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既有過街地道連通工程施工監測方案

784

  既有過街地道連通工程施工監測方案

  1.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工程測量規范》GB50308-199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99-1999

 ?。?)《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8-97

 ?。?)《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

 ?。?)《城市測量規范》CJJ13-87

 ?。?)沿線建筑物及地下管線調查報告;

 ?。?)其它相關資料及規范。

  2.工程概況

  2.1 工程平面概況

  本工程為新建東花市A區公建地下二層與既有過街地道連通工程,東花市A區建筑位于既有崇文門外大街道路東側,既有地道位于現狀崇文門大街下,分布于東花市A區建筑北側。

  新建通道為公建地下二層與哈德門飯店前既有過街通道連通,新建通道結構最大覆土5.02米,總長約103.3米,該通道南、北兩端與既有過街通道及公寓相接段均采用明挖法施工(在南端明挖段設風機房及配電房),明挖總長約50m,下穿崇文門外大街東側規劃道路段為礦山法施工,總長約53m,結構總寬度6.5m;裝修后凈高2.5m。

  北側明挖段長度約為34米,寬度為6.1米,包含電梯段(深約12米)和水平連接段(深約4.5米),南側與通道按挖段相連接,北側與既有地鐵通道連接。

  北側明挖通道東西兩側緊鄰哈德門飯店和既有地鐵通道,且有φ60的電纜貫穿,施工時既要保證行人正常通行,又要保證施工安全,施工場地比較緊張,因此施工中須采取必要措施,保證施工安全。

  北側明挖段示意圖

  2.2 工程地質概況

  經探坑探明,北側明挖段處于建筑垃圾回填地層,地層松散,穩定性差

  3.監測的目的及意義

  流通道位于繁華的崇文門外大街,施工過程中還需穿越地鐵5號線出入口及既有哈德門飯店,通過對周圍環境等的監測,掌握由通道開挖施工引起的周圍地層和建(構)筑物沉降變化數據,分析出周圍環境的變形規律和發展趨勢,及時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改進施工工藝,將施工引起的環境變形減小到最低程度,確保通道開挖施工影響范圍內建筑物的安全;與此同時,隧道自身也要發生相應的變形和位移,必須加以監測,以確保工程結構免遭破壞。

  監測的目的及意義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積累經驗,為提高工程的設計和施工的整體水平提供依據。

 ?。?)施工過程中對周圍房屋及構筑物沉降和傾斜監測及地面、管線沉降監測確保周圍房屋、構筑物、橋梁、管線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以及行車路面的車輛安全運行。

 ?。?)通過監控量測了解隧道圍巖在施工過程中的動態變化,明確工程施工對原始地層的影響程度及可能產生失穩的薄弱環節。

 ?。?)通過監控量測,收集數據,為以后的工程設計,施工及規范修改提供參考和積累經驗,并可以和計算結果比較,完善計算理論。

  4.監測內容及監測控制標準

  4.1主要監測項目及監測頻率

  根據設計文件以及相關規范的要求,結合我單位在隧道工程中的施工及監測經驗,通道開挖監測內容見表1。

  表1開挖施工監測項目及頻率表

  序號 監測項目 監測儀器 頻 率

  1 地表沉降 水準儀

  北側明挖段開始施工時開始檢測,1-15天時,每天監測2次;在16-30天時,每2天監測1次;

  4.2主要監測項目控制標準

  表2監控量測控制標準表

  序號 監測項目 允許變形值(mm)  標準來源

  1地表建(構)筑物沉降  -30  設計

  4.3主要監測項目監測布點示意圖

  詳見附圖

  5.主要監測項目實施方法

  5.1 地表沉降監測

 ?。?)監測目的

  主要是測定縱、橫沉降槽曲線及最大沉降坡度、最小曲率半徑和沉降速率等,可按Peck公式,預隧道開挖在不同深度時引起的地面沉降槽曲線;施工中按量測反饋資料,合理調整隧道開挖的施工參數,以達到控制沉降的最優效果。

