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擴建工程技術保證措施
1 施工技術管理措施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為了按期、優質、高效、安全的完成本項目的施工, 使得混凝土滿意,除在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中所涉及到的具體施工技術措施外,對技術及技術管理工作做如下安排:
(1)組織保證、制度落實
1)我公司將選派有施工經驗、組織管理能力強、技術過硬的工程管理、工程技術人員組成項目管理班子。同時組織專家成立專家組,派駐工地,協助項目經理部做好技術攻關及技術管理工作。選派技術過硬、作風好的施工隊伍進場施工。通過各種途徑,確保員工能力滿足崗位要求。
2)建立以項目總工程師為首的技術管理體系,切實執行設計文件審核制、工前培訓、技術交底制、開工報告制、測量雙檢制、隱蔽工程檢查簽證制、"三檢"制、材料半成品試驗、檢測制、技術資料歸檔制、竣工文件編制辦法等管理辦法,確保施工生產全過程始終在合同規定的技術標準和要求的控制下。
3)建立完善的技術崗位責任制。各級技術人員都要簽定技術擔保責任書,對關鍵和特殊工序實行技術人員專業分工負責制,明確責任,確保各項技術及技術管理工作的落實。
(2)做好充分的技術準備工作
施工前組織技術人員對圖紙進行認真的復核,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并針對設計要求、地質情況,現場條件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針對關鍵及特殊工序,如基坑圍護、基坑支撐、網噴、結構防水、混凝土澆筑、監控測量等制定詳細的施工過程控制措施和操作細則。
(3)做好技術交底工作
由項目總工程師和工程項目主管工程師親自抓技術交底工作,對參加施工的全體人員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將工程特點、施工方法、施工順序、進度安排、操作要求、技術標準、質量要求、安全措施等書面詳細地交給施工人員。組織關鍵工序的作業人員進行經常性的技術學習和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掛牌作業,使其理解并能自覺地貫徹執行所制定的施工控制程序和技術措施,提高職工的技術素質。
(4)施工過程中嚴把"三關"
一是嚴把圖紙關。用于現場施工的圖紙,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復核審核,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并按照ISO9002 質量保證體系進行管理,加蓋受控章后由項目總工程師簽發執行。未經復核、審核的圖紙,不得用于工程施工。
二是嚴把測量關。制定切實可行的測量方案,經項目總工程師審核批準后方可實施??刂茰y量由項目部測量實施,并對控制導線網定期復核。施工放線由施工隊測量組負責,項目部測量隊復核。
三是嚴把試驗關。建立工地試驗室,配齊滿足施工需要的人員及儀器。按照要求做好工程的有關試驗工作,為技術工作提供依據。對進入工地的原材料、半成品進行檢驗試驗,杜絕不合格的材料及半成品使用到工程中去。
(5)推行規范化管理、標準化作業
按照我公司ISO9002 質量保證體系,規范技術及技術管理工作,杜絕由于管理的隨意性造成的技術失誤。施工作業嚴格執行施工工藝細則及相關操作規程,以規范、標準的作業確保技術措施的有效落實。
(6)成立關鍵工序施工攻關QC 小組
根據本工程施工斷面多、工法工藝多的特點,針對結構施工、防水等施工重點環節,研究制定技術可行安全可靠的施工技術方案,收集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有關參數,研究解決辦法對策,不斷優化施工方案。
(7)成立施工監測組
