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施工質量監控要點

5397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施工的質量監控要點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系指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代號PHC)、預應力混凝土管樁(代號PC)和預應力混凝土薄壁管樁(代號PTC)。預應力砼管樁基礎,因其在施工中具有低噪聲、無污染、施工快等特點,在工程上越來越得到廣泛應用。為了保證其施工質量,在預應力管樁的施工前和施工過程中,應對其進行控制。根據對預應力管樁施工監理工作的實踐總結,特擬定預應力砼管樁基礎監理要點,供監理工程師在工作中參考、使用。

  一、預應力砼管樁基礎施工相關標準及技術規范

  1、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94;

  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

  3、建筑地基與基礎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

  4、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

  5、砼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

  6、先張法預應力砼管樁GB13476-1999;

  7、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圖集)03SG409.

  二、施工準備:

  1、場地要求:

  1)施工場地的動力供應,應與所選用的樁機機型、數量的動力需求相匹配,其供電電纜應完好,以確保其正常供電和安全用電。

  2)施工場地已經平整,其場地坡度應在10%以內,并具有與選用的樁機機型相適應的地耐力,以確保在管樁施工時地面不致沉陷過大或樁機傾斜超限,影響預應力管樁的成樁質量。

  3)施工場地下的舊建筑物基礎、舊建筑物的砼地坪,在預應力管樁施工前,予以徹底清除。場地下不應有尚在使用的水、電、氣管線。

  4)場地的邊界與周邊建(構)筑物的距離,應滿足樁機最小工作半徑的要求,且對建(構)筑物應有相應的保護措施。

  5)對施工場地的地貌,由施工單位復測,作好記錄;監理人員應旁站監督,并對測量成果核查、確認。

  2、樁機的選型及測量用儀器:

  1)監理工程師應要求施工方提交進場設備報審表,并對選用設備認真核查。樁機的選型,一般按1.2-1.5倍管樁極限承載力取值。樁機的壓力表,應按要求檢定,以確保夾樁及壓力控制準確。按設計如需送樁,應按送樁深度及樁機機型,合理選擇送樁桿的長度,并應考慮施工中可能的超深送樁。

  2)建筑物控制點的測量,宜采用有紅外線測距裝置的全站儀施測,而樁位宜采用J2經緯儀及鋼尺進行測量定位??刂茦俄敇烁叩膬x器,用水準儀監測即可。測量儀器應有相應的檢定證明文件。

  3、對施工單位組織機構及相關施工文件的審查:

  1)審查施工單位質量保證體系是否建立健全,管理人員是否到崗。

  2)審查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方案)內容是否齊全,質量保證措施,工期保證措施和安全保證措施是否合理、可行,并對其進行審批。

  3)核查其施工設備、勞力、材料及半成品是否進場,是否滿足連續施工的需要。

  4)審查開工條件是否具備,條件成熟時批準其開工。

  4、對預應力管樁的質量監控:

  1)檢查管樁生產企業是否具有準予其生產預應力管樁的批準文件。

  2)檢查管樁砼的強度、鋼筋力學性能、管樁的出廠合格證及管樁結構性能檢測報告。

  3)對預應力管樁在現場進行全數檢查:

  a.檢查管樁的外觀,有無蜂窩、露筋、裂縫;色感均勻、樁頂處無孔隙。

  b.對管樁尺寸進行檢查:樁徑(±5mm)、管壁厚度(±5mm)、樁尖中心線(<2mm)、頂面平整度(10mm)、樁體彎曲(<1/1000L)。

  c.管樁強度等級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并且要達到齡期。

  d.管樁堆放場地應堅實、平整,以防不均勻沉降造成損樁,并采取可靠的防滾、防滑措施。

  e.管樁現場堆放不得超過四層。

  5、管樁樁位的測量定位:

  1)管樁樁位的定位工作,宜采用J2經緯儀及鋼尺進行,其樁位的放樣誤差,對單排樁≤10mm,群樁≤20mm。

  2)管樁樁位,應在施工圖中對其逐一編號,做到不重號,不漏號。

  3)管樁樁位經測量定位后,應按設計圖進行復核,監理對樁位的測量要進行旁站監督。做到施工單位自檢,總承包方復檢,監理單位對測量定位成果進行檢查(簡稱"兩檢一核")無誤后共同驗收。

  三、預應力管樁的施工:

  1、施工工藝:樁位測量定位→樁機就位→吊樁→對中→焊樁尖→壓第一節樁→焊接接樁→壓第N節樁→送樁→終壓→(截樁)。

  2、壓樁:

