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消防弱電系統施工技術方案

4717
本系統包括火災自動報警、聯動控制系統、消防電話對講系統、消防廣播系統。
(1)、配線
管內或線槽內的穿線應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結束后進行。
穿線前應將管內或槽內的積水及雜物清除干凈,對于管道可采用以下方法:
1)、采用0.25Mpa的壓縮空氣吹入已敷好的管子。
2)、采用綁以擦布成拖把狀的鋼絲在管內來回拉數次。
管路清掃后隨即向管內吹入滑石粉,并在管子端部安上護線套。
不同系統、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不應穿在同一管內或線槽的同一槽孔內。
水平敷設的報警系統傳輸線路穿管敷設時,不同防火分區的線路不宜穿入同一根管內。
探測器的"+"線應為紅色,"一"線應為藍色,聯動系統的線,其顏色按功能用途區分,相同用途的導線顏色應一致。
導線在管內或線槽內不應有接頭或扭結,導線的接頭應在接線盒內焊接或用端子連接。
導線通過變形縫的兩側應固定,并留有適當余量。
導線敷設后,應對每回路的導線用500V的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對地絕緣電阻值不應小于20兆歐。
(2)、報警設備的安裝
①、火災探測器的安裝
探測器應按設計要求區分的類型選用,并且要逐個進行模擬試驗,經試驗合格后才能使用
A、感煙、感溫探測器具體安裝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米。
2)、探測器周圍0.5米內不應有遮擋物。
3)、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米,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米。
4)、在寬度小于3m的內走道頂棚上設置探測器,宜居中布置,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0m,感煙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www.zonexcapitaltr.com探測器距離端墻的距離,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一半。
5)、探測器宜水平安裝,當必須傾斜時,傾斜角不應大于45度。
B、探測器底座應固定牢靠,并應使探頭報警燈面對從主要入口處便于觀察的方向。
C、探測器的端子應根據不同類型,按照功能與極性正確聯線,其導線連接必須可靠壓接,線頭搪錫時,不得使用帶腐蝕性的助焊劑。
探測器及底座的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5厘米的余量,入端處應有明顯標志。
探測器底座穿線孔宜封堵,安裝完畢后的探測器底座應采取保護措施。
探測器在即將調試時方可安裝,在安裝前應妥善保管,并應采取防塵、防潮、防腐蝕措施。
②、模塊的安裝
模塊應按設計要求選用不同類型的模塊。
模塊具體安裝方式按要求可分:
1)、集中放置的模塊箱內的安裝。
2)、現場就地模塊盒內的安裝。
模塊安裝應固定牢靠,其導線的連接應按信號線、電源線之功能正確聯線,其導線連接必須可靠壓接,線頭搪錫時,不得使用帶腐蝕性的助焊劑。
模塊在盒和箱內的安裝聯線后的穿線孔應封堵。
③、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安裝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安裝在墻上距地(樓)面高度1.5米處,應安裝牢固,不得傾斜,按鈕的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0厘米的余量,且在其端部應有明顯標志。
④、火災報警聯動控制器的安裝
A、設備安裝前土建工作應具備以下條件。
1)、屋頂、樓板施工完畢,不得有滲漏;
2)、結束室內地面工作;
3)、預埋件及預留孔洞符合設計要求,預埋件應牢固;
4)、門窗安裝完畢;
5)、對安裝設備有影響的裝飾工作全部結束。
B、火災報警聯動控制器在墻上安裝時,其底邊距地(樓)面高度不應小于1.5米,落地安裝時,其底端宜高出地坪0.1--0.2米,控制器應安裝牢固,不得傾斜,安裝在輕質墻上時應采取加固措施。
C、引入控制器的電纜或導線,應符合下列要求:
1)、配線應整齊,避免交叉,并應固定牢靠;
2)、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標明編號,并與圖紙一致,字跡清晰不易褪色;
3)、端子板的每個接線端,接線不得超過2根;
4)、電纜芯和導線的端部,應留有不小于20厘米的余量;
5)、導線應綁扎成束;
6)、導線引入線穿線后,在進線管處應封堵。
D、控制器與主電源引入線,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嚴禁使用電源插頭,主電源應有明顯標志。
控制器的接地應牢固,并有明顯標志。其接地電阻應符合以下要求:
1)、工作接地電阻值應小于4歐。
2)、采用聯合接地時,接地電阻應小于1歐。
⑤、消防控制設備的安裝
消防聯動控制設備在安裝前,應進行功能檢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裝。
消防控制設備的外接導線,當采用金屬軟管作套管時,其長度不宜大于2米,且應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0.5米,金屬軟管與消防控制設備的接線盒(箱)應采用鎖母固定,并應根據配管規定接地。
消防控制設備外接導線的端部,應有明顯標志。
消防控制設備盤(柜)內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端子,應分開,并有明顯標志。
⑥、消防對講電話系統及消防廣播系統的安裝。
兩系統主機的安裝可參照火災報警聯動控制器進行安裝。
消防對講電話插孔的安裝可參照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安裝。
消防喇叭的安裝可參照消防控制設備的安裝。
⑦、系統接地裝置的安裝
工作接地線應采用銅芯絕緣導線或電纜,不得利用鍍鋅扁鐵或金屬軟管。
當采用聯合接地時,應用專用接地干線,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體,其線芯截面積不應小于16平方毫米,在通過墻壁時,應穿入鋼管或其它堅固的保護管。
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設備的接地線應選用銅芯絕緣軟線,其線芯截面積不應小于4平方毫米。
工作接地線與保護接地線必須分開,保護接地導體不得利用金屬軟管。
接地裝置施工完畢后,應及時作隱蔽工程驗收。
(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調試
①、調試前的準備
A、調試前應對系統設備作以下查驗
1)、設備的規格、型號、數量、備品備件是否符合圖紙設計要求
2)、檢查產品合格證、產品說明書、操作說明書、編程手冊等資&

