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制管廠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
4.8 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4.8.1事故現場人員清點,撤離的方式、方法
(1)氨氣瓶區發生火災無法控制時的撤離
廠長發布疏散的命令時,通訊報警組立即通知廠內所有應急救援人員廠區氨氣瓶區災情擴大需要撤離。通知方式包括電話通知與面對面的通知。警戒保衛組負責氨氣瓶附近的隔離,隔離的距離為100米(《最新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指南》)。救援搶險組必須放棄滅火,并確認事故的現場無其他人員才能撤離。在把火災現場移交消防隊后,救援搶險組須派出1到2名現場監護人員,密切監視火災現場的情況,及時向消防隊提供事故現場的信息。后勤支援組協助人員的撤離并在保護自己的情況下盡量轉移重要財物(可由應急車輛運載)。廠內員工集合的地點為離氨氣瓶約1600米遠的鄱陽北工業村牌坊(其具體位置見附件4),撤離的方式為步行或車載,集合時警戒保衛組負責清點人數,當發現有人員失蹤時,必須立即通知應急總指揮,由消防隊進入火場營救。氨氣瓶區發生火災無法控制時的撤離的路線見圖1。
(2)氨分解器室發生火災時無法控制時的撤離
廠長發布疏散的命令時,通訊報警組立即通知廠內所有應急救援人員廠區氨分解器室區災情擴大需要撤離。通知方式包括電話通知與面對面的通知。警戒保衛組負責氨氣瓶附近的隔離,隔離的距離為100米(《最新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指南》)。救援搶險組必須放棄滅火,并確認事故的現場無其他人員才能撤離。在把火災現場移交消防隊后,救援搶險組須派出1到2名現場監護人員,密切監視火災現場的情況,及時向消防隊提供事故現場的信息。后勤支援組協助人員的撤離并在保護自己的情況下盡量轉移重要財物(可由應急車輛運載)。廠內員工集合的地點為離氨分解器室區約1600米遠的鄱陽北工業村牌坊(其具體位置見附件4),撤離的方式為步行或車載,集合時警戒保衛組負責清點人數,當發現有人員失蹤時,必須立即通知應急總指揮,由消防隊進入火場營救。氨氣瓶區發生火災無法控制時的撤離的路線見圖2
(3)退火電爐發生火災無法控制時的撤離
廠長發布疏散的命令時,通訊報警組立即通知廠內所有應急救援人員退火電爐火災擴大需要撤離。通知方式包括電話通知與面對面的通知。警戒保衛組負責退火電爐的隔離,隔離的距離為100米(《最新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指南》)。救援搶險組必須放棄滅火,并確認事故的現場無其他廠內人員才能撤離。在把火災現場移交消防隊后,救援搶險組須派出1到2名現場監護人員,密切監視火災現場的情況,及時響消防隊提供現場的信息。后勤支援組協助人員的撤離并在保護自己的情況下盡量轉移重要財物。(可由應急車運載)。 廠員工集合的地點為離退火電爐1600米遠的鄱陽北工業村牌坊(其具體位置見附件4),撤離的方式為步行或車載。集合時警戒保衛組負責清點人數,當發現有人員失蹤時,必須立即通知應急總指揮,由消防隊進入火場營救。撤離的路線見圖3
圖1
圖2
圖3
圖上①、②、③表示1號門、二號門、三號門
4.8.2 非事故現場人員緊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若氨氣瓶發生火災無法控制時,警戒保衛組必須立即對其進行隔離,阻止無關人員從2號門進出。通訊報警組須通知廠內與廠附近的人員,從1號和3號門撤離。
若氨分解氣發生火災無法控制時,警戒保衛組必須立即對其進行隔離,阻止無關人員從2號門進出。通訊報警組須通知廠內與廠附近的人員,從1號和3號門撤離。
若退火電爐發生火災無法控制時,警戒保衛組必須立即對其進行隔離。通訊報警組須通知廠內與廠附近的人員,從1號和2號門以及3號門疏散。
4.8.3搶救人員在撤離前、撤離后的報告