  1)壓樁順序,應遵循減少擠土效應,避免管樁偏位的原則。一般說來,應注意:先深后淺,先大后??;應盡量避免樁機反復行走,擾動地面土層;循行線路經濟合理,送樁、喂樁方便。工程樁施工中,對有無擠壓情況造成測放樁位偏移,應督促施工單位經常復核。

  2)壓好第1節樁至關重要。首先要調平機臺,管樁壓入前要準確定位、對中,在壓樁過程中,宜用經緯儀和吊線錘在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監控樁的垂直度,其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5%.監理工程師應督促施工方測量人員對壓樁進行全程監控測量,并隨時對樁身進行調整、校正,以保證樁的垂直度。

  3)合理調配管節長度,盡量避免接樁時樁尖處于或接近硬持力層。每根樁的管樁接頭數不宜超過4個;同一承臺樁的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

  4)在壓樁過程中,應隨時檢查壓樁壓力、壓入深度,當壓力表讀數突然上升或下降時,應停機對照地質資料進行分析,查明是否碰到障礙物或產生斷樁等情況。如設計中對壓樁壓力有要求時,其偏差應在±5%以內。

  5)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應暫停壓樁,并及時與地質、設計、業主等有關方研究、處理:

  a.壓力值突然下降,沉降量突然增大;

  b.樁身混凝土剝落、破碎;

  c.樁身突然傾斜、跑位,樁周涌水;

  d.地面明顯隆起,鄰樁上浮或位移過大;

  e.按設計圖要求的樁長壓樁,壓樁力未達到設計值;

  f.單樁承載力已滿足設計值,壓樁長度未達到設計要求。

  6)按設計要求或施工組織設計,在預應力管樁施工前,宜在場地上先行施工砂袋樁,袋裝砂井施工完成后進行管樁施壓,不得交叉作業。砂袋樁的布置及密度,應滿足地基深層豎向排水和減弱擠土效應的要求,其樁長宜低于地下水位以下,且大于預應力樁的1/2。

  7)樁壓好后樁頭高出地面的部份應及時截除,避免機械碰撞或將樁頭用作拉錨點。截除應采用鋸樁器截割,嚴禁用大錘橫向

敲擊或扳拉截斷。

  8)對需要送樁的管樁,送至設計標高后,其在地面遺留的送樁孔洞,應立即回填覆蓋,以免樁機行走時引起地面沉陷。

  9)預應力管樁的垂直度偏差應不大于1%。

  10)應隨機檢查施工單位的壓樁記錄,并抽查其壓樁記錄的真實性。

  3、接樁:

  1)接樁時上下節樁段應保持順直,錯位偏差不應大于2mm。

  2)管樁對接前,上下端板表面應用鐵刷子清刷干凈,坡口處應刷至露出金屬光澤。

  3)為保證接樁的焊接質量,電焊條用E43,應具有出廠合格證。電焊工應持證上崗,方可操作。施焊時,宜先在坡口周邊先行對稱點焊4-6點,再分層施焊,施焊宜由兩個焊工對稱進行。

  4)焊接層數不得小于3層,內層焊渣必須清理干凈后方可在外層施焊。焊縫應飽滿連續,焊接部分不得有咬邊、焊瘤、夾渣、氣孔、裂縫、漏焊等外觀缺陷,焊縫加強層寬度及高度均應大于2mm。

  5)應盡可能縮小接樁時間,焊好的樁接頭應自然冷卻后,方可繼續壓樁,自然冷卻時間應>8min.焊接接樁應按隱蔽工程進行驗收。

  4、終壓:

  1)正式壓樁前,應按所選樁機型號對預應力管樁進行試壓,以確定壓樁的終壓技術參數。

  2)其終壓的技術參數一般采用雙控,根據設計要求,采用以標高控制為主、送樁壓力控制為輔或者相反。應視設計要求和工程的具體情況確定。

  3)終壓后的樁頂標高,應用水準儀認真控制,其偏差為±50mm.

