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層住宅外排架工程施工方法與技術措施
根據本工程要求,工字鋼梁將埋設所有單體建筑的首層頂部。另外按計算的高度進行分段懸挑。
根據工程具體情況并考慮安全、實用、施工方便、節省費用等原則,本工程外墻腳手架采用φ48×3.5扣件式附著于主體結構的工字鋼梁支撐的懸挑式鋼管腳手架。
整個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設計與施工,將完全遵照國家行業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執行。
外墻挑架的設計
一、搭設方式與主要參數
腳手架用φ48×3.5鋼管和扣件搭設成雙排架,其橫距為1.05m,縱距為1.5m,步距為1.8m;
腳手架立桿下部支承在用16號工字鋼制作的水平懸挑梁上。
腳手架搭設高度共14步,計25m高;
里立桿離墻面0.4m;
每2步設一個竹笆板;
施工作業層按2層計,每層活荷載為3KN/m2,作業層設欄桿和擋腳板;
腳手架外立桿里側掛密目安全網封閉施工;
剪刀撐應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與高度上連續設置;
其他搭設要求遵照JGJ130-20**執行。
二、荷載取值與組合
1、腳手架結構自重(包括立桿、縱、橫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斜撐和扣件):
查(JGJ130-20**)規范(以下簡稱規范)表A-1得:
NG1K=25×0.1248=3.12 KN
2、構、配件自重
a.外立桿
(a)竹笆板,按2步設一層計,共5層,單位荷重按0.10KN/m2計:
NG2K-1=(5×1.05×1.5×0.10)/2=0.3938KN
(b)欄桿、擋腳板(擋腳板按三層計)查表4.2.1-2
NG2K-2=3×0.14×1.5+2×2×1.5×0.0384+2×2×0.0132=0.9132KN
(c)安全網
NG2K-3=25×1.5×0.01=0.375KN
(d)合計
NG2K=0.3938+0.9132+0.375=1.682KN
b.內立桿
(a)竹笆板
NG2K-1=5×1.05×1.5×0.10/2+0.3×1.5×2×0.10=0.4838KN
(b)縱向橫桿(擱置懸挑部分的竹笆板用)
NG2K-2=2×2×1.5×0.0384+2×2×0.0132=0.2832KN
(c)合計
NG2K=0.4838+0.2832=0.7670KN
3、施工荷載
外立桿NQK=2×1.5×1.05×3/2=4.725KN
里立桿NQK=4.725+0.3×1.5×2×3=7.425KN
4、垂直荷載組合
c.外立桿
N1=1.2×(2.2462+1.577)+1.4×4.725=11.2031KN
d.里立桿
N2=1.2×(2.2464+0.767)+1.4×7.425=14.0111KN
三、水平懸挑梁設計
1、最大彎距
m=11.2028×1.45+14.0111×0.4+0.205×1.2×1.552/2=22.144KNm
2、選用16號I字鋼:
W*=140.9cm3 ,I=1127cm4 自重q=0.205KN/m
根據鋼結構設計規范(GBJ17-88)的規定,軋制普通工字鋼受彎要考慮整體穩定問題。本懸臂梁跨長1.45m折算成簡支梁,其跨度為2×1.45m,查附表1.3用插入法求得Φb=1.37>0.6,改查附表1.2,得Φ`=0.8514。
則懸挑梁彎曲應力為:
f=22.144×106/(0.8514×140.9×103)=184.59N/mm2<205N/mm2,安全。
撓度
Δ=N1l3/3EI+N2a2(3l-a)/6EI
?。?11202.8×14503)/(3×2.06×105×1127×104)
?。?14011.1×4002)(3×1450-400)/(6×2.06
×105×1127×104)
?。?.904+0.636=5.54mm<1450/250=5.8mm,可以。
3、16號I字鋼后部錨固鋼筋設計
N3=22.144/1.4=15.817KN
錨筋選用φ16圓鋼,吊環拉力(設計值)為:
W=15.817×103/(2×0.785×162)=39.35N/mm2
小于吊環控制應力50N/mm2。安全。
4、結論
當挑梁用16號I字鋼,可不必設置拉索,也不必下部設撐桿,其強度與撓度均滿足規范要求。
四、立桿強度及穩定性計算
1、按無風載考慮,立桿最大垂直力為14.011KN
立桿步距1.8m
立桿計算長度l0=1.155×1.5×250=433.125cm
則細長比λ=312/1.58=197.5
查附錄C,φ=0.185
立桿軸向壓應力 f=14011/(0.185×489)=154.88N/mm2 < 205N/mm2,安全
2、考慮風荷載時
地區基本風壓值w0=0.5KN/㎡,高度變化系數為2.2176(B類)。
作用在腳手架的水平風荷載標準值:
wk=0.7×0.5×2.2176×(1.3×0.5445)=0.3296 KN/m
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Mw
Mw=0.85×1.4×0.3296×1.5×1.82/10=0.1906 KNM
組合風載時,立桿軸向力N
N=1.2×(2.2462+1.577)+0.85×1.4×4.725=10.211KN綜合應力
連墻件設計
按照常規的做法連墻件二端分別用一個扣件與立桿和墻體埋件連接,按照規范公式進行多次試算,一個扣件所傳遞軸向力設計值均大于一個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的抗滑承載力設計值8KN,故決定采用2個扣件進行連接,即連墻桿一側分別與里、外立桿同時連接,另一側在建筑物的內、外墻面各加兩只直角扣件扣緊,或者在建筑物上預埋鋼板,在預埋鋼板上焊上一短鋼管,通過兩只旋轉扣件與連墻件連接;這樣,連墻件所能傳遞的軸向力設計值可達2×8=16KN。
腳手架高度在50m以下,采用兩只扣件連接時,連墻件按3步3跨設置,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按公式計算為:
W50=1.4×0.7×0.30×(1.3×0.5445)×1.67×(5.4×4.5)+5=13.45KN < 16KN,安全
腳手架高度在51-100m并同時用兩只扣件連接時,連接件按3步2跨設置,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為:
W100=1.4×0.7×0.30×(1.3×0.5445)×2.09×5.4×3.0+5
=12.05KN<16KN,安全。
腳手架高度在101-140m連墻件仍按3步2跨設置:
W150=1.4×0.7×0.30×(1.3×0.5445)×2.2176×5.4×3.0+5
=12.48KN<16KN,安全。
根據以上計算結果及開盤要求,1#樓工字鋼粱將埋設在首層、十層、十八層、二十五層頂部,共懸挑四次。8#樓工字鋼粱埋設在首層、八層、十六層、二十四頂部,共懸挑四次。A1~A6樓工字鋼粱將埋設在首層頂部,共懸挑一次。
外墻腳手架搭設
腳手架的主要配件及材料選用
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主要組成構件有:立柱、縱向水平桿(大橫桿)、橫向水平桿(小橫桿)、扣件、腳手板、剪刀撐(十字撐)、橫向支撐(橫向斜拉桿)、連墻件、縱向掃地桿,橫向掃地桿,底座。
2、材料選用4.8mm厚的鋼管,竹笆腳手板。
?。?)腳手架的設計及構造
本工程鋼管腳手架均采用雙排腳手架,排距Lb選用1.05m,步距h選用1.8m,最大柱距Lma*選用1.8m,連墻件每兩步三跨設一點,橫向水平桿間距宜選用步距的1/2。
?。?)立柱構造要求
立柱接頭除在頂層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對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以下要求:
e.立柱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個相鄰立柱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步距的1/3。
f.立柱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不少于兩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
?。?)縱向水平桿構造要求
g.縱向水平桿設置在橫向水平桿之上,并以直角扣件扣緊在橫向水平桿上??v向水平桿在操作層的間距不宜大于400mm。
h.縱向水平桿的長度一般不宜小于3跨,并不小于6m。
i.縱向水平桿一般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搭接,對接接頭應交錯布置,不應設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00mm,并應避免設在縱向水平桿的跨中。搭接接頭長度不應小于1m,并應等距設置三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
?。?)橫向水平桿的構造要求:
雙排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柱上,靠墻一側的外伸長度不應大于500mm。
?。?)竹笆腳手板的構造要求:
a.竹笆板主筋應垂直于縱向水平桿方向鋪設,應采用對接平鋪,四個腳應用直徑為1.2mm的鍍鋅鋼絲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
b.自頂層操作層的腳手板往下計,宜每隔12m滿鋪一層腳手板。
?。?)連墻件布置及構造要求
a.連墻件應采用花排均勻布置,連墻件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并采用剛性節點,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
b.連墻件垂直間距、水平間距一般不應大于6m,連墻件必須從底步第一根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該處設置有困難時,應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c.當腳手架下部不能設連墻件時可采用拋撐,拋撐應采用通長桿件與腳手架可靠連接,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度至60度之間,連接點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
d.連墻件中的連墻桿宜呈水平并垂直于墻面設置,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可稍為下斜,不容許向上翹起。
?。?)剪刀撐與橫向支撐的構造要求:
a.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柱的根數宜在5-7根之間。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度-60度之間。
b.裙房雙排腳手架,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每道剪刀撐的凈距不應大于15m。
c.剪刀撐斜桿的接頭除頂層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頭均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搭接要求跟以上構造要求同。
d.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柱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mm。
e.橫向支撐的斜桿應在1-2步內,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形連續布置,斜桿應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立柱或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