應急救援期間,救援搶險組的組長必須隨時將事故現場情況報告給現場指揮并進行現場的記錄,以便總指揮隨時根據事故現場的變化做出相應的應急決策。在應急救援結束后,必須向總指揮提交應急記錄,包括事故的發生過程、進行的應急行動和采取的措施。本廠應急救援組織在事故后應召開會議,總結應急的經驗,完善預案。
4.8.4 周邊區域的單位、社區人員疏散的方式、方法
當社會應急響應水平啟動時,廠內的火災事故影響到附近的廠時,通訊報警組應立即與其負責人取得聯系,由其派出管理人員通知其員工的緊急撤離。
4.9檢測、搶險、救援及控制措施
4.9.1 搶險、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員的防護、監護措施
在應急救援預案啟動后,應采用科學、有序、有效的救援方式,嚴禁盲目蠻干、不聽指揮。消防人員進入后,應按消防部的要求,統一指揮。搶險救援組長須在現場指派現場監護人員,嚴密監視現場情況。
4.9.2 現場實時監測及異常情況下搶險人員的撤離條件、方法
在企業應急響應水平下,出現以下的情況時,搶險人員必須撤離。
火災:廠的危險區域大范圍的火災,如氨氣瓶室或氨分解室,火勢大難以控制,具有繼續擴大蔓延趨勢,或者氣瓶有開裂爆炸的危險,搶險人員如不撤離有可能面臨生命危險。在保證周圍群眾全部疏散前提下搶險人員必須撤離。
4.9.3 應急隊伍的調度
預警響應水平下,本廠的應急救援隊伍處于應急待命狀態,做好出動的準備;企業應急響應水平下,應急救援隊伍應迅速出動并開展應急救援行動,并通知公安、消防隊等外部救援隊伍,使其處于應急待命;社會應急響應水平下,應急救援隊伍應立即對事故現場進行控制,同時,市公安、消防隊等外部救援隊伍立刻出動。
4.9.4 控制事故擴大的措施
氨氣瓶泄漏:立即關閉總閥門,查出漏點,進行修理。
氨氣瓶著火:立即關閉總閥門,啟動水噴淋。用二氧化碳滅火劑滅火。
氨分解器著火:立即關閉總閥門,啟動水噴淋。用二氧化碳滅火劑滅火。
退火爐著火:關閉閥門,切斷電源。用干粉滅火器滅火。
4.9.5 事故可能擴大后的應急措施
若發生事故擴大無法控制時,本廠應急總指揮應根據事故的實際情況提高應急響應水平,并聯系公安、消防隊等外部救援隊伍請求增援。廠的應急救援小組應按本應急救援預案第九項“人員緊急疏散、撤離”的方法疏散到安全地帶。
4.10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
受傷人員現場救護的初期工作由后勤支援組負責,直到傷員被送到瀾石醫院急救。
(1)輕微受傷
應立即用消毒劑清洗傷口周圍的皮膚,小心勿觸及傷口;
如無消毒藥水,可用清水洗滌傷口;
用消毒紗布遮蓋傷口;
提醒傷者,若傷口發生紅腫或刺痛時,應立即送張槎醫院。
(2)嚴重受傷
立即呼叫救護電話(120);
救護車來前,做好簡單止血措施和一些準備工作;
(3)受傷流血
指導傷者躺下; 在可能情況下,將傷者的受傷部位抬高;檢查傷口,若傷口沒有異物,用消毒紗布包扎傷口,并用手緊壓該處;若有異物,用消毒紗布遮蓋,選擇動脈的適當部位壓住,但施壓的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
(4)氨氣中毒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5)燒傷
若是小部分燒傷,可用消毒紗布遮蓋傷處;若是嚴重燒傷,應立刻送傷者到醫院。在可能范圍內應該將燒傷處用消毒紗布遮蓋。
(6)處理昏迷的傷者
發現傷者昏迷時,應該讓他躺下,墊高頭部或將其頭部枕于他的雙手之上,松開傷者的衣領和褲帶,必須保持傷者呼吸暢通,不可讓傷者的舌頭倒下以致阻礙他的呼吸。
不能給昏迷的傷者食物或飲料,更不能使傷者坐起。
(7)休克
受重傷的人,隨時可能休克;
讓有休克危險的傷者平躺,將其頭部靠低并使身體轉側;
松開傷者衣領、皮帶及其他影響呼吸的飾物繩帶;
在等候救護車或送到醫院之前,應對傷口處施行急救;
勸傷者安心。
4.11現場保護與現場洗消
4.11.1 事故現場的保護措施
為對查明事故的原因,追究事故的責任人,必須對事故現場進行保護,保護的時間從總指揮下達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到查明事故原因為止。事故現場的保護由警戒保護組負責,如火災后的現場必須圍起障礙物,禁止一切與調查事故無關的人員進入現場,待查明原因后再進行洗消工作。
