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工房建筑高大支模的安裝
1施工順序
地基處理
放出軸線及梁位置線,定好水平控制標高
梁板頂架安裝
在可調頂托上鋪設梁底主次龍骨
梁底模及側模安裝
在可調頂托上鋪設板底主次龍骨
樓板模板安裝
梁板鋼筋綁扎鋪設
梁板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保養,達到規范要求的拆模強度
拆模令經監理審批,同意拆模,拆下頂托
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
拆除水平拉桿、剪刀撐及立桿
2支撐架搭設
1、鋼管支撐架
(1)支撐搭設前,工程技術負責人應按本施工方案要求向施工管理人員及工人班組進行詳細安全技術交底,并簽字確認。
(2)對鋼管、配件進行檢查和驗收,嚴禁使用不合格的鋼管及配件。
(3)對工作面進行清理干凈,不得有雜物。
(4)根據立桿平面布置圖要求放線定位,先彈出鋼管立桿位置線,墊板、底座安放位置要準確,搭設時可采用逐排和通層搭設的方法,并應隨搭隨設掃地桿水平縱橫加固桿。
(5)立桿底座,在砼面墊50mm×100mm木方。
(6)水平桿與立桿扣接牢固,縱橫掃地桿離地面高度不大于200mm。
(7)在支架四邊、主梁底兩側與中間每隔四排支架立桿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在支架兩端及中間每隔四排立桿從頂層開始向下每隔2步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
(8)腳手架立桿的垂直度控制,立桿的全部絕對偏差≦50mm,在腳手架高度段H內,立桿偏差的相對值小于H/600。
(9)水平桿及剪刀撐的接長應采用兩個扣件搭接,搭接長度不少于500,水平桿的搭接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在同步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的錯開距離大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跨段的1/3。
(10)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
(11)立桿、可調托座應根據支撐高度設置,并不超出200 mm。
(12)立桿、水平桿及剪刀撐的布置應嚴格按要求布置。
(13)模板承重架應與已澆注的砼墻或柱作頂緊及拉結節點,增強整體穩定性。
(14)模板支架搭設完成后,必須先自檢,再通知公司相關主管部門檢查合格后,經過監理、質監站驗收通過后,方可投入使用。
3模板安裝
梁底、梁側模采用18mm膠合板,梁底平板模鋪設在橫向次龍骨上,次龍骨擱置在主龍骨上。
樓板模采用18mm膠合板,頂托用80×80mm枋木,橫枋采用80×80mm枋木。
梁模板的安裝
?。?)先在柱上彈出軸線、梁位置線和水平控制標高線,按設計標高調整扣件式腳手架可調頂托的標高,將其調至預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調頂托的托板上安放木方。固定木方后在其上安裝梁底龍骨。龍骨安裝完成后,用膠合板安裝梁底模板,并拉線找平。對跨度不小于4 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跨度的1L/1000~3L/1000。主、次梁交接時,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安裝后,再安裝側模、壓腳板及斜撐。
?。?)為了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撓、梁側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間,拆除困難的現象,可采取如下措施:
1、支模應遵守側模包底模的原則,梁模與柱模連接處,下料尺寸一般應略為縮短。
2、梁側模必須有壓腳板、斜撐,拉線通直將梁側模釘固。
3、砼澆筑前,模板應充分用水澆透。砼澆筑時,不得采用使支撐系統產生偏心荷載的砼澆筑順序,泵送砼時,應隨澆隨搗隨平整,砼不得堆積在泵送管路出口處。
樓面模板的安裝
首先通線,然后調整扣件式腳手架可調頂托的標高,將其調到預定的高度,在可調頂托托板上架設主龍骨,主龍骨固定后架設橫楞,然后在橫楞上安裝膠合板模板。鋪膠合板時,可從四周鋪起,在中間收口。若為壓旁時,角位模板應通線釘固。
4滿堂腳手架搭設及使用要求