f.一字型、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橫向支撐,中間宜每隔6跨設置一道。
g.24m以下的封閉型雙排腳手架可不設橫向支撐,24m以上者除兩端應設置橫向支撐外,中間應每隔6跨設置一道。
?。?)門洞構造要求:
a.洞口處增設的斜桿應采用旋轉扣件優先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距中心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mm。
b.洞口兩側增設的橫向支撐應伸出增設的斜桿端部;增設的短斜桿端部應增設一個安全扣件。
?。?)之字型斜道構造要求及斜道腳手板構造要求
a.斜道宜附著在外腳手架或建筑物上,但斜道桿件要獨立設置,人行斜道寬度不應小于1m,坡度宜采用1:3(高:長),拐彎處宜設置平臺,寬度不應小于斜道寬度。
b.斜道兩側平臺外圍均必須設置欄桿及擋腳板,欄桿高度為1.2m,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50mm;
c.斜道腳手板橫鋪時,應在橫向水平桿上增設縱向支承斜桿,斜桿間距
不應大于500mm。d.腳手板順鋪時,接頭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頭應壓住上面的板頭,板頭的凸棱處應用三角木填順。
e.人行斜道的腳手板上應每隔250-300mm設置一根防滑木條,木條厚度宜采用20-30mm。
?。?)腳手架搭設順序
a.按腳手架的柱距、排距要求進行放線、定位。
b.桿件搭設順序如下:放置縱向掃地桿──立柱──橫向掃地桿──第一步橫向水平桿──連墻件(或加拋撐)──第二步橫向水平桿……。
腳手架搭設注意事項
?。?0)搭設立柱時,外徑不同的鋼管嚴禁混用,相鄰立柱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錯開距離應符合構造要求。
?。?1)開始搭設立柱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
?。?2)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層時,搭設完該處的立柱、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
?。?3)封閉行腳手架的同一步縱向水平桿必須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柱固定。
?。?4)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靠墻一端至墻裝飾面的距離不應大于100mm。當腳手架操作層高出連墻件兩步時,應采取臨時穩定措施,直到連墻件搭設完后方可拆除。
?。?5)剪刀撐、橫向支撐應隨立柱、縱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剪刀撐、橫向支撐等扣件的中心線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mm。
?。?6)對接扣件的開口應朝上或朝內。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
?。?7)鋪設腳手板時,應滿鋪、鋪穩,靠墻一側立墻面距離不應大于150mm。腳手板的探頭應采用直徑3.2mm的鍍鋅鋼絲固定在支承桿上,在拐角、斜道平口處的腳手板,應與橫向水平桿可靠連接,以放置滑動。
?。?8)欄桿和擋腳板應搭設在外排立柱的內側,上欄桿上皮高度1.2m,中欄桿居中設置,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50mm。
?。?9)腳手架搭設完畢后,必須經有關部門驗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腳手架拆除要點
?。?0)劃出工作區域,禁止行人進入。
?。?1)嚴格遵守拆除順序,由上而下,后綁者先拆除,先綁者后拆除,一般先拆欄桿,腳手板,剪刀撐,而后拆小橫桿,大橫桿立桿等。
?。?2)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個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告知對方以防墜落。
?。?3)材料工具要用滑輪和繩索運送不得亂扔。
拆除方案應經審批后才實施。
篇2:超高層住宅外排架工程施工方法技術措施
超高層住宅外排架工程施工方法與技術措施
根據本工程要求,工字鋼梁將埋設所有單體建筑的首層頂部。另外按計算的高度進行分段懸挑。
根據工程具體情況并考慮安全、實用、施工方便、節省費用等原則,本工程外墻腳手架采用φ48×3.5扣件式附著于主體結構的工字鋼梁支撐的懸挑式鋼管腳手架。
整個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設計與施工,將完全遵照國家行業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執行。
外墻挑架的設計
一、搭設方式與主要參數
腳手架用φ48×3.5鋼管和扣件搭設成雙排架,其橫距為1.05m,縱距為1.5m,步距為1.8m;
腳手架立桿下部支承在用16號工字鋼制作的水平懸挑梁上。
腳手架搭設高度共14步,計25m高;
里立桿離墻面0.4m;
每2步設一個竹笆板;
施工作業層按2層計,每層活荷載為3KN/m2,作業層設欄桿和擋腳板;
腳手架外立桿里側掛密目安全網封閉施工;
剪刀撐應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與高度上連續設置;
其他搭設要求遵照JGJ130-20**執行。
二、荷載取值與組合
1、腳手架結構自重(包括立桿、縱、橫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斜撐和扣件):
