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反對黨八股》有感
《反對黨八股》是*同志于1942.2.8在延安干部會議上的講演。
這篇文章著重談的是關于改進“文風”的問題。
它深刻地論述了黨八股產生的歷史根源和階級根源,
闡明了反對黨八股的重要意義,并具體指出黨八股的八大罪狀及其危害性,最后提出馬克思列寧主義新文風的要求,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下面來講講看了*同志的《反對黨八股》的讀后感: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么事八股,八股文是明、清兩代科舉考試制度所規定的一種形式死板的文體,每篇文章
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這種文章,立論、
發揮全以儒家“四書”為根據,內容空泛,形式死板,束縛人的思想。
然后我們要了解黨八股什么東西,黨八股也就是一種洋八股。黨八股在我們黨內已經有了一個長久的歷史;特別是在土地革命時期,有時還鬧得很嚴重。五四運動時期,一班新人物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反對舊教條,提倡科學和民主,這些都是很對的。在那時,這個運動是生動活潑的,前進的,革命的。那時的統治階級都拿孔夫子的道理教學生,把孔夫子的一套當作宗教教條一樣強迫人民信奉,做文章的人都用文言文??傊?,那時統治階級及其幫閑者們的文章和教育,不論它的內容和形式,都是八股式的,教條式的。這就是老八股、老教條,內容只是胡亂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詞和術語,空話連篇,不切實際的文章。
《反對黨八股》即反對條條框框,反對墨守成規,迷信教條。*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提出了黨八股的八條罪狀,并一一提出解決方法。
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通過閱讀《反對黨八股》,我們應該始終在強調實事求是和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性,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起來,在經過調查的基礎上方能采取行動,實踐要有理論指導,又不能迷信教條或是經驗。
理論聯系實際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根本途徑和方法,它的內涵是“善于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一步的從中國的歷史實際和革命實際的認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國需要的理論性的創造”。理論聯系實際的具體要求有:1、要吃透理論,不僅要認識馬克思主義的一般原理,更要注重把握貫穿于馬克思主義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2、要搞清實際,不僅要有對中國實際的感性認識,更要上升到對其本質的理論根據;3、要堅持尊重實踐與尊重群眾的內在統一;4、反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
作為大學生,我們不能一昧地埋頭學習,對社會上的事情不聞不問,還是像中學時那樣“不聞窗外事,只讀圣賢書”。也不能沉溺于社會實踐,把學習給丟了。社會實踐的確能提高我們的能力,但前提是得要學好理論知識,理論知識教會我們的是原理和思維方式,對于我們解決問題和發展理論來說十分重要。我們應該要學好理論知識,同時要勇于實踐,并把知識理論應用于實踐中去。
為做到做好實事求是和理論聯系實際,我們要腳踏實地地學好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放眼世界,開闊思想,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嚴格要求自己,量力而行,不好高騖遠;勇于創新,將大膽的探索精神與求真務實的態度結合起來。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21世紀合乎中國需要的人才,才能為國家建設和中國復興奉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篇2:《物業管理》讀后有感
《物業管理》讀后有感
物業管理在我國興起的時間并不長,是近十年來為適應gg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化及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而形成的新興行業。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管理企業,由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相關區域內的環境和秩序的活動。從事物業管理活動的企業應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有一定的資質;物業管理企業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物業服務合同,采用先進的維修養護技術和方法,對建筑物與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安全保衛、公共綠化、道路養護統一實施專業化管理,為業主提供全方位高效、優質、經濟的服務,使物業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物業管理起源于19世紀60年代的英國,當時一位名叫奧克維姬·希爾的女士為在其名下出租的物業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從而改善了居住環境。自此以后,物業管理逐漸得到業主和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并被推廣到世界各國。迄今為止,物業管理作為現代化城市管理和房地產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上十分流行并獲得了蓬勃發展,被人們視作現代化城市的朝陽產業。20世紀80年代,隨著全國住宅小區的興建,現代物業管理從香港傳入我國內地。
