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層樓板砼的養護及砼測溫措施
轉換層樓板砼的養護工作主要是達到保溫、保濕的目的,控制砼表面與內部溫差不超過25℃。由于轉換層砼體量較大,梁最大斷面為1200×2200,因此必須按照大體積砼養護標準進行保養。在砼養護期間必須嚴格控制砼內外溫差,確保不出現開裂現象,以保證砼的質量。因此,養護工作是一項十分關鍵的工序,它將直接影響砼的最終成品質量。
根據轉換層施工時的氣候條件,對轉換層砼保養采取以下措施:
(1)在轉換層砼澆筑完畢、板面經二次壓實收光之后,由成立的養護小組對砼進行養護,用濕草墊及時覆蓋并在草墊上覆蓋濕麻袋,同時用塑料彩條布覆蓋在麻袋上,這樣一共覆蓋了三層,能夠起到保溫的作用,減少砼的內外溫差。對有剪力墻插筋的地方由于不便覆蓋彩條布,因此應覆蓋草墊后再覆蓋雙層麻袋。
(2)覆蓋時草墊、麻袋必須用水充分潤濕,草墊應滿鋪,不能留有空隙,麻袋覆蓋時應相互搭接100mm,彩條布覆蓋時必須搭接200mm,且搭接應壓緊,以免被風吹動影響保溫。
(3)待樓面達到一定強度后,由3名工人開始澆水養護,澆水時應先將彩條布揭開,將溫水澆到麻袋上,然后立即將彩條布遮蓋好,以免散熱過大。
(4)對于板下口和梁采用噴熱水養護,因為這時鋼模未拆除可起到砼表面的保溫,減少砼內外溫差、防止開裂,少量的進行噴水以提供必要的濕度。
(5)養護時間不應少于14晝夜。
篇2: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方案:大體積砼測溫
地基及基礎工程施工方案:大體積砼測溫
——大體積砼測溫
大體積砼澆筑完畢,只是大體積砼施工的初步成功,如何防止澆筑后的砼在養護期間發生裂縫,尤其是深層裂縫,是大體積砼施工一個極為關鍵的問題。對澆筑后的砼進行測溫監控,隨時掌握砼的溫度變化動態,并以此來指導砼的養護工作,使養護工作更加科學有效,即實行"信息化"施工。這是大體積砼施工所必不可少的手段。
(1)測溫目的
在施工以前進行必要的砼熱工計算,對砼的內部最高溫度、表面溫度、溫度收縮應力等進行計算,實際是否與其符合,且砼實際溫度變化情況究竟如何、養護的效果如何等,只有經過現場測溫,才能掌握。通過測溫,將砼深度方向的溫度梯度控制在規范允許范圍以內,同時,通過測溫,由于對砼內部溫度,各關鍵部位溫差等精確掌握,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地縮短養護周期,使后續工序盡早開始,加快施工進度,并節約成本。
(2)布點方案
根據工程平面形狀,底板厚度尺寸布點,在中心點、角點等代表性部位布點,在保證能全面反映砼內部各點溫度的情況下,做到盡量減少布點數量。
布點平面見附圖示。
每布點柱頂部點距砼表面下10cm,底部點距底面上10cm。
五點柱之其余點勻距分布,四點柱按附圖示,三點柱亦按勻距分布。
(3)使用設備
采用建筑施工用智能溫度巡回控測系統,高精度熱電阻溫度傳感器,精度0.2%。系統每6分鐘采樣一次,屏幕顯示全部點溫度;每一小時打印溫度參數表,測試過程結束打印全過程主要柱溫度梯度曲線。
(4)布點及監測
?、俨键c在砼澆筑前夕進行。當擬施工段鋼筋綁扎完成,進行鋼筋驗收時,可開始進行布點施工。按施工方案確定的布點平面位置進行布點,用一φ14鋼筋,其長度為澆筑層厚度+20cm,將溫度傳感器采用膠布固定于鋼筋上的各不同位置處,然后小心將每根鋼筋與底板鋼筋網綁扎牢,布點結束后,檢查各傳感器是否完好,如有損壞,應更換。
?、陧艥仓_始,即開始進行監測,專人值班。在澆筑完成后每天24小時值班,隨時掌握砼溫度動態,當溫度梯度接近規范要求時,及時報警,以便立即采用措施,降低溫度梯度。
?、郾O測時間應根據砼溫度降低情況,保證砼不會發生溫度裂縫時才能結束。
(5)注意事項
?、夙艥仓r,應提醒操作人員,避開溫度傳感器位置,在砼振搗時,應距離傳感器50cm以上,防止損壞傳感器,對導線也要加以保護,防止拉斷。
?、谧⒁馓鞖庾兓?,尤其注意寒潮、陣雨時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