針對對地表、地面建筑物及構筑物、基坑開挖支撐、主體結構沉降等為對象,重點做好施工監測資料數據收集整理工作,及時對數據進行分析,反饋指導施工。
(8)加強聯系、加強合作
加強與混凝土、監理、設計單位的聯系,針對施工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共同探討好的解決方案,爭取在施工技術方面得到廣泛的合作與支持,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
2 測量控制技術措施
(1)工程現場控制樁,由項目部技術部門負責接收、使用、保管。在交接樁時,按規定的交接程序,對提供的書面資料逐一查看,并與現場的標識、樁點進行核對,并在交接記錄上詳細注明控制樁的當前情況及存在意見,并由雙方進行現場書面簽認。
(2)交接樁后,由項目總工程師組織技術力量及時對樁位進行復測,復測精度須符合有關規定。如果復測結果和所交資料存在的誤差超過允許范圍,我方將及時與有關部門聯系落實,重新對資料和現場樁點進行復查,未經復核合格的測量樁點一律不許使用。
(3)建立完善的施工放樣測量復核制度和測量技術交底工作,未經復核和技術交底的測量成果不允許使用。
(4)測量儀器按計量部門規定,定期進行計量檢定,在使用前進行嚴格較檢,確保其精度滿足測量要求,專人操作,妥善存放,并做好日常保養工作,保證儀器的使用質量。
(5)控制測量
1)平面控制測量
為確保本工程施工的精度和現場使用方便,在既有線控制網的基礎上,沿車站縱向加密布設附和導線或三角控制網,在復核無誤和嚴密平差后方可使用。
導線點的埋石,采用φ22 螺紋鋼,頂部磨圓,內嵌銅芯做成,用混凝土澆灌埋實并加以保護,各控制點盡量布設在施工影響不到的地方。
測量作業按規范操作,經復核無誤后,才能進行放樣,中線實測結果與設計的距離要小于2mm,角度誤差小于±5s。
2)高程控制測量
地面高程控制測量利用交樁的高等水準點,在工程附近布設水準點控制網,采用符合水準導線進行精密水準測量。場地內也要引入一高精度標高點。內業平差采用相關計算機程序進行嚴密平差。
高程由地面引到基坑,用水準儀隨基坑開挖逐層導入,高程誤差不大于3mm。
3)主體結構測量
按分段在兩端進行高程和柱位、側墻的控制,定出縱梁、立柱及側墻控制軸線后方能施工。
4)竣工測量
在工程竣工后,進行定位線和高程、結構凈空測量等。
整個的施工測量過程要進行全程控制,從接樁、控樁到施工、竣工測量要嚴格按貫標要求進行,以ISO9002 質量體系相關程序和相關規范、規程為基準,堅持項目經理部測量復核制,確保測量的準度和精度。
3 沉降控制技術措施
由于深基坑開挖,不可避免會對地層產生擾動,為防止因地層擾動而引起地表沉降,危及附近建筑物和既有線行車的安全,根據我單位多年的施工經驗及有關規范要求,我們采取加強明挖基坑的支撐,嚴格按設計的間距架設鋼支撐,并對支撐施加預應力,以控制樁體內移及地面變形。施工過程中加強對支撐軸力及樁體位移、下沉的監測,以確保施工安全和控制地表沉降。
4 開挖控制技術措施
(1)本工程地下行包
房①~軸及西側旅客地道、地下直徑線預埋段段均采用明控順做法施工。(2)施工按先圍護封閉,再降水處理,然后逐段開挖。
(3)采用超前地質預報提前探明地下管線和地下水的情況。及早制定方案,采取措施。
(4)根據設計文件要求及時進行基坑支撐,加強鋼支撐體系的預應力監測,隨時監測樁身的水平位移,以監測信息指導開挖。
(5)逐段開挖按施工組織進行,分段面的邊坡按1:1.5 的系數隨挖隨放。
5 防水混凝土施工技術措施
(1)采用生產質量比較穩定的轉窯水泥,含堿量(Na20)不超過0.6%,不使用受潮和過期水泥。
(2)采用潔凈飲用水拌制混凝土。
(3)砂石除符合現行的《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驗收方法》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驗收方法》的規定外,石子最大粒徑不大于40mm,含泥量符合規范要求,且所含泥不得呈塊狀或包褒在石子外面,吸水率不大于1.5%。