  圖1基點埋設方法示意圖

 ?。?)測量儀器

  水準儀,塔尺,鋼尺等。

 ?。?)測量實施

 ?、倩c埋設方法

  基點埋設在沉降影響范圍以外的穩定區域,并且應埋設在視野開闊、通視條件較好的地方;基點數量根據需要埋設,基點要牢固可靠,如圖3所示。

 ?、诼∠轀y點埋設

  隆陷測點埋設,用沖擊鉆在地表鉆孔,然后放入長200~300mm,直徑20~30mm的圓頭鋼筋,四周用水泥砂漿填實。

 ?、蹨y量方法

  觀測方法采用精密水準測量方法?;c和附近水準點聯測取得初始高程。

  觀測時各項限差宜嚴格控制,每測點讀數高差不宜超過0.03mm,對不在水準路線上的觀測點,一個測站不宜超過3個,如超過時,應重讀后視點讀數,以作核對。首次觀測應對測點進行連續兩次觀測,兩次高程之差應小于±0.10mm,取平均值作為初始值。

 ?、苈∠萦嬎?/p>

  求得各點高程。施工前,由基點通過水準測量測出隆陷觀測點的初始高程H0,在施工過程中測出的高程為Hn。則高差△H=Hn-H0即為隆陷值。

 ?、輸祿治雠c處理

 ?。?)時間位移曲線散點圖和距離位移曲線散點圖,根據沉降規律判斷圍巖穩定狀態和施工措施的有效性。

 ?。?)當位移——時間曲線趨于平緩時,可選取合適的函數進行回歸分析。預測最大沉降量。

 ?。?)作橫斷面和縱斷面沉降槽曲線,判斷施工影響范圍、最大沉降坡度、最小曲率半徑、土體體積損失等。

  5.2地表建筑沉降監測

 ?。?)監測目的

  在建筑物周圍設置測點,觀測隧道開挖穿越前后地表建筑物下沉及傾斜,據以判定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采用的工程保護措施的可靠性。

 ?。?)監測儀器

  水準儀,塔尺,銦鋼尺等。

 ?。?)監測實施

 ?、贉y點埋設

  瑣瑣碎碎訴訟在地表下沉的縱向和橫向影響范圍內的建筑物應進行建筑物下沉及傾斜監測?;c的埋設同地表隆陷觀測。

  圖2 建筑物沉降測點示意圖

  沉降測點埋設,用沖擊鉆在橋樁上鉆孔,然后放入長直徑200~300mm,20~30mm的半圓頭彎曲鋼筋,四周用水泥砂漿填實。

  測點的埋設高度應方便觀測,對測點應采取保護措施,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受到破壞。測點的布設如圖4示。

  6. 信息化施工管理程序

  6.1變形管理等級

  在隧道信息化施工中,監測后應對各種數據進行及時整理分析,判斷其發展變化規律,并及時反饋到施工當中去,以此來指導施工。根據以往經驗,采用《鐵路隧道噴錨構筑法技術規則》(TBJ108-92)的Ⅲ級管理制度作為監測管理方式??砂幢?變形管理等級指導施工。

  表4變形管理等級

  管理等級

  管理位移

  施工狀態

 ?、?/p>

  U0<Un/3

  正常施工

 ?、?/p>

 ?。║n/3)≤U0≤(2Un/3)

  加強支護

 ?、?/p>

 ?。?>(2Un/3)

  封閉掌子面,上報業主

  注:U0—是實測變形值;Un —是允許變形值

  根據上述監測管理基準,調整監測頻率:在Ⅲ級管理階段監測頻率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執行,2次/天;在Ⅱ級管理階段必須采取相應措施控制沉降,加密監測頻率,每2小時一次,及時準確的反映加強支護的效果;在I級管理階段則封閉掌子面,上報業主,組織監理、設計等相關單位召開討論會,討論有效的防沉降措施及改進施工方案。