  四、注意事項:

  1、加強預應力管樁的進場檢查驗收工作。

  2、壓樁施工過程中,應對周圍建筑物的變形進行監測,并做好原始記錄。

  3、對群樁承臺壓樁時,應考慮擠土效應。對長邊的樁,宜由中部開始向兩邊壓樁;對短邊的樁,可由一邊向另一邊逐樁施壓。

  4、如地質報告表明,地基土中孤石較多,對有孤石的樁位,采取補勘措施,探明其孤石的大小、位置。對小孤石也可采取用送樁桿引孔的措施。

  5、土方開挖時,應加強對管樁的成品保護。如用機械開挖土方,更應加強保護。土方開挖,宜在壓樁后,不少于15天進行。

  6、雨季施工預應力管樁,其場地內宜設置排水盲溝,并在場地外適當位置設集水井,隨時排出地表水。使場地內不集水、不軟化、無泥漿。操作人員應有相應的防雨用具。各種用電設施,要檢查其用電安全裝置的可靠性、有效性,防止漏電或感應電荷可能危及操作人員的安全。

  7、預應力管樁施工結束后,應對樁基做承載力檢驗及樁體質量檢測。承載力檢測的樁數不應小于總數的1%,且不應少于3根。其樁體質量檢測不應少于總數的20%,且不應少于10根。

篇2:別墅群基礎施工環境保護措施

  別墅群基礎施工環境保護措施

  1、項目確定的重要環境因素

  防止建筑材料污染:防止有毒害或產生毒害氣體的建筑材料進入現場使用。

  防止大氣污染:防止施工揚塵;生產和生活的煙塵排放。

  防止水污染:灰漿攪拌機、乙炔發生罐等作業產生的污水處理;油漆、油料的滲防治。

  防止施工噪聲污染:人為的施工噪聲防治;施工機械的噪聲防治。

  2、保護措施

  2.1防止建筑材料的污染措施

  采用經國家或重慶市認證的綠色環保材料,嚴格現場材料驗收制度,杜絕禁止使用的有毒害材料進入現場,用于本工程。

  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應熟悉材料性能,對混合后會發生反應,生成有毒害物質的材料應分開存放,并嚴禁混合使用。

  2.2防止施工現場大氣污染措施

  1)施工現場防揚塵措施:

  清理施工垃圾,必須使用封閉的專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運,嚴禁隨意凌空拋撒造成揚塵。施工垃圾要及時清運,清運時,適量灑水減少揚塵。

  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規劃和設置?,F場臨時施工道路,基層要夯實,路面采用混凝土澆筑。

  水泥和其它易飛揚的細顆粒散體材料應盡量安排庫內存放,如露天存放應采用嚴密苫蓋,運輸和卸運時防止遺灑飛揚,以減少揚塵。

  施工現場要制定灑水降塵制度,配備專用灑水設備及指定專人負責,在易產生揚塵的季節,施工場地采取灑水降塵。

  2)灰漿攪拌站的降塵措施:

  灰漿攪拌機設置在封閉的攪拌棚內,攪拌機上設置噴淋裝置后方可進行施工。

  3)防止水污染的各項措施

  (1).灰漿攪拌機的廢水排放控制

  在灰漿攪拌機前臺及運輸車清洗處設置沉淀池。排放的廢水要排入沉淀池內,經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線或回收用于灑水降塵。未經處理的泥漿水,嚴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設施和河流。

  (2).乙炔發生罐污水排放控制

  施工現場由于氣焊使用乙炔發生罐產生的污水嚴禁隨地傾倒,要求專用容器集中存放,倒入沉淀池處理,以免污染環境。

  (3)禁止將有毒有害廢棄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環境。

  2.4建筑施工現場防噪聲污染的各項措施

  1).人為噪聲的控制措施

  施工現場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為噪聲的管理制度。盡量減少人為的大聲喧嘩,增強全體施工人員防噪聲擾民的自覺意識。

  2).強噪聲機械的降噪措施:

 ?。?)易產生強噪聲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做作業,應盡量放在工廠、車間完成,減少因施工現場加工制作產生的噪聲。

 ?。?).盡量選用低噪聲或備有消聲降噪設備的施工機械。施工現場的強噪聲機械(如:攪拌機、電鋸、電刨、砂輪機等)要設置封閉的機械棚,以減少強噪聲的擴散。

 ?。?)加強施工現場的噪聲監測

  加強施工現場環境噪聲的長期監測,采取專人監測、專人管理的原則,根據測量結果填寫建筑施工場地噪聲測量記錄表,凡超過《施工場界噪聲限值》標準的,要及時對施工現場噪聲超標的有關因素進行調整,達到施工噪聲不擾民的目的。