物業管理作為一個新興的服務產業,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和重視,但不同物業管理企業在生存現狀與發展空間方面差異較大。作為微利性服務行業,物業管理所提供的產品是無形的服務,是一種全方位、多功能的管理,同時也是一種平凡、瑣碎、辛苦的服務性工作。目前,物業管理可分為前期物業管理與使用期的物業管理。而使用期的物業管理不僅僅是對房地產開發的后續維護,提供服務產品的過程中對“物”的管理,追求物業的保值、增值。而且還應該為業主(使用人)創造“安全優美、方便快捷、舒適溫馨”的“軟環境”。實際上,無論是住宅小區還是商業大樓,都是人們工作、生活、休閑的基本空間,相對于“物”而言,人是最主要的。他們(業主)更需要通過物業管理獲得精神上的舒適和愉悅,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因此,物業管理不但要確保建筑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的良好狀態,延緩各種設施的重置周期,使建筑得以保值增值,而且要通過良好的服務,為用戶提供便利,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因此,我認為物業管理在實際工作中應該時刻以業主的需求為中心,一切從業主需求出發,樹立“想業主之所想,急業主之所急,做業主之所需”的服務宗旨,不斷學習,不斷創新,與時俱進,為業主提供整潔、優美、安全、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
當前的物業管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物業管理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站穩腳跟,并不斷壯大,除了有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有序的市場競爭體制外,還需加強內部管理和建設:
首先,要強化服務理念,樹立品牌意識。優化服務質量。努力向業主及物業使用人提供規范、優質高效的綜合服務,在服務中孕育品牌。同時,物業公司要注重品牌形象設計。加強品牌宣傳,在對業主實施服務的過程中傳播企業形象,以展示企業個性、特點??梢酝ㄟ^CIS設計,使服務質量標準化、規范化。樹立品牌意識,也可通過開展社區社會活動、社區文化建設,增強物業小區的文化氛圍,提升物業管理企業的信譽度。
其次,物業公司應擴大規模,集體經營??商岣咛岣呤袌龈偁幜?,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赏ㄟ^新建、聯合、兼并或重組的形式,把房地產業內具有相承關系的部門聯合起來,使房地產投資、產品研究、開發、設計、施工、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等部門融為一體。也可進行跨地區聯合,實現產業內部的專業化分工協作,充分利用企業的信息資源,拓寬企業經營領域,發揮人才優勢。
再次,物業管理是一項專業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涉及的范圍很廣泛,需要我們具有豐富的物業管理經驗,精通物業管理及相關法律法規,具有創新和獨到的項目策劃能力,具備強烈的市場意識、公關意識及市場活動能力。公司應注重培養人才,提高管理人員自身的素質。一方面,可通過加強對現有員工的在職培訓、提高員工的技術水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水平;另一方面,公司為優秀的物業管理人才創造優越的條件,使他們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
最后,物業管理可利用高新技術,可通過電子信息手段為業主提供便捷的通訊、防衛及信息服務,實現物業管理的專業化和現代化。例如互聯網報警系統、網絡系統、以及智能化的水、電、氣、通訊為一體的集中劃卡收費系統等等。
篇3:《服務禮儀》學習心得:有感善始善終是禮儀的關鍵
《服務禮儀》學習心得:有感善始善終是禮儀的關鍵
很久沒有靜下心來聽一次講座了,今天,去聽了金正昆教授關于《服務禮儀》的講座,卻深深吸引了我,三個多小時的時間竟然很快就過去了。重要的是,它給了我極大的啟迪。
做為**物業的一員,我們所從事的都是服務性的工作,在你為別人服務的空間中,你也享受著無數人為你的服務。只是做為服務行業中的一員,為他人服務是我們的本職工作。那么,如何盡好這份本職,更好的提供服務呢?《講座》給了我們最佳的答案。
金正昆教授的講座深入淺出、生動風趣,從待人接物、儀表服飾、言談舉止等等,可謂面面俱到,總的核心,應該是“善始善終”。
天下萬事萬物,均有始終。有開頭就有結尾,這是客觀規律。因此“始、終”是客觀存在。但如何去開始、去終止,是我們應該不斷總結、不斷提高的修養和方法,即是“善”。我想,“善”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和善”,二是“善于”。
“和善”是提供服務、處理問題的態度,它包含了我們的服飾、儀表、言談、舉止。是一個人內在素質的外在表現。在“首輪效應”中顯得尤為重要。
中華民族是有著幾千年歷史的禮儀之邦,前賢早就提出了“與人為善”的處事理念。做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本具“善”根。只要把“善”深植心中;把服務他人視為自己應做的善事;不斷吸收“善”的營養;充實“善”的理念,我們的個人素養就會得到提升,我們的精神境界就會得到升華?!昂蜕啤币簿筒浑y體現。
“善于”則是要掌握處理問題的方法,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不同的方法,其處理事情的過程和結果往往不同。這也就是要注意“善于始,善于終”。
萬事開頭難?!吧朴谑肌辈⒎且资?。三秒鐘的第一印象,可能決定事件的成敗。第一印象好,接下來的過程就會相對順利;第一印象不好,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功敗垂成。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就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不斷學習和掌握妥善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要善于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環境,拿出不同的解決方案。要能夠在突發事件中,迅速把握事件關鍵,掌控事態的發展。并通過主動的溝通、換位的思考,得出最佳的處理方案。
“善始”不易,“善終”更難。說它難,不是方法掌握難,而是時間上、信念上的難?!耙粋€人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在當今社會上,有多少人,多少企業,在提供服務上是“虎頭蛇尾”啊。因此,堅持“善終”即“末輪效應”,更加難能可貴。而且,一件事、一個服務的“善終”,將為下一件事、下一個服務打下“善始”的良好基礎?!吧剖肌迸c“善終”是相輔相成的。
要做到“善終”,需要我們本著“和善”之念、懷著感恩之心去處理事情,去處理人際關系。不論本次處理的事件多么棘手,不論處理的結果對我們是否有利,不論因我們的服務是否使對方受惠,我們都應感激對方,因為,是對方的配合、協作,才使事情得以解決,才使服務得以完善。而我們從中得到了經驗、吸取了教訓。才能有精力、有能力更好的處理和完善我們下一步的工作。
“人之初,性本善”,就是讓我們都本著一顆“和善”之心,用妥善之法,使我們的工作、生活“善始”、“善終”。那么我們擁有的將是一個絢麗多彩的、無怨無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