  6.2施工監測反饋程序

  為確保監測結果的質量,加快信息反饋速度,全部監測數據均由計算機管理,每次監測必須有監測結果,及時上報監測日報表,并按期向監理和項目部提交監測周、月報,并在月報上附上典型測點位移或應力時態曲線圖,對當月的施工情況進行評價并提出施工建議。監測反饋程序見圖4。

  6.3監測數據分析

  監測工作進行一段時間或施工某一階段結束后都要對量測結果進行總結和分析,把原始數據通過一定的方法,如按大小的排序,用頻率分布的形式把一組數據分布情況顯示出來,進行數據的數字特征值計算,離群數據的取舍。尋找一種能夠較好反映數據變化規律和趨勢的函數關系式,對下一階段的監測數據進行預測,以預測該測點可能出現的最大位移值和應力值,預測結構和建筑物的安全狀況,評價施工方法,確定工程措施,采用的回歸函數有:

  U=Alg(1+t)+B

  U=t/(A+Bt)

  U=Ae-B/t

  U=A(e-B/t- e-B/t0)

  U=Alg[(B+t)/(B+t0)]

  式中:U-變形值(或應力值)

  B-回歸系數

  t-測點的觀測時間(day)

  并繪制位移或應力的時態變化曲線圖,即時態散點圖,見圖3。

  圖3 時態回歸曲線示意圖

  Y

  N

  現場施工

  監控量測

  監測設計

  資料調研

  量測結果的微機信息處理系統

  量測結果的綜合處理及反分析

  監測結果的綜合評價

  報送設計、監理單位

  量測結果的形象化、具體化

  經 驗 類 比

  理 論 分 析

  甲方、規范要求等

  地層支護結構安全穩定性判斷

  地層、支護結構動態及現狀分析說明、提交修正設計、施工建議

  反饋設計施工

  是否改變設計施工方法

  調整設計參數、改變施工方法

  圖4監測量測流程圖

  6.4監控量測保證措施

  針對本工程監測項目的特點建立專業組織,由北京中鐵瑞威鐵道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派駐現場3~5人組成監測小組,由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監測經驗及有結構受力計算、分析能力的技術人員擔任組長,監測施工組織與流程、監測組成員組成及職責分別示于圖5。

  施工準備

  測量參數

  工程施工

  項目經理

  總工程師

  監測組長

  施工監測

  調整施工參數

  監理工程與業主

  隧道監測小組

  圖5 測施工組織與流程圖

 ?。?)提供有關切實可靠的數據記錄。

 ?。?)制定切實可行的監測實施方案和相應的測點埋設保護措施,并將其納入工程的施工進度控制計劃中。

 ?。?)量測項目人員要相對固定,保證數據資料的連續性。

 ?。?)量測儀器采用專人使用、專人保養、專人檢校的管理。

 ?。?)量測設備、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應經過檢校,合格后方可使用。

 ?。?)各監測項目在監測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相應的實施細則。

 ?。?)量測數據均要經現場檢查,室內兩級復核后方可上報。

 ?。?)量測數據的存儲、計算、管理均采用計算機系統進行。

 ?。?)各量測項目從設備的管理、使用及資料的整理均設專人負責。

 ?。?0)針對施工各關鍵問題及早開展相應的QC小組活動,及時分析、反饋信息,指導施工。

  6.5突發情況下的監測應急措施

  施工過程中,發生以下突發情況時,現場監測人員應采取監測應急措施:

  1.地面沉降速率及累計沉降值超過監測標準。

  2.受影響范圍內房屋及構筑物相對傾斜值及傾斜變化速率超過監測標準。

  3.其他工程突發情況。

  突發情況發生前后監測人員應根據監測數據的變化情況向施工單位發出預警通知,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當監測數據顯示監測內容以超過監測標準時,現場監測技術負責人員在仔細核對監測數據,并通過復核測量后,立即通知施工單位采取應急措施,然后逐級向項目部、監理及業主上報?,F場監測應加密監測頻率,密切關注監測數據的變化情況,及時反饋工程安全情況,給施工單位采取正確的施工措施及后續施工方案的改進提供必需的工程數據。