篇3:大廈地下室基礎施工準備

  大廈地下室基礎施工準備

 ?。? 技術準備

  1組織現場施工人員熟悉審查圖紙,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和圖紙會審工作。

  2備齊本工程所需的規范、圖集等技術資料。

  3積極準備本工程所需的計量、測量、檢測、試驗等儀器和儀表。

  4做好測量基準點和基準線的交底、復測交底及驗收工作。

  5制定技術工作計劃,包括分項施工方案的編制計劃和試驗工作計劃等。

 ?。? 現場準備

  1根據現場平面現有情況適當的規劃臨建、設備堆場,材料加工場地,布置施工機械,詳見《施工總平面布置圖》?,F場臨時辦公室、食堂、廁所采用磚墻砌筑,防水屋面,工人宿舍、倉庫為快速裝拆活動板房。臨建施工所用材料及設備要在進場前按計劃配備好,隨時準備施工。

  2由于是在市區地段施工,因此要積極采取措施,降低施工噪聲,防止粉塵污染,及時清除場內外的建筑和生活垃圾。

  3由于本工程施工用電機械、設備種類及數量較多,且用電量較大,用電的起動電流大,負荷變化多,移動式、手動式用電機具多,因此對用電應作詳細部署,編制現場用電方案,并派專人對現場施工用電進行管理,合理規劃使用,確保用電安全及現場施工的正常進行。

  4針對雨季施工特點,在施工方案中制定切實可行的雨季施工措施,屆時要及時掌握施工期間氣象資料,以便綜合組織施工。

  5對工人進行必要的技術、安全、思想和法制教育,教育工人樹立"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確思想,遵守有關施工和安全的技術法規;遵守地方治安法規。

 ?。?物資準備

  1由于施工所需物資資源品種多、數量大,因此應對各種物資資源的生產和供應情況、價格、品種等進行詳細的市場調查,以便及早進行供需聯系,落實供需要求。

  2根據工程的施工進度和施工圖預算中的工料分析,編制工程所需的材料用量計劃。根據材料需用量計劃,做好材料的申請、訂貨和采購工作,組織材料按計劃進場,并做好保管工作。

 ?。? 施工總平面布置

  1 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原則

  根據業主提供的場區總平面圖和現場勘測情況,施工總平面布置原則為:

  1)符合沈陽市和我公司有關現場管理及文明施工等規定的要求。階段平面布置要與該時期的施工重點相適應。

  2)施工平面要緊湊合理,盡量減少施工用地;滿足施工生產需要,有利于生活、安全防火、環境保護和勞動保護的要求。

  3)中小型機械的布置要處于安全環境中,要避開高空物體打擊的范圍。臨電電源、電線敷設要避開人員流量大的樓梯及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被墜落物體打擊的范圍,電線盡量采用暗敷方式或架空。

  2臨時用地

  臨時用地詳見施工總平面布置圖

 ?。? 臨電系統布置

  施工用電采用三相五線制從施工現場變壓器引出至施工總配電箱,然后根據現場臨時用電情況再分路引至各用電區域。因主體施工期間投入的設備較多,且存在多專業交叉施工現象,各種設備功率均較大,因此本工程最大用電量為主體施工期間,各分路電纜選用布設以主體施工用電為準。

 ?。? 臨水系統布置

  根據業主提供的水源,現場采用DN50水管形成統一環路。

  現場排水圍繞施工現場,在道路臨邊布置一排水暗溝,生活污水均經過暗溝排入沉淀池,經沉淀池后排入市政管道,現場廁所須建成水沖式,廁所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市政管網。

 ?。?機械設備的準備

  根據工程規模及工期要求,合理配備施工機具設備。對所有的機械設備,在進場安裝使用前均進行集中維修和保養,以保證機械設備處于完好狀態。根據施工計劃安排建立統一的機械設備集中管理機構,統籌進場、安裝、使用、維修和保養,同時建立相應健全的崗位責任制度。施工所需的機械設備詳見下表。

 ?。?勞動力的準備

  根據工程結構特點和工期要求,對各專業工種人員,按需分期分批進場,勞動力使用實行動態管理。所有進場人員都要經過嚴格的工種培訓,具備良好的施工操作技術和身體素質,以適應施工現場高節奏的工作。勞動力計劃表詳見下表。

  勞動力需用計劃表

  序號工種數量(人)計劃進場時間備注

  合計674(人)

 ?。?周轉材料

  根據工程規模及工期安排,確定周轉材料使用量,編制周轉材料需用計劃,并在工程施工前報公司物資部。周轉材料的供應應能隨時滿足工程施工的需要,為了確保本工程施工工期,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大周轉材料的投入。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