nbsp;
料是否齊全。
3)、檢查設備外觀是否完好,插接件及連線有無松動與脫接。
B、按GB50166-92檢查系統的施工質量,檢查導線的連接、絕緣包扎、配線及金屬槽管間的接地跨接等施工質量情況。
C、檢查系統線路,對錯線、開路、短路和虛焊等進行處理。
D、進一步查對以下情況并作必要的妥善處理。
1)、竣工后的系統配置是否符合設備的技術要求。
2)、檢查原測試的絕緣電阻與接地電阻。
E、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操作說明書、編程手冊等資料。
F、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調試應在建筑內部裝修和施工結束后進行。
②、調試
A、調試人員的組成。
調試負責人必須由資深的專業人員擔任,所有調試人員應職責分明。
B、調試中應特別注意事項
注意強弱電結合部,防止強電竄入弱電,造成人員傷亡和設備損壞事件。
C、調試中應先進行單機通電檢查后作系統調試。
1)、通過逐個單機通電檢測,剔除不報或誤報的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
2)、區域機、主機應作以下檢查。
通電前應作工作接地/安全接地的檢查。
Ⅰ、自檢正常后方可接入報警回路進行報警部分的調試。
Ⅱ、聲光警報器等火災警報裝置先外接直流電源進行功能檢查。
Ⅲ、火災事故廣播可用外接揚聲器或監聽揚聲器作放音檢查。
Ⅳ、消防控制設備可用三用表,外接燈泡、繼電器等進行檢查。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通電后,應按GB4717的要求進行相關功能檢驗。
E、單機調試后進入系統調試
1)、報警回路逐個接入,一個回路調試正常后,再接入下一個回路。
2)、對探測器、按鈕等逐個進行檢驗,排除錯號、重號。
3)、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控制功能軟硬件編程,并在檢查控制模塊、聯動繼電器的動作符合編程指令后,接入控制對象進行聯動調試。
4)、檢查主、備電分別供電時,各項控制和聯動功能是否正常。
F、火災事故廣播的調試開通
1)、測量每個分路電阻,判斷和各式各分路是否短路,開路或未接入揚聲器。
2)、用磁帶播放音樂,由上往下或由下而上依次監聽相鄰層放音情況。
固定消防電話和消防電話插孔逐個與消防電話主機進行通話試驗。
妥善做好調試完后設備的管理工作。
系統調試完畢連續無故障運行120H后,填寫調試報告,申請系統驗收。
消防報警及聯動開展系統施工工藝流程圖(如圖1)

篇2:智能建筑中消防弱電設計分析

  智能建筑中消防弱電設計分析

  1 智能建筑的消防系統設計方針及內容

  智能建筑的弱電系統設計中,從消防角度來說,智能建筑的消防系統應以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為主。消防系統是智能建筑IBMS系統中一個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它應能及時發現并報告火情,控制火災的發展,盡早撲滅火災,以確保人身安全和減少社會財產損失,將火災消滅在萌芽狀態。消防系統的設計由建筑、設備、電氣、計算機四方面專業的綜合設計。