查(JGJ130-20**)規范(以下簡稱規范)表A-1得:
NG1K=25×0.1248=3.12 KN
2、構、配件自重
a.外立桿
(a)竹笆板,按2步設一層計,共5層,單位荷重按0.10KN/m2計:
NG2K-1=(5×1.05×1.5×0.10)/2=0.3938KN
(b)欄桿、擋腳板(擋腳板按三層計)查表4.2.1-2
NG2K-2=3×0.14×1.5+2×2×1.5×0.0384+2×2×0.0132=0.9132KN
(c)安全網
NG2K-3=25×1.5×0.01=0.375KN
(d)合計
NG2K=0.3938+0.9132+0.375=1.682KN
b.內立桿
(a)竹笆板
NG2K-1=5×1.05×1.5×0.10/2+0.3×1.5×2×0.10=0.4838KN
(b)縱向橫桿(擱置懸挑部分的竹笆板用)
NG2K-2=2×2×1.5×0.0384+2×2×0.0132=0.2832KN
(c)合計
NG2K=0.4838+0.2832=0.7670KN
3、施工荷載
外立桿NQK=2×1.5×1.05×3/2=4.725KN
里立桿NQK=4.725+0.3×1.5×2×3=7.425KN
4、垂直荷載組合
c.外立桿
N1=1.2×(2.2462+1.577)+1.4×4.725=11.2031KN
d.里立桿
N2=1.2×(2.2464+0.767)+1.4×7.425=14.0111KN
三、水平懸挑梁設計
1、最大彎距
m=11.2028×1.45+14.0111×0.4+0.205×1.2×1.552/2=22.144KNm
2、選用16號I字鋼:
W*=140.9cm3 ,I=1127cm4 自重q=0.205KN/m
根據鋼結構設計規范(GBJ17-88)的規定,軋制普通工字鋼受彎要考慮整體穩定問題。本懸臂梁跨長1.45m折算成簡支梁,其跨度為2×1.45m,查附表1.3用插入法求得Φb=1.37>0.6,改查附表1.2,得Φ`=0.8514。
則懸挑梁彎曲應力為:
f=22.144×106/(0.8514×140.9×103)=184.59N/mm2<205N/mm2,安全。
撓度
Δ=N1l3/3EI+N2a2(3l-a)/6EI
?。?11202.8×14503)/(3×2.06×105×1127×104)
?。?14011.1×4002)(3×1450-400)/(6×2.06
×105×1127×104)
?。?.904+0.636=5.54mm<1450/250=5.8mm,可以。
3、16號I字鋼后部錨固鋼筋設計
N3=22.144/1.4=15.817KN
錨筋選用φ16圓鋼,吊環拉力(設計值)為:
W=15.817×103/(2×0.785×162)=39.35N/mm2
小于吊環控制應力50N/mm2。安全。
4、結論
當挑梁用16號I字鋼,可不必設置拉索,也不必下部設撐桿,其強度與撓度均滿足規范要求。
四、立桿強度及穩定性計算
1、按無風載考慮,立桿最大垂直力為14.011KN
立桿步距1.8m
立桿計算長度l0=1.155×1.5×250=433.125cm
則細長比λ=312/1.58=197.5
查附錄C,φ=0.185
立桿軸向壓應力 f=14011/(0.185×489)=154.88N/mm2 < 205N/mm2,安全
2、考慮風荷載時
地區基本風壓值w0=0.5KN/㎡,高度變化系數為2.2176(B類)。
作用在腳手架的水平風荷載標準值:
wk=0.7×0.5×2.2176×(1.3×0.5445)=0.3296 KN/m
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Mw
Mw=0.85×1.4×0.3296×1.5×1.82/10=0.1906 KNM
組合風載時,立桿軸向力N
N=1.2×(2.2462+1.577)+0.85×1.4×4.725=10.211KN綜合應力
連墻件設計
按照常規的做法連墻件二端分別用一個扣件與立桿和墻體埋件連接,按照規范公式進行多次試算,一個扣件所傳遞軸向力設計值均大于一個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的抗滑承載力設計值8KN,故決定采用2個扣件進行連接,即連墻桿一側分別與里、外立桿同時連接,另一側在建筑物的內、外墻面各加兩只直角扣件扣緊,或者在建筑物上預埋鋼板,在預埋鋼板上焊上一短鋼管,通過兩只旋轉扣件與連墻件連接;這樣,連墻件所能傳遞的軸向力設計值可達2×8=16KN。
腳手架高度在50m以下,采用兩只扣件連接時,連墻件按3步3跨設置,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按公式計算為:
W50=1.4×0.7×0.30×(1.3×0.5445)×1.67×(5.4×4.5)+5=13.45KN < 16KN,安全
腳手架高度在51-100m并同時用兩只扣件連接時,連接件按3步2跨設置,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為:
W100=1.4×0.7×0.30×(1.3×0.5445)×2.09×5.4×3.0+5
=12.05KN<16KN,安全。
腳手架高度在101-140m連墻件仍按3步2跨設置:
W150=1.4×0.7×0.30×(1.3×0.5445)×2.2176×5.4×3.0+5
=12.48KN<16KN,安全。
根據以上計算結果及開盤要求,1#樓工字鋼粱將埋設在首層、十層、十八層、二十五層頂部,共懸挑四次。8#樓工字鋼粱埋設在首層、八層、十六層、二十四頂部,共懸挑四次。A1~A6樓工字鋼粱將埋設在首層頂部,共懸挑一次。
外墻腳手架搭設
腳手架的主要配件及材料選用
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主要組成構件有:立柱、縱向水平桿(大橫桿)、橫向水平桿(小橫桿)、扣件、腳手板、剪刀撐(十字撐)、橫向支撐(橫向斜拉桿)、連墻件、縱向掃地桿,橫向掃地桿,底座。
2、材料選用4.8mm厚的鋼管,竹笆腳手板。
?。?)腳手架的設計及構造
本工程鋼管腳手架均采用雙排腳手架,排距Lb選用1.05m,步距h選用1.8m,最大柱距Lma*選用1.8m,連墻件每兩步三跨設一點,橫向水平桿間距宜選用步距的1/2。
