估低于60分的,課酬為0。

6.2.2

以下情況不屬于發放授課費的范疇

6.2.2.1

非公司組織的授課;

6.2.2.2

試講、經驗交流;

6.2.2.3

培訓崗位人員的授課。

6.2.3

課酬發放形式

講師課酬每月發放一次。根據講師級別及培訓效果滿意度評估值,由綜合管理部進行課酬申報,隨上月工資進行發放。

6.3

內部培訓講師的工作職責及要求

6.3.1

職責

6.3.1.1

根據公司培訓計劃,開展內部培訓課程;

6.3.1.2

負責所授課程的教材的開發、修訂和更新;

6.3.1.3

負責所授課程學員的講授;

6.3.1.4

跟蹤專業領域內的發展動向,做好所參加外部培訓的學習、消化和引進工作;

6.3.1.5

對其他講師的授課技巧、方法、案例、課程內容等提出改進建議;

6.3.1.6

參與公司年度培訓效果工作總結,對培訓方法、課程內容等提出改進建議。

6.3.2

要求

6.3.2.1

內訓師在綜合管理部的統一管理下,合理調配時間,按計劃實施培訓,按時完成培訓任務和規定的培訓課時數;

6.3.2.2

內訓師進行教材研發應以不影響日常工作為原則,任何內訓師不得以在進行教材研發為由不承擔本職日常工作;

6.3.2.3

內部培訓講師參加外訓后,須在一個月內在公司內部翻講培訓內容,外訓一天的課程內容翻講不得少于兩小時;

6.3.2.4

無論是自行開發的課程還是外部培訓翻講的課程,其教材、教案等應在綜合管理部存檔;

6.3.2.5

內訓師在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的同時,需不斷更新教學內容,補充工作實踐中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吸收行業最新信息和技術,提高教學質量;

6.3.2.6

內訓師在職期間未經允許不得對非本公司學員進行授課。

6.4

內部培訓講師晉級、降級

6.4.1.1

內訓師晉級需要對新申報的課程進行評定,由綜合管理部負責組織,評定委員會進行課程評估,符合《內訓師評定及級別標準》則晉級。

6.4.1.2

對不按時完成培訓任務,培訓效果差,累計三個月培訓滿意度評估70分以下的,取消其內訓師資格。

6.4.1.3

不論何種原因不能完成既定的培訓任務,未提前通知綜合管理部而造成培訓工作被動局面或不能如期舉行的,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警示、降級、撤消資格。

7

內部培訓講師的激勵政策

7.1

根據課酬規定享受內部培訓講師課酬;

7.2

根據培訓任務完成情況,內訓師等級可享受年度培訓教材參考費:一級講師500元/年;二級講師300元/年;三級講師200元/年,憑圖書發票進行費用報批;

7.3

內訓師以培訓效果為導向,所需相關的、合理的培訓資源可向公司反饋申請(如必要教材的購買、場地、器材的配套等);

7.4

內訓師可旁聽公司所有培訓課程,同等條件下優先獲得所授課領域內外出培訓機會;

7.5

參與人力資源部不定期組織的內部講師培訓、交流活動;

表現優異的內部講師,人力資源部將在薪酬評定、內部晉升時予以優先考慮;

7.6

每年度進行“優秀內部培訓講師”評選,授予“榮譽證書”并給予獎勵;

7.7

內訓師可進行積分積累(詳見《積分制—精神激勵制度》)。

8

附則

8.1

本辦法由綜合管理部負責解釋和修訂;

8.2

本辦法自20**年

月起正式試行。

9

附件

9.1

《內部培訓講師推薦(自薦)表》

9.2

《內部講師評估表》

9.3

《培訓效果評估表》

9.4

《年度培訓統計表》

培訓管理作業標準及流程

編號:

版號:

篇2:FC集團公司內部講師管理辦法

     **集團公司內部講師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目的

  為充分利用**事業部內部的智力資源,積極培養和建設事業部兼職講師隊伍,發揮內部講師在事業部整體培訓教育體系中的核心作用,特在《人力資源開發與培訓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事業部各種類型的培訓,包括事業部一級的培訓及各職能部、二級子公司組織的二級培訓。

  第二章管理職責

  第三條歸口管理

  人力資源部是內部講師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講師的評聘及相關管理工作。

  第四條講師工作職責

  1.根據事業部人力資源部的安排,展開相關內訓課程;

  2.負責參與事業部年度培訓效果工作總結,對培訓方法、課程內容等提出改進建議,協助事業部培訓主管完善事業部培訓體系;

  3.負責培訓學員的考勤和考核;

  4.負責編寫或提供教材教案;