4.11.2事故現場的洗消工作
為防止事故現場的有毒有害物質攜帶到外界,及處理因事故救援帶來的設備的污染,必須對事故現場使用過的消防等應急設備及事故的現場進行洗消工作。事故現場的洗消工作由后勤支援組負責。洗消工作應在事故原因調查清楚以后再進行。
(1)火災后的洗消:清理火災現場殘余的滅火劑,更換被火燒壞的設備
(2)氨氣泄漏后的洗消:高濃度的泄漏區,噴含鹽酸的霧狀水中和、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漏氣的氣瓶要送廠修復、檢驗后再使用。
4.12應急救援保障
4.12.1 內部保障
1) 應急救援隊伍由廠內員工組成
包括:應急救援總指揮何耀銘;通訊報警組的林志明;救援搶險組的彭炳成、陳勝、廖明東;警戒保衛組的何耀榮、羅威、蘇順怡;后勤支援組林今好。
2) 現場平面圖(見附件)、消防設施配置表(見附件)。
3)應急通信系統:辦公樓電話 保管維護人員:(見附件)
4)應急電源、照明
配電房內配備發電機,一旦停電,發電機立即供電。配備應急燈。
5)保障制度目錄
?、賾本仍熑沃疲阂姟?.4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組織設置、組成人員和職責的劃分”。
?、谥蛋嘀贫龋阂姼郊?/p>
?、叟嘤栔贫龋阂姼郊?/p>
?、苎菥氈贫龋阂姼郊?/p>
4.12.2外部救援
1)單位互助方式
本廠與附近的不銹鋼廠建立起互助協議,當附近廠發生火災時,本廠應出動其救援力量和物資協助滅火。當本廠發生火災時,該廠應派出其人力和物資協助本廠的滅火行動和緊急疏散。
2)請求政府協調應急救援力量
在社會應急響應的水平下,需要政府部門的協助。
3)應急救援信息支詢電話
見附件
4.13分級響應條件
發生事故時,應急救援總指揮應根據以下響應條件判定事故的類別和性質,正確發布分級響應。分級響應還要根據事故發生的趨勢來判定,如本來企業應急響應可控制的事故變得不受控制,應急救援總指揮應提升分級響應級別到社會應急響應,并請求外部力量的支援。
(1)預警:
火災:廠區某一設備的初起火災,火情小易撲滅控制,沒有波及其他危險部位。
泄漏:很小的泄漏,氣體沒有大范圍的擴散,泄漏氣體的濃度不高,難以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企業應急響應:
火災:廠區小區域的火災,火情仍在本廠應急救援隊伍的控制下,沒有波及到鄰近單位。
泄漏:一定量的泄漏,可燃氣體擴散到一定的范圍并有一定的濃度,但仍可通過應急救援隊伍的噴淋來控制,沒有波及到鄰近單位的危險。
(3)社會應急響應:
火災:廠區某區域大范圍的火災,如退火爐或氨分解室,火勢大難以控制,單靠本廠的應急力量不足以控制,有波及鄰近單位的危險?;馂膮^域人員必須疏散撤離。
泄漏:大規模的泄漏,氣體擴散不受控制,混合氣體濃度高,極易發生火災爆炸,并危及到鄰近單位的安全。廠區人員必須疏散撤離。
4.14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
事故現場應急救援終止的條件:總指揮應確認事故的現場火災被撲滅,沒有點燃危險存在、氣體泄漏已經被隔離和被驅散,不存在其他可能導致應急的條件、包括設備故障在內的其他事故隱患已經排除,表明應急可以終止,應急總指揮可發布應急救援終止的命令。
4.15 應急培訓與演練
4.15.1培訓和演習
廠內要加強對各救援隊伍的培訓;指揮領導小組要從實際出發,針對危險目標可能發生的事故,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模擬演習(相關規定見附件6),把指揮機構和各救援隊伍訓練成一支思想好、技術精、作風硬的指揮班子和搶救隊伍。一旦發生事故,指揮機構能正確指揮,各救援隊伍能根據各自任務及時有效地排除險情、控制并消滅事故、搶救傷員,做好應急救援工作。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