  智能建筑消防系統弱電設計的主要內容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室內消火栓控制系統,噴淋控制系統,氣體滅火控制系統,防火垂簾、防火閥、擋煙垂壁控制系統,正壓送風、排煙控制系統,通信系統以及電梯、電源和疏散照明的控制系統等,涉及整個大廈的供電、供水、電梯、中央空調、音響廣播等各方面。

  2 綜合布線消防產品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結構化綜合布線使用了標準化的線纜和接插頭模塊,非常便于各樓層及本樓層間的信息點管理,使得因辦公室搬遷等因素造成的大量終端設備、電話機移位時,只需將插頭拔出,插入新的位置,然后在弱電設備間內做跳線處理或僅僅作些軟件上的更改,即可重新投入使用,而不像傳統布線那樣無統一標準,當設備需要移位時,會帶來許多管理上的不方便或需要重新布線,對建筑裝潢造成較大的破壞;結構化綜合布線的擴展能力強,因為對于五類非屏蔽雙絞線可以提供155Mb/s信息的傳輸能力,除了滿足當前各種網絡的需要外,還能滿足未來發展的需要。然而,采用上述方法還有一些問題,如當前大多數弱電設備廠家的系統與結構化綜合布線不兼容。本文重點就火災報警及控制系統(FAS)進行分析。

  根據我國現行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規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信號傳輸線路的芯線截面,穿管敷設的絕緣導線不應小于1.0m㎡,線槽內敷設的絕緣導線不應小于0.75 m㎡.而作為綜合布線系統的非屏蔽雙絞線其截面積為0.5 m㎡.顯然不能滿足我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的要求。另外,在總線制的火災報警系統中,電源線與控制線多采用1.5~2.5 m㎡的導線,綜合布線系統也不能滿足要求。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我國現行消防規范要求所有消防信號線、通訊線均不可與非消防線路共管敷設。因而要用綜合布線產品支持火災報警與控制系統,必須先獲得當地消防主管部門的特許。

  3 智能弱電子系統與消防弱電設計的關系

  下面就智能弱電系統所包含的幾個主要子系統,探討它們與消防之間的內在聯系。

  3.1 防雷系統與消防之間的關系近幾年來,雷電災害仍不斷地對建筑及其設備造成損害,甚至雷擊起火的事件也有發生。隨著智能建筑中防雷系統的應用不斷完善,國家相關法規、規范的陸續出臺,以及消防設施中弱電、微電子設備的比例不斷加重,在集成系統中也可以對火災報警信號進行采集,那么加強消防設施特別是弱電設備的防雷技術應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3.2 集成系統和網絡與消防之間的關系智能建筑中通過集成系統將各智能弱電子系統的信息匯總,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全防范、樓宇設備控制、通訊、辦公、財務等建立在內部網絡上,根據工作權限,進行應用。其中,許多系統設置、控制管理工作涉及消防設施,如:照明的控制,可對照明進行控制的有安全防范系統、樓宇自控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那么如何是最為合理的,符合消防規范要求,符合實際應用要求的方式呢?這就需要在設計中貫穿消防設計思路,便于今后更好地為大廈服務。

  3.3 樓宇自控系統與消防之間的關系樓宇自控系統主要服務于樓宇的自動控制,如:制冷制熱與空調設備的監測、控制,供水、排水設備的監測、控制。樓宇中,通風、照明(非消防電源)均作為火災報警的聯動對象,其處理的邏輯控制的優先權往往是樓宇自控中所忽略的。供水系統近年來發展的有恒壓供水系統,甚至在理論上消防的控制、管理,特別是在用于消防滅火上,智能系統與消防存在著密切的關聯。

  3.4 安全防范系統與消防之間的關系安全防范在目前樓宇建設中廣泛應用,主要分為幾個方面:防盜報警系統、閉路監控系統、門禁系統等。這些系統中閉路監控除應付突發事件、服務安全方面,同時也起到對火災的監控作用。門禁系統主要對智能大廈正常的出入通道進行管理,控制人員在樓內相關區域進行活動,創造一個相對安全的區域。其中包括房間門、通道門,有些甚至是消防安全疏散的疏散門。這些門的控制方式關系到火災時人員的安全疏散。但許多大廈在技防與消防方面存在沖突。