?。?)因本工程腳手架高度超過8m,屬高支撐腳手架,搭設及拆除過程必須管理人員全程監控,操作人員必須是熟練架子工種。架子搭設嚴格按照技術交底及方案進行。架子搭設完畢必須經責任師驗收并確定搭設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腳手架搭設應嚴格按尺寸要求搭設,立桿和水平桿接頭均應錯開在不同的框格層中設置;確保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橫桿的水平偏差小于《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的規定;斜桿、剪刀撐應盡量與立桿連接,節點構造符合規范規定;確保每個扣件的擰緊扭力矩都不小于60N.M。
?。?)支撐腳手架搭設完畢、遇有超過六級大風與大雨過后或停用超過一個月,必須組織檢查及驗收。
?。?)澆筑混凝土時從梁板中部向四周擴展的方式澆筑;嚴格控制施工荷載不超過設計荷載,支頂模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派專人對施工荷載進行監控;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澆筑開始后派專業架子工檢查支架及支撐情況,發現有下沉、松動和變形情況,及時解決。
腳手架搭設的技術要求、允許偏差與檢驗防范
序號項目技術要求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與工具
1地基基礎表面堅實平整觀察
排水不積水
墊板不晃動
2立桿垂直度±5吊線檢查
3 間
距步距±20鋼板尺檢查
縱距±50
橫距±20
4縱向水平桿高差一跟桿兩端±20水平尺檢查
同跨內縱向水平桿高差±10
5主節點處各扣件中心點相互距離a≤150mm鋼卷尺檢查
6同步立桿上兩個相隔對接扣件的高差a≤500mm鋼卷尺檢查
7立桿上對接扣件至主節點的距離a≤跨長/3鋼卷尺檢查
8扣件螺栓擰緊扭距40~65N.M扭力扳手
9剪刀撐斜桿與地面傾角45~60°角尺
5雨季施工
滿堂紅腳手架支撐的底部必須保證回填土夯實。土方回填前場地及獨立基礎坑內積水和淤泥必須清理干凈,回填
土分層碾壓夯實,不得采用淤泥質土進行回填,要求每層虛鋪厚度不大于30cm,每層均用振動碾子碾壓不少于三遍,回填土頂面為底板聚苯板墊層底以上5cm。立桿底墊通長木跳板,保證層高。因腳手架立桿密集,不能挖集水坑,每個流水段的施工必須留設小型排水溝,排水溝設置按排水距離距結構外皮最近為原則,每跨設置一條,設在跨中兩排立桿之間,深度5~10cm,寬度20cm。雨后必須檢查腳手架支撐情況,如有沉降,必須調整并加固。澆筑前必須核實頂模板標高。6驗收及拆除的批準程序
高大支模安裝完畢后,現有項目部管理人員驗收合格后,通知分公司質安和工程組進行驗收,合格后通知公司安全部、工程部、總工室等相關部門進行驗收,并報監理單位、質監站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才能邦扎鋼筋、澆筑混凝土。
高大支模拆除前,必須向監理單位申請拆模報告,監理單位簽字同意后方可拆模。
篇2:聯合工房建筑高大支模拆除
聯合工房建筑高大支模的拆除
1、支頂、模板的拆除
(1)拆除順序:梁上頂托→梁底木方→梁底模板→板上頂托→板底木方→板底模板→縱橫水平拉桿→剪刀撐→支撐立柱……→下托座→墊木。
(2)支撐系統的水平縱橫桿、剪力撐等不得隨意拆除。
(3)拆除每層支撐及模板前,應將該層同條件養護的混凝土試件送實驗室檢測,當試塊達到規范要求的拆模強度(見下表二)后,并呈報監理公司經監理工程師同意辦理書面手續并確認不再需要時,方可拆除。
表二 規范要求的砼拆摸強度要求一覽表
結構類型結構跨度設計強度標準值百分率(%)
梁、拱、殼≤8m≥75
>8m100
板≤2m≥50
>2m、≤8m≥75
>8m100
懸臂結構100
注:"設計混凝土強度標準值"是指與設計強度等級相應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
(4)側模拆除時的混凝土應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
(5)拆除4m高度以上梁、柱、墻模板時,應搭設腳手架或操作平臺,設防護欄桿。拆除時逐塊拆卸,不得成片松動、撬落或拉倒。
(6)拆除平臺、樓板的底模時,應設臨時支撐,防止大片模板墜落。拆立柱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待拆范圍以外安全地區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傷人。
(7)嚴禁站在懸臂結構上面敲拆底模。嚴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
(8)嚴格控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順序。
(9)拆除腳手架支撐前,應清除高大支模支撐上存留的零星物件等雜物。
(10)拆除腳手架支撐時,應設置警戒區和警戒標志,并由專職人員負責警戒。
(11)拆除模板和支頂時,先將腳手架可調頂托松下,用鋼釬撬動模板,使模板卸下,取下模板和木方,然后拆除水平拉桿、剪刀撐及腳手架。模板拆除后,要清理模板面,涂刷脫模劑。
(12)腳手架支撐的拆除應在統一指揮下,按后裝先拆、先裝后拆的順序及下列安全作業的要求運行:
