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地坪基層混凝土要求
?。?)支模
1、建議對交叉作業盡早安排,砼澆注后三天內不上人,一周內不交叉作業。
2、支模:以軸線劃分成塊,跳倉澆注混凝土,采用角鋼支模,用水平儀找平角鋼并牢固固定鋼模。等澆注混凝土施工完畢后數天再以施工完的地面為模直接澆注剩余部分。以此類推,安排其它支模工作。
?。?)、砼澆注
1、砼定標號和標高,建議砼采用C20以上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8cm-10cm,混凝土厚度5cm以上。
2、澆注砼:一次澆注混凝土到標高位置并振搗密實。
3、砼找平:鋼軌振搗器平整密實混凝土并去除泌水,刮杠找平,平整度要求±4㎜/2m。
?。?)、混凝土地面變形縫設置及切割施工技術方案
一)、編制說明
1、本方案依據我國《樓地面建筑構造》(01J304)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7-20**)編制而成。
2、混凝土地面變形縫設置是為了防止混凝土及建筑結構應力產生時對地面的破壞,如裂縫、空鼓等。本方案只討論與混凝土相關的伸縫和縮縫,而與結構相關沉降縫與防震縫等不在本方案之列。
3、FH耐磨彩色地面硬化劑是一種水泥混凝土表面增強、抗磨損材料,對變形縫沒有特殊要求。因此變形縫設置是相對混凝土而言的。
4、混凝土變形縫設置應遵從設計和混凝土施工方的要求,按混凝土施工方指定的劃線位置切割,本方案為推薦方案,必須得到混凝土施工方及有關技術方的認可。
二)、切割施工變形縫的一般技術說明
1、采用切割方法施工變形縫的特點是:在混凝土澆注時可以采用整體和表面無明縫澆注,施工方便,宜于控制平整度,地面整體感好。
2、在無其它要求時,縫的寬度為5㎜,縫深為混凝土厚度的1/3。
3、切割縫采用以下方法填塞,聚苯泡沫棒塞縫,上部以硅酮密封膠填縫,具體方法見右圖。
4、由于切割設備操作時存在死角:(1)切割縫需距墻根、柱根及其它構件15㎝以上;(2)在保證切割起止點時,切割鋸在下刀和起刀時深度由淺到深最后達到切割深度。
5、本方案主要適用于地面縮縫,輔助性沉降性的切割施工。
三)、切割法縫設置方案
1、混凝土建議采用分倉跳打,支模位置宜設在縫的位置上,且保持平直,縱向縮縫作為平頭縫。
2、室內縱向縮縫間距宜為3~6m,室內橫向縮縫間距宜為6~12m(見右圖)。
3、縱向縮縫全部留在施工縫位置,混凝土整體澆注完成后,切割即可,橫向縮縫切至混凝土厚度的1/3。
4、輔助沉降縫的設置
在結構承重墻或柱的周圍可采用切割的方法設置輔助性沉降縫,以防止沉降時應力對地面的牽扯作用。具體作法是,距墻根,根15㎝處切割3㎝深縫,并且相互閉合(見右示意圖)。
地面的切割縫平面布局見上圖所示。
篇2:耐磨地坪硬化劑施工工藝
耐磨地坪硬化劑施工工藝
第一道工序:硬化劑投入施工時機掌握及全局控制
硬化劑投入施工時機掌握及全局控制是施工控制和施工質量的關鍵,每一個工作面必須有施工經驗豐富的技術工負責,如現場技術員、班組長等。它貫穿以下五道工序。
技術要點是:投入施工時機必須掌握混凝土凝結性能,組織人員不失時機地投入硬化劑撒料及后續施工。投入時機過早會造成工作面踐踏嚴重,顏色污染,平整度受損;投入時機過晚會造成硬化劑與混凝土結合不好,引起起皮空鼓,嚴重時硬化劑無法施工。
全局控制;由于混凝土表干不一,責任人必須有全局觀念,隨時把握整個工作面的狀況,先成熟先施工,決不可因疏漏而貽誤施工時機。
要求:在技術交底時必須掌握混凝土的性能,如,水泥種類、混凝土標號、厚度、塌落度、初凝時間、終凝時間及外加劑品種性能等。例如,普通硅酸鹽水泥混凝土凝結料性較好,硬化劑操作時間在8到10小時完成。礦渣水泥混凝土后期凝結速度較快,應相應地加快收光速度。
必須掌握混凝土墊層的狀況,墊層為混凝土時水分以表面蒸發為主,蒸發速度對施工進程影響較大。墊層為土質壓實卵石時以地面失水為主,基層的密實度及含水率等對施工進程影響較大。
一般地,墻根、柱根等構筑物與地面交接的部位混凝土凝結時間變化較大,應隨時掌握。
第二道工序:第一次撒料
撒料工根據混凝土澆注工作面選擇運料通道;將工作面劃分區域,根據用量和面積計算該區域硬化劑用量,將硬化劑一次搬運到位,在撒料通道均勻放好,作好施工準備。
第一次撒料用量為總量的2/3。
撒料戴好防護手套,先撒邊角部位,保證用料充分,然后拋撒大面。撒料時出手位距混凝土20-30公分,沿垂直方向直線出手,展料長度3米左右,寬度約20公分,然后距15公分左右按順序依次撒料。分條、分倉、分塊澆注時,可相對撒料;整體澆注時可3-4米為一跨,逐跨后退撒料。
工序控制標準:
1、硬化劑用量控制在標準用量的2/3,撒料厚薄一致。