  6.6監控量測安全文明保證措施

  監測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因此在監測布點施工及測試時我們將“安全監測、文明監測”擺在首位,一切按相應規定及操作規程辦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測點埋設前辦理所需的各種手續,按規程進行布點施工;

 ?。?)布設觀測孔時先做好管線探測,以免鉆孔時破壞管線;

 ?。?)建(構)筑物測點布置事先與業主溝通,征得業主同意后進行,如建(構)筑物業主不同意布點,請上級主管單位進行協調解決;

 ?。?)在測點布設及監測時愛護周邊環境(包括花草樹木及其他);

 ?。?)路上車流量大,車速快,布點及測試時必須穿防護衣、加設防護桶,保證測試人員人身安全;

 ?。?)在監測工作的生產及生活活動中,加強對監測組人員的文明行為教育,做到管理程序化,作業標準化。

 ?。?)科學、合理地組織監測生產,加強現場監測管理,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加強宣傳教育,統一思想,使全體監測組人員認識到文明施工是企業的形象、是隊伍素質的反映、是安全生產的保證,以提高員工文明施工和加強現場管理的自覺性。

篇2:橋頭崩塌危巖體工程測量和施工監測

  橋頭崩塌危巖體工程測量和施工監測

  1工程施工測量

 ?。?) 施工測量的要求

 ?、偈┕y量應符合圖紙及《工程測量規范》的有關要求。

 ?、趯I主提供的控制點應復核無誤后才可引用。

 ?、蹐鰠^控制網按相當于二級導線精度設平面控制網。

 ?、軋鰠^內設水準點,測量精度按二等水準點精度要求。

 ?。?)平面控制測量

  根據本工程特點,利用業主提供的控制點,在場區按相當于二級導線的精度要求進行平面控制網施測。二級導線測量的精度應符合規范的要求。

 ?。?)高程控制測量

  從業主提供的水準控制點按二等水準測量要求進行復測。復測結果在誤差范圍內經平差后,再在場區內按二等水準測量精度要求,測設數個水準基點,作為高程控制及變形觀測用。水準基點的埋設要求穩固可靠,并在滑坡外,具體位置由測量工程師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二等水準觀測的技術要求按現行規范執行。

 ?。?)主要測量儀器設備

  角度的距離距離采用C-100全站儀,瑞士產WILD測距儀,J2經緯儀,2M鋼瓦尺,水準測量用瑞士產NA2水準儀,5M鋁合金塔尺。

 ?。?)測量質量保證措施

 ?、俟y量前應將測量方案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內容包括施測方法,計算方法,操作規程,觀測儀器和配備的專業測量人員等。

 ?、谠O立專業測量組,專人現場觀測和整理資料,實行測量復核制度,每次施測后,須經項目技術負責審核。

 ?、蹖S脙x器和設備按照規定的日期、方法送專門檢測單位進行標定。

 ?、芗訌妼y量所用控制點的保護,防止移動和破壞,一旦發生移動和破壞,應立即報告監理工程師并及時補救。

 ?、菟袦y量成果應及時提出成果報告,請監理工程師檢測和審批。

  2滑坡監測

  施工過程中為了了解滑坡體的變形特征,掌握施工、地表水對滑體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按照施工法的要求,施工過程中擬對滑坡作長期系統的觀測,及時向相關單位通報監測結果,為坡上人員和財產提供預警信號。擬組織一個監測專門從事監測工作。

 ?。?)監測項目

  監測項目見下表:

  監測項目一覽表

  監測項目監測點數量觀測設備

  公路變形5C-100全站儀和水準儀

  建筑物變形3C-100全站儀和水準儀

  擋土墻變形5C-100全站儀和水準儀

  土壓力2土壓力盒

  水壓力2滲壓計

 ?。?)監測技術要求

  1、施工期觀測頻率由監理工程師根據現場情況確定,每月觀測次數不少于2次。

  2、施工期除采用以上各個監測點進行監測外,還應經常進行巡視檢查,及時記錄變形體表面的裂縫、滲水、塌滑等。

  3、位移觀測出現陡增時,應加密監測,并加強巡視,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反饋。

  4、水平位移監測網點應根據現場情況選定,測點應建在變形體范圍之外,網點的高程由施工的高程控制網并按二等水準的要求聯測。固定點初始坐標由施工控制網施測;水平位移監測網一等全測邊測角網觀測,觀測要求按《混凝土大壩安全監測技術規范》(SDJ336-89試行)的有關規定執行。

  5、水平位移測點的位移采用測邊交會法觀測,邊長采用標稱精度不低于(1.0MM+1.0PPM)測距儀測量。

  6、土壓力用頻率儀測定,水壓力用應力計測定。

 ?。?)監測方法

  1、變形觀測

  監測基準網從88年以來所使用的基準網上引進工地。工作站和測點位置見施工平面布置圖。所有的測點均在施工前讀取初始讀數,施工期間每7D觀測一次,將水平位移和沉降分別繪制S-T曲線和H-T曲線,觀測方法按《工程測量規范》的要求進行。

  2、建筑物開裂的觀測

  在施工前和施工過程中,隨時對已有建筑物進行仔細的觀察,當發現建筑物有裂縫時,應增加裂縫觀測內容,觀測頻率為每周兩次,查看裂縫的情況。

  3、目估巡視

  目估巡視是監測的重要方法之一,項目部應每天對施工場地及周圍環境巡視觀察,特別是對變形敏感部位,應進行重點的巡視。雨天前后加密巡視,并將巡視結果記入施工日志備查。

  4、水壓力和土壓力在埋入土中以后每周觀測一次,將觀測結果繪制T-P曲線,以此了解水壓力和土壓力的變化情況,進而達到掌握滑體穩定性的目的。

 ?。?)信息化施工要求

  1、監測結果每周向業主代表、監理工程師和設計師以書面形式報告。

  2、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通報各方,并建議業主代表組織會議,盡快采取措施處理。

  3、所有的監測均應及時、準確地記錄存盤備查。

  4、監測項目應及時整理匯總,并將其圖表化、數據化和直觀化。

 ?。?)監測預警和警戒值

  各監測項目達到下表的預警時,應加密監測,查找原因,研究對策,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當達到警戒值時,應立即組織坡上人員撤離,以減少生命財產的損失。

  監測預警和警戒值表

  監測項目預警值(MM/D)警戒值(MM/D)

  公路變形速率0.10.5

  建筑物0.10.5

  樁頂位移0.10.5

  滑坡體裂縫擴張0.10.5

篇3:大廈基坑支護施工監測應急措施

  大廈基坑支護施工監測及應急措施

  為確保施工安全和基坑開挖的順利進行,從圍護工程開始施工至地下室底板完工,應進行全過程的施工監測,以便及時掌握施工全過程圍護結構、周圍土體的受力與變形情況,及時掌握基坑開挖對周圍環境,尤其對建筑物、道路的影響程度,以便在監測信息指導下,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調整施工方案,避免基坑開挖的重大事故發生,減少事故帶來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

 ?。ㄒ唬┍O測內容

  土釘圍護的施工監測應包括如下內容:

 ?。?)圍護體的位移及沉降;

 ?。?)地表開裂狀態及周圍環境變形;