(4)精心進行配合比設計,通過試驗反復比選,確定用于不同澆筑方法不同施工環境的最佳配合比。
(5)采用摻加高效減水劑UEA 及粉煤灰"雙摻"技術,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減少收縮裂縫的產生。
(6)對商品混凝土的計量、拌和、運輸等環節進行全過程監控,每罐混凝土現場測試合格后方能使用,嚴禁在現場加水,按規定留足抗壓抗滲試件。
(7)結構施工縫留置在結構受剪力或彎矩最小處。
(8)采取措施使防水混凝土結構內部設置的各種鋼筋或綁扎鋼絲不得接觸模板。固定模板不設穿過混凝土結構件的對拉螺栓。
(9)對穿過防水混凝土結構的預埋管件采取切實有效的處理措施。
(10)混凝土澆筑處搭設彩條布蓬,防止新澆筑混凝土暴曬及遭雨淋。
(11)混凝土終凝后應及時灑水養護,結構混凝土養護期不少于14d,以防止混凝土在硬化期間收縮干裂。
(12)防水混凝土拆模時,混凝土結構表面溫度與周圍氣溫差不得超過15℃。
6 主體結構防水層、施工縫技術措施
(1)主管工程師必須在防水施工前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并指派責任心強的技術人員在現場指導監督。
(2)重點抓好施工縫、變形縫處理及外防水層鋪設工作。
(3)圍護結構鉆孔樁在澆筑混凝土前,要仔細檢查鋼筋保護層墊塊有無脫落,鋼筋籠是否居中。
(4)主體結構施工縫處理時,新舊結合面要鑿毛并清洗干凈,安放膨脹橡膠止水條時要與以成段混凝土基面密貼,止水條安放好之后,必須由主管工程師、監理工程師共同檢查合格后方可澆筑下段混凝土,否則,須重新安設以達到設計要求。
(5)頂板外防水層施工前,必須將板面吹掃一遍,保證板面清潔。
(6)防水層施工完成并檢查合格后,盡快進行細石混凝土保護層的施工,并及時養護。
篇2:室外正立面裝飾工程技術保證措施
室外正立面裝飾工程技術保證措施
?。?)基本原則
1.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及施工材料說明要求進行施工。
2.建立強有力的施工管理班子,統籌指揮。
3.嚴格控制材料質量,凡進場材料均應與樣品相符,有條件的均需要有質量保證書。
4.嚴格按照設計和施工規范施工,執行好開工前的技術質量交底、施工自檢互檢、交班檢驗、技術人員跟班檢查制度,分項工程完成后進行質量檢查和評定。
5.做好施工樣板,經有關人員認可后實施分項工程。
?。?)技術管理
1.組織力量做好施工圖紙會審工作,及時解決圖紙上的問題,由項目總工程師管理協調。
2.設專人負責各單項施工方案及工藝卡編制,并結合施工實際,嚴格復審、跟蹤檢查。
3.組織加工訂貨審樣小組,統一管理內外加工訂貨事宜,執行加工訂貨復驗制度。
4.施工過程中,注意信息反饋,認真積累技術資料,以便隨時修訂施工方案。
5.每天開一次技術碰頭會,匯總當天出現的技術問題,由項目總工程師統一協調。
?。?)施工現場管理制度
為進一步完善施工現場的管理,切實保證施工現場各項管理制度的執行,達到文明施工、安全生產的目的,特制定本條例。
1.進入施工現場須佩戴工作卡,與工作無關人員,門衛有權阻止其進入施工現場,對于無理取鬧、蓄意恣事者,門衛有權制止,并視其情節進行處罰。
2.進入施工現場須佩戴工作卡,沒有佩戴者嚴禁入場。
3.施工現場嚴禁吸煙,不準光腳,不準穿拖鞋或高跟鞋。禁止在場內吵鬧、喧嘩及從事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工作時間不能會客。
4.施工現場應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可燃、易燃物品要單獨堆放,并由專人管理,臨時用電由專職的專業人員管理、操作,禁止其他人員私拉、亂拉臨時用電。
5.提高安全意識,對電梯口、窗口及危險部位加設防護欄桿、網罩等設施。施工現場一定要懸掛警示牌、安全標語。
6.施工現場切實注意安全生產。3m以上的高空作業必須系安全帶,并能正確使用勞保及安全用品;高空作業的腳手架、操作平臺應穩固、可靠;正確使用人字梯。