1)腳手架支撐的拆除應從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層地進行;
2)同一層的構配件和加固件應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順序進行。
3)通長水平桿,必須在腳手架支撐拆卸到相關的鋼管時方可拆除。
4)工人必須站在臨時設置的腳手板上進行拆卸作業,并按規定使用安全防護用品。
5)拆除工作中,嚴禁使用榔頭等硬物擊打、撬挖,拆下的連接棒應放入袋內,交叉支撐應先傳遞至地面并放室內堆存。
6)拆卸連接部件時,應先將鎖座上的鎖板與卡鉤上的鎖片旋轉至開啟位置,然后開始拆除,不得硬拉,嚴禁敲擊。
(13)連墻件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
?。?4)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兩步,如高差大于二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
?。?5)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立桿的高度約(6.5m)時,應先在適當位置臨時搭設拋撐加固后,再拆除連墻件。
2、模板的清理維修、存放
(1)模板清理維修
拆除后的模板運至后臺進行清理維修,將模板表面清理干凈,板邊刷封邊漆,堵螺栓孔,要求板面平整干凈,嚴重破損的予以更換。
(2)模板的堆放
現場拆下的模板不要碼放,須修整的及時運至后臺。清理好的模板所放地點要高出周圍地面150mm,防止下雨時受潮。
(3)模板拆除成品保護要求:
1)拆模時不得用大錘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損傷混凝土表面和楞角。
2)堅持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
3)按樓板部位層層復安,減少損耗。
4)材料應按編號分類堆放。
5)對已完成的混凝土樓面應加以保護,工人不得將材料用力拋擲向樓面。
篇3:聯合工房建筑高大支模安裝
聯合工房建筑高大支模的安裝
1施工順序
地基處理
放出軸線及梁位置線,定好水平控制標高
梁板頂架安裝
在可調頂托上鋪設梁底主次龍骨
梁底模及側模安裝
在可調頂托上鋪設板底主次龍骨
樓板模板安裝
梁板鋼筋綁扎鋪設
梁板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保養,達到規范要求的拆模強度
拆模令經監理審批,同意拆模,拆下頂托
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
拆除水平拉桿、剪刀撐及立桿
2支撐架搭設
1、鋼管支撐架
(1)支撐搭設前,工程技術負責人應按本施工方案要求向施工管理人員及工人班組進行詳細安全技術交底,并簽字確認。
(2)對鋼管、配件進行檢查和驗收,嚴禁使用不合格的鋼管及配件。
(3)對工作面進行清理干凈,不得有雜物。
(4)根據立桿平面布置圖要求放線定位,先彈出鋼管立桿位置線,墊板、底座安放位置要準確,搭設時可采用逐排和通層搭設的方法,并應隨搭隨設掃地桿水平縱橫加固桿。
(5)立桿底座,在砼面墊50mm×100mm木方。
(6)水平桿與立桿扣接牢固,縱橫掃地桿離地面高度不大于200mm。
(7)在支架四邊、主梁底兩側與中間每隔四排支架立桿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在支架兩端及中間每隔四排立桿從頂層開始向下每隔2步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
(8)腳手架立桿的垂直度控制,立桿的全部絕對偏差≦50mm,在腳手架高度段H內,立桿偏差的相對值小于H/600。
(9)水平桿及剪刀撐的接長應采用兩個扣件搭接,搭接長度不少于500,水平桿的搭接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在同步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的錯開距離大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跨段的1/3。
(10)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
(11)立桿、可調托座應根據支撐高度設置,并不超出200 mm。
(12)立桿、水平桿及剪刀撐的布置應嚴格按要求布置。
(13)模板承重架應與已澆注的砼墻或柱作頂緊及拉結節點,增強整體穩定性。
(14)模板支架搭設完成后,必須先自檢,再通知公司相關主管部門檢查合格后,經過監理、質監站驗收通過后,方可投入使用。
3模板安裝
梁底、梁側模采用18mm膠合板,梁底平板模鋪設在橫向次龍骨上,次龍骨擱置在主龍骨上。