2、走向分明,無遺漏,無堆積,對邊角處撒料得當。
3、拋撒時不得對墻面、拄面及其他成品產生污染。
第三道工序:硬化劑第一次盤抹及邊角手工初抹
機械抹光機帶盤負責對大面硬化劑壓實找平,同時提漿。
抹光機于一角上機、上人,操機手沿與硬化劑撒料垂直方向移動機具,呈如右圖所示的行盤順序。
然后沿該方向垂直方向再盤抹一次。
手工抹灰工負責對邊角硬化劑壓實找平,對接茬處平順過度,處理得當。
工序控制標準:
1、操機手壓實均勻,平整度4mm/2m,無遺漏,對其他施工無污染。
2、抹灰工對邊角壓實均勻,與大面的平整度一致,邊角、設備座處理平直,無污染。
第四道工序:第二次撒料
?。ㄍ谌拦ば?,用量為總量的1/3,撒料方向與第一次撒料垂直。)
第五道工序:硬化劑刮杠找平
職責要求:
負責硬化劑表面刮杠找平。
驗收指標:2m刮杠壓實后無虛空。
第六道工序:硬化劑第二次盤抹及邊角手工精抹同第三道工序,平整度控制指標為3mm/2m。
第七道工序:硬化劑刀抹收光及邊角手抹收光
職責要求:
1、操機手負責大面壓實、打抹、和收光。抹灰工負責邊角等機收不到部位的壓實、打抹、和收光。
2、抹灰工負責邊角,設備機座、接茬等細部處理平直。
驗收指標:
1、平整度:3mm/2m
2、無麻面,無明顯起伏,無抹痕,針眼每平方米小于或等于5個。
3、邊角平直,接茬平順,接茬偏離中心線正負2mm。
4、收光紋理清晰不錯亂,收光均勻一致,無過抹發黑。
第八道工序:涂覆地面維護劑
職責要求:
1、協助班組長對上一道工序及時驗收,對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及時指出,由班組長作出處理意見后,才能施工。
2、掌握維護劑用量,涂覆均勻技術。涂覆表面均勻一致,無遺漏,無滴撒,無氣泡斑紋,接茬順利。
3、負責清理將涂覆表面浮土、浮渣及其他污染物。
篇3:耐磨地坪基層混凝土要求
耐磨地坪基層混凝土要求
?。?)支模
1、建議對交叉作業盡早安排,砼澆注后三天內不上人,一周內不交叉作業。
2、支模:以軸線劃分成塊,跳倉澆注混凝土,采用角鋼支模,用水平儀找平角鋼并牢固固定鋼模。等澆注混凝土施工完畢后數天再以施工完的地面為模直接澆注剩余部分。以此類推,安排其它支模工作。
?。?)、砼澆注
1、砼定標號和標高,建議砼采用C20以上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8cm-10cm,混凝土厚度5cm以上。
2、澆注砼:一次澆注混凝土到標高位置并振搗密實。
3、砼找平:鋼軌振搗器平整密實混凝土并去除泌水,刮杠找平,平整度要求±4㎜/2m。
?。?)、混凝土地面變形縫設置及切割施工技術方案
一)、編制說明
1、本方案依據我國《樓地面建筑構造》(01J304)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7-20**)編制而成。
2、混凝土地面變形縫設置是為了防止混凝土及建筑結構應力產生時對地面的破壞,如裂縫、空鼓等。本方案只討論與混凝土相關的伸縫和縮縫,而與結構相關沉降縫與防震縫等不在本方案之列。
3、FH耐磨彩色地面硬化劑是一種水泥混凝土表面增強、抗磨損材料,對變形縫沒有特殊要求。因此變形縫設置是相對混凝土而言的。
4、混凝土變形縫設置應遵從設計和混凝土施工方的要求,按混凝土施工方指定的劃線位置切割,本方案為推薦方案,必須得到混凝土施工方及有關技術方的認可。
二)、切割施工變形縫的一般技術說明
1、采用切割方法施工變形縫的特點是:在混凝土澆注時可以采用整體和表面無明縫澆注,施工方便,宜于控制平整度,地面整體感好。
2、在無其它要求時,縫的寬度為5㎜,縫深為混凝土厚度的1/3。
3、切割縫采用以下方法填塞,聚苯泡沫棒塞縫,上部以硅酮密封膠填縫,具體方法見右圖。
4、由于切割設備操作時存在死角:(1)切割縫需距墻根、柱根及其它構件15㎝以上;(2)在保證切割起止點時,切割鋸在下刀和起刀時深度由淺到深最后達到切割深度。
5、本方案主要適用于地面縮縫,輔助性沉降性的切割施工。
三)、切割法縫設置方案
1、混凝土建議采用分倉跳打,支模位置宜設在縫的位置上,且保持平直,縱向縮縫作為平頭縫。
2、室內縱向縮縫間距宜為3~6m,室內橫向縮縫間距宜為6~12m(見右圖)。
3、縱向縮縫全部留在施工縫位置,混凝土整體澆注完成后,切割即可,橫向縮縫切至混凝土厚度的1/3。
4、輔助沉降縫的設置
在結構承重墻或柱的周圍可采用切割的方法設置輔助性沉降縫,以防止沉降時應力對地面的牽扯作用。具體作法是,距墻根,根15㎝處切割3㎝深縫,并且相互閉合(見右示意圖)。
地面的切割縫平面布局見上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