 ?。?)基坑滲漏和危及支護安全的水害來源。

 ?。?)基坑底部土體有無隆起,圍護外側土體有無下沉。

 ?。ǘ┍O測點的設置

 ?。?)監測點、后視點、水準基點應設置在基坑施工影響范圍外。

 ?。?)沉降和位移監測點應設在基坑邊壁和基坑底部,間距不宜大于30m。

 ?。?)地表開裂,宜采用標記法進行觀察和比較,有裂縫時,先測量其寬度并做好記錄,然后用水泥漿灌實抹平,必要時可拍照留存。

  監測點的設置詳見附圖。

 ?。ㄈ┍O測次數及方法

 ?。?)在基坑開挖期間,每天監測次數一次為宜,當位移出現發展趨勢或接近預警值時,應加大監測的頻率。

 ?。?)地下室底板完工后可減少監測次數,地下室側墻完工后停止監測。

 ?。?)位移觀測用Et-02電子經緯儀,沉降觀測用精密水準儀,精度為標準二等水準。

 ?。ㄋ模┍O測數據處理及反饋

  監測數據應即填入規定的表格,及時向項目經理報告,定期向業主和監理工程師報告。如發現數據明顯變化或臨近報警值時應即向項目經理、業主、監理工程師報告。

 ?。ㄎ澹﹫缶?/p>

  根據設計規定,報警值如下:

  (1)1-1剖面坡頂水平累計位移40mm,連續3日位移速率大于3mm/d,并且有發展趨勢。

 ?。?)其余剖面坡頂水平位移累計60mm,連續3日位移速率3mm/d,并且有發展趨勢。

 ?。?)地面沉降大于基坑開挖深度的1%。

  當位移接近或達到預警值時,或建筑物底部或周圍土體出現可能導致剪切破壞的跡象或其他可能影響安全的征兆(如流砂、涌土、隆起、陷落等)時,應立即報警,確定可能采用的應急措施,排除險情。

 ?。贝胧?/p>

  1.由于基坑施工受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可能會發生各種險情,為能及時排除險情確保安全,應采取如下應急措施:

 ?。?)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監控小組,在土方開挖和土釘墻施工階段進行24h監控,監控內容包括:墻體水平位移,土釘墻結構變形,周邊土體,道路及管線的變化。

 ?。?)施工現場準備砂袋。

 ?。?)當圍護體位移超過預警值時,使用砂袋壓載,防止支護結構位移的發展。

 ?。?)當支護結構的位移增大時,必要時可使用挖土機迅速回填土方反壓,以阻止位移的進一步發展,并在位移較大處設置超前支護,待穩定后方可繼續開挖。

 ?。?)當施工時遇上流沙等土層時,應先打入豎向注漿管進行加固,然后開挖。

  2.為了確保安全施工,針對假設出現的幾種險情,制訂了如下應急措施:

 ?。?)圍護體滑移的應急措施

  根據監測信息,如發現圍護體位移超過容許值,應即采取如下措施阻止位移:

  1)坑外卸荷,具體辦法同上相關措施。

  2)在坑內緊急壘堆砂袋或回填壓載。

  3)位移較大并有發展趨勢時,可在坑內設置內撐。內撐可為水平撐或斜撐,

  可用型鋼或堅固的木料支撐。

  4)必要時可采取增加或加長水平土釘的措施,可酌情在松動的圍護體內設置豎向土釘(注漿)。

 ?。?)坑底土體隆起的應急措施

  1)由于圍護體滑移造成的坑內土體隆起,應采取處理圍護體滑移的措施,同時用重物(疊袋、回填土)壓制隆起的土體。

  2)由于淤泥繞過圍護體流向坑內造成的土體隆起,應在坑內利用重力壓制隆起土體的同時,對圍護體進行加固。設置豎向土體(注漿)加固圍護體的有效措施。

 ?。?)周邊道路或地下管線破壞的應急措施。造成周邊道路或地下管線破壞的直接原因就是圍護結構位移或坑底土體隆

  起,因此防止發生此種情況的預防措施是:1)加強施工監測,實行信息化施工。2)發生圍護位移或坑內土體隆起時,應即采取措施處理。

 ?。?)地表裂縫的應急措施

  1)及時查明地下裂縫原因,采取相應措施阻止裂縫的發展。

  2)及時用濃水泥漿灌縫。

 ?。ㄆ撸┥顚颖O測

  1.監測方案依據及內容

 ?。?)監測方案的編制依據

  1)業主提供之總平面布置圖;

  2)業主提供之綜合地下管線圖;

  3)業主提供的基坑圍護方案及相關圖紙;

