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工程施工技術措施(三)
1)冬期施工時,除管道施工正常的準備工作外,還要準備足夠的保溫材料,包括施工保溫用料和臨時設施的防寒用料,保溫用料采用棉氈(阻燃型),施工防寒可采用阻燃蓬布搭設暖棚。
2)要做好施工場地排水工作,保證天然降水和施工廢水排放渠道暢通,嚴禁水流入各種施工的溝槽和材料堆放地,并避免溝底存水結冰。
3)正在施工的管道要用保溫材料覆蓋保溫,防止正在施工的管道凍結,未完工的管道內均不得存水。
4)管溝土方的開挖與回填的要求與前面內容相同。
5)冬期焊接鋼管時,要嚴防管道焊口急劇冷卻,焊接施工時要搭設防護棚,做好防風防雪措施,同時清除施焊部位附近管道上的冰雪,堵住焊接管道的兩端管口,不使管內空氣形成對流。
6)冬期采用手工焊接鋼管時,兩管口的間隙要稍大,同時焊接過程中要保證管道焊縫能自由脹縮,不準在焊接的管子上敲打。剛焊接好的接口嚴禁接觸冰雪
7)當氣溫在-5℃以下時,要將管端10~15cm以上的范圍預熱至150~200℃,并在預熱停止后立即施焊,焊接后蓋上40cm寬石棉帶,防止焊縫驟冷。當氣溫在-15℃以下時,為保證工程質量,不宜進行焊接施工。
篇2:管道工程施工技術方案
管道工程施工技術方案
1 施工測量
1.1 測量人員會同勘測單位或管道總承包商進行測量控制及水準點的交樁手續,接樁后及時組織人員對水準點進行閉合復測,各點根據現場地形設保護裝置并做好控制點記錄。
1.2 施工前要復測準備接入的管線的位置和高程,與設計高程無矛盾時方可進行施工。
1.3 施工中執行二級測量復核制度,定期檢查,做好施工的原始記錄,及時進行竣工測量。
2 土方施工
2.1 開槽前要認真調查了解交叉口的現狀管線及其他障礙物,以便開挖時采取妥善加固保護措施。
2.2 機械開槽,槽底預留20cm,由人工清理槽底,確保槽底原土不受擾動。
2.3 開槽坡度為1:0.33(當深>5m時,坡度為1:0.5),若遇土質不好,坡度要放大,如位置受限,采用支護防止塌槽,開槽斷面見附圖。
2.4 開槽后,在澆筑基礎之前應約請有關人員包括設計、監理、甲方驗槽,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3 管道施工
3.1 采用DN200HDPE管材,管道接口采用焊接的形式連接,管道的施工應該嚴格按照《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97要求施工。
3.2 管材及配件的性能要求:
3.2.1施工所使用的管材,管件應分別符合相應〈〈給水用PE管〉〉GB13663-20**的要求,管道上所使用的閥門和管件,其壓力等級不應低于管道工作壓力的1.5倍。材料進場后及下管前要對管材及附件進行檢驗,包括文字
證明及實物的檢查。
3.3 管材及配件的運輸和存放
3.3.1 管材在運輸、裝卸及堆放過程中嚴禁拋扔或激烈碰撞,應避陽光爆曬。
3.3.2 PE管管材、配件堆放時,應放平墊實,堆放高度不宜超過1.5米。
4 管道的鋪設應在溝底標高和管道基礎質量檢查合格后進行進行,再鋪設管道前要對管材、管件等重新進行一次外觀檢查,發現有問題的管材、管件均不得采用。
5 管材吊運與下管:
5.1管材在吊運及放入溝內時,應應采用可靠的軟帶吊具,平穩下溝,不得與溝壁或溝底劇烈碰撞。
6 管道的焊接采用HDPE的專用焊條進行施焊。
7 每天下班前及時封堵,防止被水浸泡。
8 打壓時后背支撐牢固,根據工程進展情況可分段打壓。
9 水壓試驗應在管身胸腔填土后進行。水壓試驗前應做好排水設施,以便于試壓后管內存水的排除。
10 試壓時在管端蓋堵及高點按設計要求設置排氣孔。
11 水壓試驗驗收合格后貼標志帶。
12 管道試壓合格后,必須進行沖洗方可交付使用。
13 消火栓井和螺閥井按《國家建筑標準圖集給水排水工程》S1中的要求進行砌筑,
14 磚砌體施工
14.1 磚砌筑砂漿強度,等級必須符合各工程設計要求。
14.2 砌筑時要砂漿飽滿、灰縫平順。
14.3 砌磚時要隨砌隨檢查垂直度,及時清掃墻、井面。
14.4 井抹面要抹光壓實,不得有空鼓、裂縫,井蓋安裝應與路面平接。
15 水壓實驗;