  4 智能建筑弱電系統中消防設計的構想

  如何才能實現智能弱電系統與消防系統緊密結合、互為服務,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應把握智能弱電系統與消防設計的關聯;總體設計中應全面考慮消防規范的應用;在集成系統中加強消防的信息應用,真正做到集成系統為消防服務;在消防工程的檢測、驗收中應考慮智能系統對消防的影響。

  5 結語

  消防設計應當隨著理論的發展與實踐而不斷進步,整個智能建筑弱電系統設計將會越來越完善。

篇3:消防弱電系統施工技術方案

本系統包括火災自動報警、聯動控制系統、消防電話對講系統、消防廣播系統。
(1)、配線
管內或線槽內的穿線應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結束后進行。
穿線前應將管內或槽內的積水及雜物清除干凈,對于管道可采用以下方法:
1)、采用0.25Mpa的壓縮空氣吹入已敷好的管子。
2)、采用綁以擦布成拖把狀的鋼絲在管內來回拉數次。
管路清掃后隨即向管內吹入滑石粉,并在管子端部安上護線套。
不同系統、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不應穿在同一管內或線槽的同一槽孔內。
水平敷設的報警系統傳輸線路穿管敷設時,不同防火分區的線路不宜穿入同一根管內。
探測器的"+"線應為紅色,"一"線應為藍色,聯動系統的線,其顏色按功能用途區分,相同用途的導線顏色應一致。
導線在管內或線槽內不應有接頭或扭結,導線的接頭應在接線盒內焊接或用端子連接。
導線通過變形縫的兩側應固定,并留有適當余量。
導線敷設后,應對每回路的導線用500V的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對地絕緣電阻值不應小于20兆歐。
(2)、報警設備的安裝
①、火災探測器的安裝
探測器應按設計要求區分的類型選用,并且要逐個進行模擬試驗,經試驗合格后才能使用
A、感煙、感溫探測器具體安裝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米。
2)、探測器周圍0.5米內不應有遮擋物。
3)、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米,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米。
4)、在寬度小于3m的內走道頂棚上設置探測器,宜居中布置,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0m,感煙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www.zonexcapitaltr.com探測器距離端墻的距離,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一半。
5)、探測器宜水平安裝,當必須傾斜時,傾斜角不應大于45度。
B、探測器底座應固定牢靠,并應使探頭報警燈面對從主要入口處便于觀察的方向。
C、探測器的端子應根據不同類型,按照功能與極性正確聯線,其導線連接必須可靠壓接,線頭搪錫時,不得使用帶腐蝕性的助焊劑。
探測器及底座的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5厘米的余量,入端處應有明顯標志。
探測器底座穿線孔宜封堵,安裝完畢后的探測器底座應采取保護措施。
探測器在即將調試時方可安裝,在安裝前應妥善保管,并應采取防塵、防潮、防腐蝕措施。
②、模塊的安裝
模塊應按設計要求選用不同類型的模塊。
模塊具體安裝方式按要求可分:
1)、集中放置的模塊箱內的安裝。
2)、現場就地模塊盒內的安裝。
模塊安裝應固定牢靠,其導線的連接應按信號線、電源線之功能正確聯線,其導線連接必須可靠壓接,線頭搪錫時,不得使用帶腐蝕性的助焊劑。
模塊在盒和箱內的安裝聯線后的穿線孔應封堵。
③、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安裝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安裝在墻上距地(樓)面高度1.5米處,應安裝牢固,不得傾斜,按鈕的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0厘米的余量,且在其端部應有明顯標志。
④、火災報警聯動控制器的安裝
A、設備安裝前土建工作應具備以下條件。
1)、屋頂、樓板施工完畢,不得有滲漏;
2)、結束室內地面工作;
3)、預埋件及預留孔洞符合設計要求,預埋件應牢固;
4)、門窗安裝完畢;
5)、對安裝設備有影響的裝飾工作全部結束。
B、火災報警聯動控制器在墻上安裝時,其底邊距地(樓)面高度不應小于1.5米,落地安裝時,其底端宜高出地坪0.1--0.2米,控制器應安裝牢固,不得傾斜,安裝在輕質墻上時應采取加固措施。
C、引入控制器的電纜或導線,應符合下列要求:
1)、配線應整齊,避免交叉,并應固定牢靠;
2)、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標明編號,并與圖紙一致,字跡清晰不易褪色;
3)、端子板的每個接線端,接線不得超過2根;
4)、電纜芯和導線的端部,應留有不小于20厘米的余量;
5)、導線應綁扎成束;
6)、導線引入線穿線后,在進線管處應封堵。
D、控制器與主電源引入線,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嚴禁使用電源插頭,主電源應有明顯標志。
控制器的接地應牢固,并有明顯標志。其接地電阻應符合以下要求:
1)、工作接地電阻值應小于4歐。
2)、采用聯合接地時,接地電阻應小于1歐。
⑤、消防控制設備的安裝
消防聯動控制設備在安裝前,應進行功能檢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裝。
消防控制設備的外接導線,當采用金屬軟管作套管時,其長度不宜大于2米,且應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0.5米,金屬軟管與消防控制設備的接線盒(箱)應采用鎖母固定,并應根據配管規定接地。
消防控制設備外接導線的端部,應有明顯標志。
消防控制設備盤(柜)內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端子,應分開,并有明顯標志。
⑥、消防對講電話系統及消防廣播系統的安裝。
兩系統主機的安裝可參照火災報警聯動控制器進行安裝。
消防對講電話插孔的安裝可參照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安裝。
消防喇叭的安裝可參照消防控制設備的安裝。
⑦、系統接地裝置的安裝
工作接地線應采用銅芯絕緣導線或電纜,不得利用鍍鋅扁鐵或金屬軟管。
當采用聯合接地時,應用專用接地干線,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體,其線芯截面積不應小于16平方毫米,在通過墻壁時,應穿入鋼管或其它堅固的保護管。
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設備的接地線應選用銅芯絕緣軟線,其線芯截面積不應小于4平方毫米。
工作接地線與保護接地線必須分開,保護接地導體不得利用金屬軟管。
接地裝置施工完畢后,應及時作隱蔽工程驗收。
(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調試
①、調試前的準備
A、調試前應對系統設備作以下查驗
1)、設備的規格、型號、數量、備品備件是否符合圖紙設計要求
2)、檢查產品合格證、產品說明書、操作說明書、編程手冊等資&