?。?)立柱構造要求
立柱接頭除在頂層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對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以下要求:
e.立柱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個相鄰立柱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步距的1/3。
f.立柱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不少于兩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
?。?)縱向水平桿構造要求
g.縱向水平桿設置在橫向水平桿之上,并以直角扣件扣緊在橫向水平桿上??v向水平桿在操作層的間距不宜大于400mm。
h.縱向水平桿的長度一般不宜小于3跨,并不小于6m。
i.縱向水平桿一般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搭接,對接接頭應交錯布置,不應設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00mm,并應避免設在縱向水平桿的跨中。搭接接頭長度不應小于1m,并應等距設置三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
?。?)橫向水平桿的構造要求:
雙排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柱上,靠墻一側的外伸長度不應大于500mm。
?。?)竹笆腳手板的構造要求:
a.竹笆板主筋應垂直于縱向水平桿方向鋪設,應采用對接平鋪,四個腳應用直徑為1.2mm的鍍鋅鋼絲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
b.自頂層操作層的腳手板往下計,宜每隔12m滿鋪一層腳手板。
?。?)連墻件布置及構造要求
a.連墻件應采用花排均勻布置,連墻件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并采用剛性節點,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
b.連墻件垂直間距、水平間距一般不應大于6m,連墻件必須從底步第一根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該處設置有困難時,應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c.當腳手架下部不能設連墻件時可采用拋撐,拋撐應采用通長桿件與腳手架可靠連接,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度至60度之間,連接點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
d.連墻件中的連墻桿宜呈水平并垂直于墻面設置,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可稍為下斜,不容許向上翹起。
?。?)剪刀撐與橫向支撐的構造要求:
a.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柱的根數宜在5-7根之間。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度-60度之間。
b.裙房雙排腳手架,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每道剪刀撐的凈距不應大于15m。
c.剪刀撐斜桿的接頭除頂層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頭均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搭接要求跟以上構造要求同。
d.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柱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mm。
e.橫向支撐的斜桿應在1-2步內,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形連續布置,斜桿應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立柱或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
f.一字型、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橫向支撐,中間宜每隔6跨設置一道。
g.24m以下的封閉型雙排腳手架可不設橫向支撐,24m以上者除兩端應設置橫向支撐外,中間應每隔6跨設置一道。
?。?)門洞構造要求:
a.洞口處增設的斜桿應采用旋轉扣件優先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距中心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mm。
b.洞口兩側增設的橫向支撐應伸出增設的斜桿端部;增設的短斜桿端部應增設一個安全扣件。
?。?)之字型斜道構造要求及斜道腳手板構造要求
a.斜道宜附著在外腳手架或建筑物上,但斜道桿件要獨立設置,人行斜道寬度不應小于1m,坡度宜采用1:3(高:長),拐彎處宜設置平臺,寬度不應小于斜道寬度。
b.斜道兩側平臺外圍均必須設置欄桿及擋腳板,欄桿高度為1.2m,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50mm;
c.斜道腳手板橫鋪時,應在橫向水平桿上增設縱向支承斜桿,斜桿間距