  5.負責制作培訓學員測試試卷及考后閱卷工作。

  第三章講師資格評審及程序

  第八條講師類別

  講師分儲備講師和正式講師兩類,講師除了可以獲得授課薪酬之外,還可以獲得事業部組織的“講師培訓”(委外或外派),正式講師等級資格證由人力資源部頒發審核,總經理審批。

  第九條外聘教師

  非本事業部人員(集團內員工)在為本事業部員工進行培訓的過程中,經事業部人力資源部評審合格后,也可聘請其擔任**事業部講師(等級評聘按照本辦法)。

  第十條講師評選條件

  1.具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高度的敬業精神,能在不影響工

  作的前提下積極配合事業部培訓工作的開展;

  2.在某一崗位專業技能上有較高的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經驗;

  3.形象良好,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4.具備編寫講義、教材、測試題的能力。

  第十一條等級評聘

  為了保證培訓效果并激勵講師授課水平的自我提升,講師按級付酬,正式講師劃分為三個等級,等級按《培訓效果調查表》得分標準評聘。

  第十二條內部講師評聘程序如下:

  1.各單位推薦或個人自薦--單位主管領導審核--人力資源部審批,審批后的講師將獲得儲備講師的資格。(見附表一《內部講師推薦表》)

  2.人力資源部與各二級培訓主管部門會適當安排儲備講師授課。

  3.各二級培訓主管部門安排內部講師授課前應通知人力資源部有關講師和課程安排事項,以便于人力資源部對講師的授課情況進行跟蹤;跨單位聘請內部講師時人力資源部提供必要的協調。

  4.人力資源部組織,各二級培訓主管部門協助對儲備講師的授課效果進行抽查(見附表三《培訓效果調查表》),對連續二次抽查得分低于60分的講師,暫停安排授課,若因個人或組織需求,可按本規定重新申請。

  5.各級講師均可以提出升級申請(見附表二《內部講師資格評聘表》),人力資源部受理申請并組織升級評聘,聘期半年。滿足以下標準可申請升級評聘:

  (1)連續兩次考察授課均達到以下評分標準:

  三級講師:70~80分

  二級講師:80~90分

  一級講師:90~100分

  (2)授課時數:

  三級講師須授課6學時/年;

  二級講師須授課8學時/年;

  一級講師須授課12學時/年。

  注:必要是人力資源部邀請專業人士參與評審。

  6.人力資源部組織,各二級培訓主管部門協助對正式講師的授課效果進行抽查,連續二次抽查得分低于本級標準得分下限的講師降一級,經再次考核得分高于本級標準得分上限方可恢復原級別。

  第十三條事業部鼓勵廣大員工積極參與講師評聘與升級,講師業績作為其工作績效考核的參考依據之一。

  第四章講師考核

  第五條培訓項目考核

  培訓學員和人力資源部培訓主管對培訓項目的效果、教材設計、授課風格、學員收益等進行評估。(見附表三《培訓效果調查表》)。

  第六條年終考核

  人力資源部對講師的考核年終進行綜合評定??己私Y果由人力資源部審核(見附表四《內部講師年度考核表》)。對考核結果不合格或者受到學員兩次以上重大投訴的講師,事業部將取消其講師資格;講師因正常工作或個人原因,不能按原計劃授課時,應及時通知培訓組織部門,以便另行安排。

  第七條事業部根據考核結果,每年度從講師隊伍中評選出部分優秀講師,并給予一定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

  第五章講師的培訓

  第十四條講師的培訓

  為了提高培訓的成效,凡申請擔任正式講師的人員,經過資格初審后,接受講師資格培訓課程:

  1.學習原理;

  2.成人學習特點;

  3.企業培訓與員工發展;

  4.教材設計與制作;

  5.培訓技能訓練。

  6.專業外出培訓

  第六章講師的報酬

  第十五條付酬標準

  講師等級

  付酬標準

  一級講師

  200元/小時

  二級講師

  150元/小時

  三級講師

  100元/小時

  儲備講師

  50元/小時

  第十六條報酬支付

  事業部一級的培訓項目由人力資源部負責報酬的申請與支付,各職能部、二級子公司二級培訓項目由相應的培訓主管部門負責報酬的申請與支付。(見附表五《培訓費用支出申請表》)

  第七章附則

  第十七條本辦法由人力資源部制訂、修改并解釋。原有制度與本辦法相抵觸的均遵循本管理辦法。

  第十八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篇3:食品股份公司內部講師管理制度

  食品股份公司內部講師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目的

  為充分利用空調事業部內部的智力資源,積極培養和建設事業部兼職講師隊伍,發揮內部講師在事業部整體培訓教育體系中的核心作用,特在《人力資源開發與培訓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 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空調事業部各種類型的培訓,包括事業部一級的培訓及各職能部、二級子公司組織的二級培訓。

  第二章 管理職責

  第三條 歸口管理

  人力資源部是內部講師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講師的評聘及相關管理工作。

  第四條 講師工作職責

  1.根據事業部人力資源部的安排,展開相關內訓課程;