nbsp;
料是否齊全。
3)、檢查設備外觀是否完好,插接件及連線有無松動與脫接。
B、按GB50166-92檢查系統的施工質量,檢查導線的連接、絕緣包扎、配線及金屬槽管間的接地跨接等施工質量情況。
C、檢查系統線路,對錯線、開路、短路和虛焊等進行處理。
D、進一步查對以下情況并作必要的妥善處理。
1)、竣工后的系統配置是否符合設備的技術要求。
2)、檢查原測試的絕緣電阻與接地電阻。
E、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操作說明書、編程手冊等資料。
F、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調試應在建筑內部裝修和施工結束后進行。
②、調試
A、調試人員的組成。
調試負責人必須由資深的專業人員擔任,所有調試人員應職責分明。
B、調試中應特別注意事項
注意強弱電結合部,防止強電竄入弱電,造成人員傷亡和設備損壞事件。
C、調試中應先進行單機通電檢查后作系統調試。
1)、通過逐個單機通電檢測,剔除不報或誤報的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
2)、區域機、主機應作以下檢查。
通電前應作工作接地/安全接地的檢查。
Ⅰ、自檢正常后方可接入報警回路進行報警部分的調試。
Ⅱ、聲光警報器等火災警報裝置先外接直流電源進行功能檢查。
Ⅲ、火災事故廣播可用外接揚聲器或監聽揚聲器作放音檢查。
Ⅳ、消防控制設備可用三用表,外接燈泡、繼電器等進行檢查。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通電后,應按GB4717的要求進行相關功能檢驗。
E、單機調試后進入系統調試
1)、報警回路逐個接入,一個回路調試正常后,再接入下一個回路。
2)、對探測器、按鈕等逐個進行檢驗,排除錯號、重號。
3)、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控制功能軟硬件編程,并在檢查控制模塊、聯動繼電器的動作符合編程指令后,接入控制對象進行聯動調試。
4)、檢查主、備電分別供電時,各項控制和聯動功能是否正常。
F、火災事故廣播的調試開通
1)、測量每個分路電阻,判斷和各式各分路是否短路,開路或未接入揚聲器。
2)、用磁帶播放音樂,由上往下或由下而上依次監聽相鄰層放音情況。
固定消防電話和消防電話插孔逐個與消防電話主機進行通話試驗。
妥善做好調試完后設備的管理工作。
系統調試完畢連續無故障運行120H后,填寫調試報告,申請系統驗收。
消防報警及聯動開展系統施工工藝流程圖(如圖1)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