不應大于500mm。d.腳手板順鋪時,接頭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頭應壓住上面的板頭,板頭的凸棱處應用三角木填順。
e.人行斜道的腳手板上應每隔250-300mm設置一根防滑木條,木條厚度宜采用20-30mm。
?。?)腳手架搭設順序
a.按腳手架的柱距、排距要求進行放線、定位。
b.桿件搭設順序如下:放置縱向掃地桿──立柱──橫向掃地桿──第一步橫向水平桿──連墻件(或加拋撐)──第二步橫向水平桿……。
腳手架搭設注意事項
?。?0)搭設立柱時,外徑不同的鋼管嚴禁混用,相鄰立柱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錯開距離應符合構造要求。
?。?1)開始搭設立柱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
?。?2)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層時,搭設完該處的立柱、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
?。?3)封閉行腳手架的同一步縱向水平桿必須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柱固定。
?。?4)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靠墻一端至墻裝飾面的距離不應大于100mm。當腳手架操作層高出連墻件兩步時,應采取臨時穩定措施,直到連墻件搭設完后方可拆除。
?。?5)剪刀撐、橫向支撐應隨立柱、縱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剪刀撐、橫向支撐等扣件的中心線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mm。
?。?6)對接扣件的開口應朝上或朝內。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
?。?7)鋪設腳手板時,應滿鋪、鋪穩,靠墻一側立墻面距離不應大于150mm。腳手板的探頭應采用直徑3.2mm的鍍鋅鋼絲固定在支承桿上,在拐角、斜道平口處的腳手板,應與橫向水平桿可靠連接,以放置滑動。
?。?8)欄桿和擋腳板應搭設在外排立柱的內側,上欄桿上皮高度1.2m,中欄桿居中設置,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50mm。
?。?9)腳手架搭設完畢后,必須經有關部門驗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腳手架拆除要點
?。?0)劃出工作區域,禁止行人進入。
?。?1)嚴格遵守拆除順序,由上而下,后綁者先拆除,先綁者后拆除,一般先拆欄桿,腳手板,剪刀撐,而后拆小橫桿,大橫桿立桿等。
?。?2)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個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告知對方以防墜落。
?。?3)材料工具要用滑輪和繩索運送不得亂扔。
拆除方案應經審批后才實施。
篇3: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管理制度
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管理制度
1、施工質量控制體系
質量保證體系是運用科學的管理模式,以質量為中心所制定的保證質量達到要求的循環體系,質量保證體系的設置是使施工過程中有法可依,關鍵工序運行正常,只有正常運轉的質保體系,才能真正達到控制質量的目的。而質量保證體系的正常運行必須以質量控制體系來予以實現的。
1.1 施工質量控制體系的設置
(1) 施工質量控制體系是按照科學的程序運轉,其運轉的基本方式是pda 的循環管理活動,它是通過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四個階段把經營和生產過程的質量有機的聯系起來,形成一個高效的體系來保證施工質量。
(2) 我們提出的質量目標,編制相應的分項工程質量目標計劃,這個分項工程目標計劃,使在項目參與管理的全體人員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數。
(3) 在目標計劃制定后,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應編制相應的工作標準在施工班組實施,在實施過程進行方式、方法的調整,以使工作標準完善。
(4) 在實施過程中,無論是施工工長還是質檢人員均要加強檢查,在檢查中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使所有質量問題解決在施工之中,并同時對這些問題進行匯總,形成書面材料,以保證在今后或下次施工時不出現類似問題。
在實施完成后,對成形的建筑產品進行全面的檢查,發現問題,追查原因,對不同問題進行不同的處理方式,從人、物、方法、工藝、工序等方面進行討論,并產生改進意見,在根據這些改進意見而使施工工序進入下一次循環。
1.2 施工質量控制體系運轉的保證
(1) 項目領導班子應充分重視施工質量控制體系運轉的正常,支持有關人員開展圍
繞質保體系的各項活動。
(2) 強有力的質量檢查管理人員,作為質保體系中的中堅力量。
(3) 提供必要的資金,添置必要的設備,是確保體系運轉的物質基礎。
(4) 制定強有力的措施、制度,是保證質保體系的運轉方法。
(5) 每周召開一次質量分析會議,使質保體系在運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能及時處理和解決。
全面開展質量管理活動,使本工程的施工質量達到預期目標。
1.3 施工質量控制體系的落實
施工質量控制體系主要是圍繞著'人、機、料、法、環'五大要素進行,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差錯,則勢必使施工的質量達不到相應的要求,故在質量保證計劃中,對著施工過程中的五大要素的質量保證措施必須予以明確的落實。