樓板模采用18mm膠合板,頂托用80×80mm枋木,橫枋采用80×80mm枋木。
梁模板的安裝
?。?)先在柱上彈出軸線、梁位置線和水平控制標高線,按設計標高調整扣件式腳手架可調頂托的標高,將其調至預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調頂托的托板上安放木方。固定木方后在其上安裝梁底龍骨。龍骨安裝完成后,用膠合板安裝梁底模板,并拉線找平。對跨度不小于4 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跨度的1L/1000~3L/1000。主、次梁交接時,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安裝后,再安裝側模、壓腳板及斜撐。
?。?)為了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撓、梁側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間,拆除困難的現象,可采取如下措施:
1、支模應遵守側模包底模的原則,梁模與柱模連接處,下料尺寸一般應略為縮短。
2、梁側模必須有壓腳板、斜撐,拉線通直將梁側模釘固。
3、砼澆筑前,模板應充分用水澆透。砼澆筑時,不得采用使支撐系統產生偏心荷載的砼澆筑順序,泵送砼時,應隨澆隨搗隨平整,砼不得堆積在泵送管路出口處。
樓面模板的安裝
首先通線,然后調整扣件式腳手架可調頂托的標高,將其調到預定的高度,在可調頂托托板上架設主龍骨,主龍骨固定后架設橫楞,然后在橫楞上安裝膠合板模板。鋪膠合板時,可從四周鋪起,在中間收口。若為壓旁時,角位模板應通線釘固。
4滿堂腳手架搭設及使用要求
?。?)因本工程腳手架高度超過8m,屬高支撐腳手架,搭設及拆除過程必須管理人員全程監控,操作人員必須是熟練架子工種。架子搭設嚴格按照技術交底及方案進行。架子搭設完畢必須經責任師驗收并確定搭設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腳手架搭設應嚴格按尺寸要求搭設,立桿和水平桿接頭均應錯開在不同的框格層中設置;確保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橫桿的水平偏差小于《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的規定;斜桿、剪刀撐應盡量與立桿連接,節點構造符合規范規定;確保每個扣件的擰緊扭力矩都不小于60N.M。
?。?)支撐腳手架搭設完畢、遇有超過六級大風與大雨過后或停用超過一個月,必須組織檢查及驗收。
?。?)澆筑混凝土時從梁板中部向四周擴展的方式澆筑;嚴格控制施工荷載不超過設計荷載,支頂模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派專人對施工荷載進行監控;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澆筑開始后派專業架子工檢查支架及支撐情況,發現有下沉、松動和變形情況,及時解決。
腳手架搭設的技術要求、允許偏差與檢驗防范
序號項目技術要求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與工具
1地基基礎表面堅實平整觀察
排水不積水
墊板不晃動
2立桿垂直度±5吊線檢查
3 間
距步距±20鋼板尺檢查
縱距±50
橫距±20
4縱向水平桿高差一跟桿兩端±20水平尺檢查
同跨內縱向水平桿高差±10
5主節點處各扣件中心點相互距離a≤150mm鋼卷尺檢查
6同步立桿上兩個相隔對接扣件的高差a≤500mm鋼卷尺檢查
7立桿上對接扣件至主節點的距離a≤跨長/3鋼卷尺檢查
8扣件螺栓擰緊扭距40~65N.M扭力扳手
9剪刀撐斜桿與地面傾角45~60°角尺
5雨季施工
滿堂紅腳手架支撐的底部必須保證回填土夯實。土方回填前場地及獨立基礎坑內積水和淤泥必須清理干凈,回填
土分層碾壓夯實,不得采用淤泥質土進行回填,要求每層虛鋪厚度不大于30cm,每層均用振動碾子碾壓不少于三遍,回填土頂面為底板聚苯板墊層底以上5cm。立桿底墊通長木跳板,保證層高。因腳手架立桿密集,不能挖集水坑,每個流水段的施工必須留設小型排水溝,排水溝設置按排水距離距結構外皮最近為原則,每跨設置一條,設在跨中兩排立桿之間,深度5~10cm,寬度20cm。雨后必須檢查腳手架支撐情況,如有沉降,必須調整并加固。澆筑前必須核實頂模板標高。6驗收及拆除的批準程序
高大支模安裝完畢后,現有項目部管理人員驗收合格后,通知分公司質安和工程組進行驗收,合格后通知公司安全部、工程部、總工室等相關部門進行驗收,并報監理單位、質監站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才能邦扎鋼筋、澆筑混凝土。
高大支模拆除前,必須向監理單位申請拆模報告,監理單位簽字同意后方可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