7.未經允許嚴禁任何人攜帶材料、工具離場。
8.各工種應團結友愛,相互尊重,有矛盾時應本著友好協商、謙讓合作的態度處理。
篇3:實驗室內裝修改造工程技術控制措施
實驗室內裝修改造工程技術控制措施
一、制度控制
建立以項目經理、總工程師為首的技術管理小組,做好工程的質量、工期、安全技術保障和控制工作。
(一).質量控制
2.各分部分項工序,必須向工班長作出詳細的的技術交底和作業指導書,并嚴格按此執行。
3.對于重難點項目,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
4.組織技術攻關,從技術角度提高工程質量。
5.嚴格標準化、程序化作業。
(二).安全控制
2.嚴格安全作業程序。
3.編制安全施工方案。
4.制定定期安全檢查制度,消除安全隱患。
5.安全標準工地建設。
(三).工期控制
2.編制實施性進度計劃。
3.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縮短施工工期。
4.優化施工方案,提高工效。
5.做好技術指導工作,避免技術工作造成返工。
(四).保證質量的技術措施
認真審閱圖紙,吃透設計意圖,做好技術準備工作。
1.編制好測量方案,并按方案測設,以達到所有構筑物位置正確,使安裝設備的構筑物內凈空、標高由土建規范允許的偏差變為設備安裝允許的偏差,進而使設備安裝絕對滿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2.管線配管保證錯口小于規定,焊接滿足設計要求;在運輸、回填土時加設內支撐,確保管徑變形在允許范圍之內。
3.設備安裝充分考慮基礎的平整度、搞成、預埋預留位置的精確性,進而保證設備的功能和使用壽命。
4.從方案上充分考慮難點和關鍵點,著重加以研究解決,達到保證質量的目的。
5.根據當地氣溫、氣象情況,技術措施是做好各種情況下的準備工作,起到預防作用。
6.其他措施詳見附件02施工方案及方法中相關條例。
二、夏雨冬季施工措施
(一).雨季施工措施
1.施工現場周材料堆放地應略高于其它地方,并根據材料的要求碼放,以防材料被浸泡。
2.現場建立的水泥庫要做水泥地面,地面要高于室外地坪。白灰應堆放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在白灰下側鋪塑料薄膜。鋼材堆放場地應鋪天然級配砂石,并墊方木,不得沾上淤泥和被水浸泡。
3.機電設備就采取防雨、防潮措施,并應安裝接地與漏電保護裝置,專業人員要求經常巡視,雨后應對塔基、外架子等全面檢查,確保無沉降后方可使用。
三、降低工程成本節約措施
我公司若中標將在保證工程質量和實現工期目標的前提下,進一步采取措施,以節約工程成本。
1.嚴格控制工費支出,在開工前編制設計概算和施工預算,通過計兩算對比,量入為出。
2.嚴格執行材料消耗定額,建立材料領用制度,按設計圖紙工程量實行材料計劃用量限額領料,貫徹節約有獎、浪費罰款的規章制度。
3.工藝、電氣設備材料到場后,在保管、安裝調試、試運行、交驗各過程中,應注意防潮,防雨,防曬,防淹,防盜,防鼠等,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4.各種電氣材料在使用前應由技術人員做好技術交底(文字、口頭、現場),防止電氣材料的型號、規格、材質的誤用。
5.在進行工藝電氣設備的單機調試、試運行前應由技術人員編制調試、試運行方案,并向所有參加施工人員作好交底工作,保證不發生誤操作,防止造成電氣設備的不必要損傷。
6.合理安排工序交叉和搭接,避免工序停歇,加快施工進度,提高工時利用率。
7.推行現代化管理,應用計算機技術、網絡計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縮短施工工期,節約工程和管理費用。
四、新技術應用計劃
現代管理技術與計算機應用。
五、施工技術人員保證
六、機械設備保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