(1) '人'的因素
1) 施工中人的因素是關鍵,無論是從管理層到勞務層,其素質、責任心等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工程的施工質量。故對于'人'的因素的質量保證措施主要從:人員培訓、人員管理、人員評定來保證人員的素質。
2) 在進場前。我們將對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員及施工勞務隊伍進行各種必要的培訓,關鍵的崗位必須持有上崗證。在管理層積極推廣計算機廣泛應用,加強現代信息化的推廣;在勞務層,對一些重要崗位,必須進行再培訓,以達到更高的要求。在施工中,我們既要加強人員的管理工作,又要加強人員的評定工作,人員的管理及評定工作應是對項目的全體管理層及勞務層,實施層層管理、層層評定的方式進行。使進駐現場的任何人員在任何時候均能保持最佳狀態,以確保本工程能夠順利完成。
(2) '機'的因素
現代的施工管理,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為工程更快、更好的完成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但機械對于施工質量的影響以越來越大,故必須使機械處于最佳狀態,在施工機械進場前必須對機械進行一次全面的保養,使施工機械在投入使用前就已經達到最佳狀態,而在施工中,要使機械處于最佳狀態就必須對其進行良好的養護、檢修。在施工過程前,我們將制定機械維修計劃表,以保證在施工過程中所有的機械在任何施工階段均處于最佳狀態。
(3) '料'的因素
材料是組成本工程的最基本的單位,亦是保證質量的最基本的單位,故材料采用的優劣將直接影響本工程的內在及外觀質量。'料'的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為確保'料'的質量,我們必須從施工用材、周轉用材進行綜合的落實。
(4) '環'與'法'的因素
'環'實質施工工序流程,而'法'則是指施工的方法,在本工程中的施工建設中,必須利用合理的施工流程,先進的施工方法,才能更好的、更快的完成本工程的建設任務。在本《施工組織設計》中,我們已經對施工流程及施工方法作了具體的介紹,其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和合理性,但在施工過程中能否按照《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有關內容進行全面的落實才是確保本工程施工質量的關鍵,只有建立良好的實施體系、監督體系才能按照既定設想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務。詳見《施工工藝、方法流程落實流程圖》。
2、施工質量控制管理措施
施工質量控制措施是施工質量控制體系的具體落實,其主要是對施工各階段及施工中的各控制要素進行質量上的控制,從而達到施工質量目標的要求。
2.1施工階段性的質量控制措施
(1) 施工階段性的質量控制措施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并通過這三個階段來對本工程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進行有效的階段性質量控制。施工階段性的質量控制措施詳見《施工階段質量控制措施圖》。
1) 事前控制階段
?、?事前控制是在正式施工活動開始之前進行的質量控制活動,事前控制是先導。事前控制,主要是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質量管理體系,編制《質量保證計劃》,制定現場的各種管理制度,完善計量及質量檢測技術和手段,針對質量通病,制定預控措施。對工程項目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構配件進行質量檢查和控制,并編制相應的檢驗方法。
?、?進行設計交底,圖紙會審等工作,并根據本工程的特點確定施工流程、工藝及方法。對本工程將要采用的新技術、新結構、新工藝、新材料均要審核其技術審定書及運用范圍。檢查現場的測量標樁,建筑物的定位線和高程水準點等。
?、?堅持樣板帶路制度,每一份部分項工程開始前必須現做出樣板,待建設單位、監理等施工方驗收,符合質量標準后,方可大面積施工。
2) 過程控制
過程控制就是在施工過程中進行質量控制,是關鍵。主要有:
?、?完善工序質量控制,把影響工序質量控制的因素都納入管理范圍之中。
?、?嚴格工序間交接檢查,做好各項隱蔽工程驗收工作,加強交檢制度的落實,對達不到質量要求的前一道工序決不交給下一道工序施工,直至質量符合要求為止。
?、?對完成的分布分項工程,按相應的質量評定標準和辦法進行檢查、驗收。
?、?如施工出現特殊情況,隱蔽工程為經驗收而擅自封閉,掩蓋或使用無合格證的
工程材料,或擅自變更替換工程材料等,項目總工程師有權向項目經理建議下達停工令。
3) 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就是指施工過的產品進行質量控制,是彌補。按照規定的質量評定的標準和辦法,對完成的單位工程,單項工程進行檢查驗收。
?、?整理所有的技術資料,并編輯目錄、建立檔案。在保修期間,對本工程進行跟蹤服務。
2.2各施工要素的質量控制措施
(1) 施工計劃的質量控制
1) 作為總承包商在編制施工總計度計劃、階段性進度計劃、月施工進度計劃等控制計劃時,應充分考慮人、財、物及任務量的平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計劃,合理配置各施工段上的操作人員,合理調撥原材料及各周轉材料、施工機械,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輪流休息時間,在確保工程安全及質量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把工期抓上去
2) 鑒于本工程工期緊,分包單位多,質量要求高,故再施工中應樹立起工程質量為本的工程的最高宗旨。如果工期預質量發生矛盾,則應當把質量放在首要位置上,工期必須服從于質量,沒有質量的保證也就沒有了工期的保證。