  4)有關相類似基坑信息化施工監測實例。

 ?。?)監測項目

  為了及時收、反饋和分析周圍環境和圍護結構在施工中的變形信息,實現信息化施工,確?;A施工安全。綜合業主提供的資料,基坑圍護方案中對施工監測的要求及本工程特點,考慮本監測工程設置以下幾方面的監測內容:

  1)周圍地下管線變形(沉降、位移)監測;

  2)基坑外地下水位監測;

  3)深層土體位移(測斜)監測;

  4)圍護墻頂變形(沉降、位移)監測。

  2.監測點的埋設及施工監測方法

 ?。?)地下管線監測點

  模擬點埋設方法為:在地下管線相應上方開挖約30cm深洞,將頂面刻劃"+"的鋼筋埋入其中,并用混凝土將其固定;間接點法埋設即直接將頂面刻劃"+"的道釘打入地下管線對應上方路面。

  測量方法:沉降監測按國家二等水準測量各限差要求進行測量,每次測量宜做到閉合或附合,并符合二等水準的各項精度要求。位移測量采用小角度法。

 ?。?)周圍建筑物沉降監測點埋設:建筑物監測點直接用沖擊鉆在外側墻體上打洞,并將道釘打入或用

  "L"形鋼筋用水泥砂漿固定。測量方法:同地下管線監測。

 ?。?)基坑外地下水位監測孔

  埋設:采用鉆孔埋設。將面包裹工業濾網的PVC水位管放入鉆孔內用中砂回填至密實,再用混凝土封口,以免地表水滲入影響觀測,水位孔深度均為10.

0m。測量方法:直接量取監測孔內地下水位距水位管口的距離。

 ?。?)深層土體位移監測

  埋設:采用鉆孔埋設。在埋設點上用鉆機鉆孔,到達設計深度后,逐段安放測斜管,頂底封閉,接頭處用自攻螺釘擰緊,并用膠布密封。安放完畢后用膨潤土及黃砂回填,直至鉆也隙密實為止,并用混凝土封口,孔深根據基坑深度確定。測斜管內的十字導槽必須有一組垂直于基坑邊線。

  測試方法:先以測斜孔底為起測基準,以0.5m點距由下向上進行測試,測試數據處理時均用經緯儀測得的測斜管口的位移值進行測斜成果的修正,經計算處理產生測斜曲線及數據報表。

  3.監測精度及所采取的技術措施、報警值

 ?。?)技術措施

  1)為了確保各項監測項目的精度,投產的儀器必須按規定內容檢查標定其主要技術指標,儀器檢查合格后方能使用,并做記錄歸檔。遇特殊情況(如受震、受損)隨時檢查、檢定。不合格儀器堅決不能投產使用。

  2)水準測量宜采用閉合或附合路線觀測方法。

  3)盡量做到測量定人,定儀器;觀測數據不得隨意涂改,測量數據有疑問時,因做至反復觀測尋找問題原因。

  4)各監測項目變形量或測量值接近或到達報警值時,應及時發出預警報告或報警,并提請業主及有關單位注意。

 ?。?)報警值1)地下管線監測報警值由專業管線公司給定,具體報警值為累計變量≥±10mm,日變量≥±3mm。

  2)其他有關監測內容報警值敬請設計單位確定,一經確定,我司將嚴格按照標準執行。

  4.施工及組織

 ?。?)監測頻率基坑開挖至底板完成其間,地下管線變形監測2次/d、基坑外地下水位監測1-2次/d、深層土體位移監測1~2次/d、圍護墻頂面變形監測1-2次/d。

  地下室結構至±0.00其間,地下管線變形監測1次/3d、基坑外地下水位監測1次/3d、深層土體位移監測1次/3d、圍護墻頂面變形監測1次/3d。

 ?。?)提交的測試成果

  建立監測成果及時匯報制度。正常情況下當天的監測成果第二天呈報業主和有關部門,敘述監測點(孔)當次及累計的成果動態及有關注意問題。如遇報警情況,先當場口頭通知同時4h內提交正式報警資料。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