  2.負責參與事業部年度培訓效果工作總結,對培訓方法、課程內容等提出改進建議,協助事業部培訓主管完善事業部培訓體系;

  3.負責培訓學員的考勤和考核;

  4.負責編寫或提供教材教案;

  5.負責制作培訓學員測試試卷及考后閱卷工作。

  第三章 講師資格評審及程序

  第八條 講師類別

  講師分儲備講師和正式講師兩類,講師除了可以獲得授課薪酬之外,還可以獲得事業部組織的“講師培訓”(委外或外派),正式講師等級資格證由人力資源部頒發審核,總經理審批。

  第九條 外聘教師

  非本事業部人員(集團內員工)在為本事業部員工進行培訓的過程中,經事業部人力資源部評審合格后,也可聘請其擔任空調事業部講師(等級評聘按照本辦法)。

  第十條 講師評選條件

  1.具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高度的敬業精神,能在不影響工

  作的前提下積極配合事業部培訓工作的開展;

  2.在某一崗位專業技能上有較高的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經驗;

  3.形象良好,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4.具備編寫講義、教材、測試題的能力。

  第十一條 等級評聘

  為了保證培訓效果并激勵講師授課水平的自我提升,講師按級付酬,正式講師劃分為三個等級,等級按《培訓效果調查表》得分標準評聘。

  第十二條內部講師評聘程序如下:

  1.各單位推薦或個人自薦——單位主管領導審核——人力資源部審批,審批后的講師將獲得儲備講師的資格。(見附表一《內部講師推薦表》)

  2.人力資源部與各二級培訓主管部門會適當安排儲備講師授課。

  3.各二級培訓主管部門安排內部講師授課前應通知人力資源部有關講師和課程安排事項,以便于人力資源部對講師的授課情況進行跟蹤;跨單位聘請內部講師時人力資源部提供必要的協調。

  4.人力資源部組織,各二級培訓主管部門協助對儲備講師的授課效果進行抽查(見附表三《培訓效果調查表》),對連續二次抽查得分低于60分的講師,暫停安排授課,若因個人或組織需求,可按本規定重新申請。

  5.各級講師均可以提出升級申請(見附表二《內部講師資格評聘表》),人力資源部受理申請并組織升級評聘,聘期半年。滿足以下標準可申請升級評聘:

 ?。?)連續兩次考察授課均達到以下評分標準:

  三級講師:70~80分

  二級講師:80~90分

  一級講師:90~100分

 ?。?)授課時數:

  三級講師須授課6學時/年;

  二級講師須授課8學時/年;

  一級講師須授課12學時/年。

  注:必要是人力資源部邀請專業人士參與評審。

  6.人力資源部組織,各二級培訓主管部門協助對正式講師的授課效果進行抽查,連續二次抽查得分低于本級標準得分下限的講師降一級,經再次考核得分高于本級標準得分上限方可恢復原級別。

  第十三條 事業部鼓勵廣大員工積極參與講師評聘與升級,講師業績作為其工作績效考核的參考依據之一。

  第四章 講師考核

  第五條 培訓項目考核

  培訓學員和人力資源部培訓主管對培訓項目的效果、教材設計、授課風格、學員收益等進行評估。(見附表三《培訓效果調查表》)。

  第六條年終考核

  人力資源部對講師的考核年終進行綜合評定??己私Y果由人力資源部審核(見附表四《內部講師年度考核表》)。對考核結果不合格或者受到學員兩次以上重大投訴的講師,事業部將取消其講師資格;講師因正常工作或個人原因,不能按原計劃授課時,應及時通知培訓組織部門,以便另行安排。

  第七條事業部根據考核結果,每年度從講師隊伍中評選出部分優秀講師,并給予一定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

  第五章講師的培訓

  第十四條 講師的培訓

  為了提高培訓的成效,凡申請擔任正式講師的人員,經過資格初審后,接受講師資格培訓課程:

  1.學習原理;

  2.成人學習特點;

  3.企業培訓與員工發展;

  4.教材設計與制作;

  5.培訓技能訓練。

  6.專業外出培訓

  第六章 講師的報酬

  第十五條 付酬標準

  講師等級

  付酬標準

  一級講師

  200元/小時

  二級講師

  150元/小時

  三級講師

  100元/小時

  儲備講師

  50元/小時

  第十六條 報酬支付

  事業部一級的培訓項目由人力資源部負責報酬的申請與支付,各職能部、二級子公司二級培訓項目由相應的培訓主管部門負責報酬的申請與支付。(見附表五《培訓費用支出申請表》)

  第七章 附則

  第十七條 本辦法由人力資源部制訂、修改并解釋。原有制度與本辦法相抵觸的均遵循本管理辦法。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