綜上所述,無論何時都必須在項目經理部中樹立起'安全第一,質量為本'的觀念,但工期的緊迫性,就要求項目經理部的管理人員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熟悉圖紙,熟悉施工工藝,了解工藝流程,編制合理、科學、簡便、經濟的作業指導書,在保證安全與質量的'前提下,制定每周、每月直至整個總計度計劃的各大小節點的施工計劃,并確保其保質、保量地完成。
(2) 施工技術的質量控制措施
1) 施工技術的先進性、科學性、合理性決定了施工質量的優劣。發放圖紙之后,專業技術員會同施工工長先對圖紙進行深化、熟悉、了解,提出施工圖紙中存在的問題、難點、錯誤,并在圖紙會審及設計交底時予以解決。對設計圖紙要求中,有質量難以控制,或要采取相應的技術手段、新的施工工藝才能解決,才能達到保證質量目的內容進行摘錄,并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深入的研究,編制相應的作業指導書,從而在技術上對此類問題進行質量上的保證,并在實施過程中予以改進。
2) 施工人員在熟悉圖紙、施工方案或作業指導書的前提下,合理的編排施工工序、并向操作人員進行相應的技術交底工作,落實質量保證計劃、質量目標計劃。特別是對一些施工重點、難點,更應該落實到施工班組的每一個操作人員,而且應讓他們了解本次交底中的施工流程、施工進度、圖紙要求、質量控制標準,以便于操作人員心中有數,從而保證在操作中按照要求施工,杜絕質量問題的出現。
3) 在本工程中采用兩極交底模式進行技術交底。
第一級為項目總工程師,根據經審批后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作業指導書,對本工程的施工流程、進度安排、質量要求以及主要施工工藝等項項目全體施工管理人員,特別是施工員、質檢人員進行交底。第二級為施工員向班組進行分項專業工種的技術交底。
4) 在本工程中,將對以下技術保證進行重點控制:施工前各種大樣圖;原材料的材質證明、合格證、復試報告;各種實驗分析報告;基準線、控制軸線、高程、標高、沉降觀測;混凝土、砂漿配合比的試配及強度報告。
(3) 施工操作中控制措施
1) 施工操作人員是工程質量的直接責任者,故從施工操作人員自身的素質以及對他們的管理均要有嚴格的要求,對操作人員加強質量意識教育的同時,加強管理,以確保操作過程中的質量要求。
2) 首先,對每個進入現場本項目施工的人員,均要求達到一定的技術等級,具有相應的操作技能,特工種必須持證上崗。對每個進入現場的勞動力進行考核,同時,在施工中進行考察,對不合格的操作人員堅決退場,以保證操作者本身具有合格的技術素質。
3) 其次,加強對每個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教育,提高他們的質量意識,自覺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在質量控制上加強其自覺性。
4) 再次,施工管理人員,特別是工長及質檢人員,應隨時對操作人員所施工的內容、過程進行檢查,在現場為他們解決難點,進行質量標準的測試,隨時指出達不到質量要求及標準的部位,要求操作者進行整改。
5) 最后,在施工中各工序要堅持自檢、互檢、專業檢驗制度,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做到施工前有交底,過程中有檢查,工序后有驗收的一條龍'操作管理方式,以確保工程質量。
(4) 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措施
1) 物資采購:
?、?施工材料的質量,尤其是由于結構施工的材料質量,將會直接影響的整個工程結構的安全,因此,材料的質量保證是工程質量保證的前提條件。
?、?為確保工程質量,施工現場所需的材料均有材料部門統一采購,對本工程所需采購的物質,進行嚴格的質量檢驗控制。
?、?采購物資必須在合格的材料供應商范圍之內采購,如所需材料在合格的材料供應商范圍之內不能滿足,就要進行對其他廠家的評審,合格后再進行采購。物資采購遵循在諸多廠家中優中選優,執行首選名牌產品的采購原則。將采購的物資分為a、b 兩類,a 類材料必須是提供材料質量證明和《準用證》并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復試,合格后方可入場;b 類材料必須有合格證。一些材料還要有《準用證》和使用說明。
?、?為充分控制進場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質量,在施工現場設樣本間,對各供應商提供的合格樣本進行封存,已備材料等進場驗收比照。
?、?建立物質評審小組,由材料部門、項目經理部及吸收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對材料供應上的能力、產品質量、價格和信譽度進行預審,建立材料供應商評定卡。采購部門負責人定期(半年度)組織對于選定的材料供應商進行審核,如審核中發現不合格的,從合格的材料供應商花名冊中除名。
2) 產品的表示和可追溯性:
?、?為了保證本工程使用的物質設備、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質量,防止使用不合格的產品,必須以適當的手段進行標識,以便追溯和更換;
?、?鋼筋:必須有材質證明、準用證、復試合格報告,原材必須有規格、型號等標識,成形鋼筋進場按照規格型號、使用部位掛牌標識。
?、?水泥:必須有材質證明、準用證、復試合格報告,入庫必須分類對號,掛牌標識。
?、?砂石:復試合格報告,入場必須分規格插牌標識。
?、?磚:必須復試報告合格。
?、?空心磚:必須有材質證明、準用證、復試合格報告。
?、?防水材料:必須有出場合格證和認證書,工藝標準,復試合格報告,按包裝標識分類存放。
?、?其他材料必須有合格證,其包裝必須有出廠標識。
?、?所有砂漿試件必須標明工程部位、成形時間與強度等級。
?、?所有標識均應建立臺帳,做好紀錄,以具有追溯性。
3) 施工中的計量管理工作的保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