15.1 水壓實驗應在管道驗收合格并且管溝回填至管頂以上50cm后進行,特殊地方如彎頭、三通等應回填至管頂以上100cm,且端各5m的范圍,并且砼支墩強度達到設計要求。
15.2 試壓管段小于1公里。
15.3 管道的試壓堵頭(盲板)應有足夠的安全系數,特別是鑄鐵管道,盡可能利用天然土壁作為試壓后背 ,堵板與后背之間用圓木、方木、千斤頂作為支頂傳力系統。沿線高點不能排氣的點、各端頭設排氣閥。
15.4 串水浸泡:向管內注水,并進行認真浸泡,管道注滿后,保持0.2~0.3Mpa水壓充分浸泡,時間不小于24h。浸泡完后,逐步升壓0.2Mpa檢查一次,無問題后再繼續升壓,接近1Mpa時穩定一段時間檢查,排氣徹底干凈,然后升至1Mpa實驗壓力,保持恒壓10min,落壓不超過0.05Mpa;對接口、管身檢查無破損及漏水現象為合格,使用放水法作水壓嚴密性實驗。
15.5 水壓實驗標準:試壓標準:1Mpa。
15.6按下式計算滲水量
q= w/(T1-T2)×(1000/L)
q-實測滲水量(升/分/公里)
W-T2時間內放出的水量(L)
T1-從實驗壓力下降0.1Mpa經過的時間(min)
T2-放水時從實驗壓力下降0.1Mpa經過的時間(min)
L-實驗段長度
16 回填
16.1 回填工作在管道安裝完成,并經驗收合格后進行,槽底雜物要清除干凈。
16.2 回填密實度標準:胸腔部分(輕型擊實)≥95%,管頂以上50cm以內(輕型擊實)85%,管頂50cm以上至地面(重型擊實)≥95%。
16.3 胸腔及管頂以上50cm范圍內填土:管道上設置的砼支墩或其他砼構筑物,必須在其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時,才能回填;管道兩側要同時回填,兩側高差不得大于20cm,不得損壞管道,抹帶接口及外防腐層;回填時土中不得含有磚石、瓦塊、淤泥等雜物;管道底部的三角部位,用木錘等特別工具填細土(砂)搗實;管頂以上50cm以內,要使用木夯夯實;回填土每層虛鋪厚度,對于普通壓實工具每層不超過20cm;溝槽回填順序按溝槽排水方向由高向低分層進行。
16.4 井室等附屬構筑物回填四周同時進行,并須嚴密夯實,無法行杭之處必要時可回填低標號砼。
16.5 與本管線交叉的其他管線或構筑物,回填時要妥善處理。
17 管道回填前須按規定粘貼標志帶。
18 管道沖洗:
18.1 沖洗時間應在用水量較小,水壓偏高的夜間進行,事先通知有關單位,沖水流量不小于1.5/M/S,沖洗應連續進行,當排出口的水色透明度與入口處目測一致即為合格,經過化驗合格后方可通水。
18.2 沖洗時沖洗水加入10%次留綠酸鈉溶液,配制時要佩帶齊全勞保用品。
篇3:給排水管道安裝施工技術要求
給排水管道安裝施工技術要求
1 質量保證
按招標方要求,本工程所提供的設備及材料宜為生產此類設備至少有十年歷史的廠商的產品,最終須通過發展商確認。
2 資料呈審
提交完整的產品資料和樣品包括技術數據、材料及設備的裝配圖、測試證明書等以供審批。
3 材料驗收
1)管道的選材必須按照設計要求的材質、規格型號進行選用,材料的性能必須達到國家規范標準要求。給水管道產品性能不低于"**寶、**達"之標準。
2)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必須是簇新的,并帶有色帶、標記、有明顯的生產廠家標記。
3)管材不得有彎曲、銹蝕、重皮及凹凸不平等現象。
4)管材的壁厚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生產規范要求。
5)管材的品牌必須選用業主認可的品牌。
6)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后,報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在本工程中使用。
7)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必須合理堆放,不得由于堆放保管不好而影響的施工和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