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建筑工程地下室砼施工方法(2)

5060

  建筑工程地下室砼施工方法(二)

  一、概述:

  底板砼澆筑需一次連續完成,不留施工縫底板厚350,承臺梁高1000,設計上不設沉降及后澆帶,要求整體澆搗,砼澆搗必須解決三個問題:

  1.混凝土量大,澆搗時間長,要保證新老砼之間覆蓋及時,不出其不出現冷縫,以保證抗滲能力及整體性。

  2.力求降低大體積砼的水化熱,防止出現內外砼溫差過大及砼收縮而造成結構性裂縫。

  3.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力爭商品砼及時供應,順利做好隊組交接班工作。

  二、各項技術措施

  1.制定合理材料供應和澆搗實施方案:

  a)因現場采用商品砼,因此必須做好給砼公司的材料供應計劃報表,做到按時按量進行供應。

  b)砼澆搗方向:從東往西,分兩個班組同時進行。

  c)每個班組配備3臺插入式振動捧并請有經驗的技工進行仔細核實。

  2.減少水化熱及防止裂縫(附底板砼溫度計算見附錄一)

  根據現行規范及工程實例,混凝土澆注后內部的最高溫度與表面溫差值應小于25℃,才牟避免結構性裂縫。而水泥水化熱的變化高低與水泥品種及數量有密切關系,故選用水化熱比較低的水泥和質量減少水泥用量來降低水化熱,另則采取覆蓋保溫措施來避免大體積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

  A、選用水化熱較小的礦渣水泥;

  B、選用中砂,石子粒徑采用5-40mm;

  C、優化砼配合比,減少水泥用量(摻粉煤灰等);

  D、為了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溫度,防止砂、石曝曬,必要往石子灑水散熱;

  E、加強砼養護及保溫工作,砼澆筑完畢,部分十二小時后立即用麻袋覆蓋淋水養護,養護不少于14晝夜。

  附錄一:基礎底板砼溫度計算(計算公式參考楊嗣信編《高層建筑施工用冊》92版5.7大體積砼施工)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厚度為0.35m

  材料:因現場還未做試配,暫按經驗配合估算,普通水泥425#,每m3用量450kg,碎石每m3用量675kg,碎石每m3用量1248kg,水每m3180kg。平均氣溫29℃,覆蓋麻袋3cm厚。

  1、砼拌合溫度

  材料名稱重量W(kg)比熱C(KJ/kg.k)材料溫度Ti(℃)Ti×W×C(KJ)W×C(KJ)

  水180 4.2 15 11340 756

  水泥450 0.84 25 9450 378

  砂子675 0.84 28 15876 567

  石子1248 0.84 25 26200 1048

  砂石含水量46 4.2 26 5018 193

  合計67884 2942

  砼拌合溫度TC=67884/2942=23.70℃

  2、砼出罐溫度=砼拌合溫度

  Ti=Tc=23.07℃

  3、砼澆筑溫度

  砼出罐運至澆筑地點按3次裝卸考慮

  A1=0.032×3=0.096

  A2=0.003×60=0.18

  ∑A= A1+A2=0.276

  Ti=+(Tq- Tc)( A1+ A2+…+ An+)

  =23.07+(29-23.07)×0.276

  =27.47℃

  4、砼絕熱溫度

  3d水化熱溫度大,故計算3d的絕熱溫度,砼厚度為0.35m

  砼最終絕熱溫度為:

  Tc=WQ/Cρ(1-e-mn)

  =(450×461/0.97×2400)×0.694=61.84℃

  T3=Tc×ξ=61.84×0.36=22.26℃

  5、砼內部最高溫度

  Tma*= Ti+T3=27.47+22.26=49.73℃

  6、砼表面溫度

 ?。?)砼虛鋪厚高h,=K(λ/β),脂用3cm麻袋養護

  β=1/∑((δi/λi)+1/βq)=1/((0.03/0.14)+1/23)

  =4

  n,=0.666×2.33/4=0.388m

 ?。?)砼計算厚度H=h+2h,=0.35+0.388=0.74m

  (3)砼表面溫度

  △T(r)=Tma*-Tq=49.73-29=20.73℃

  Tb(r)=Tq+(4/H)h,(H-h,)△T(r)

  =29+4/0.742×0.388(0.74-0.388)×20.73

  =49.68℃

  結論:砼中心最高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約(Tma*-Tb(r))為0,未超過25℃,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之差(Tb(r)- Tq)為20.68℃,亦未超過25℃,故不需采取其他措施,即可保證質量。

  3.確保施工質量:

  a)混凝土表面處理與蓄熱保溫,混凝土澆搗完成后,表面用鐵鍬拍實,刮尺刮平,木蟹搓毛,待收水后再二次用土抹搓平,然后用竹帚掃毛?;炷帘硖幚砗髢蓪勇榇采w(麻袋要求搭接使混凝土不外露,用蓄熱保溫方法避免混凝土內部與大氣的溫差過大而造成裂縫。

  b)嚴格控制砼坍落度。商品砼的拌制必須嚴格按配合比辦事,砂、石子的含水率適當調整配合比,施工中有異常情況必須立即調整配合比,以保證混凝土本身的質量。

  c)澆筑湔對所有設備進行檢查保養,以保證機械設備政黨運轉,配備足夠照明和施工機具及維修人員,以保證機相似正常運轉。

  d)澆搗行各級技術交底,詳細介紹混凝土澆搗施工方案及操作要領;

  e)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管理人員跟班監督,防止砼漏振和不按規程操作。

  f)與氣象部門聯系,預測半月的天氣情況,使澆筑混凝土期間避開大雨,并根據氣象情況變化及時調整配合比及配合養護工作。

  三、施工組織與管理

  由于施工砼量大,參戰人員多,施工組織和管理的難度大,要求工作必須細致、深入、周到?,F場組成臨時指揮組,晝夜輪流值主管,負責到人,下設"調度"、"技術質量"、"材料機具"、"后勤服務"、"對外協調"等職能組,并應認真砼澆搗方案,使方案更為完善,做好外單位協調工作,讓他們了解施工難度及工程進展,取得

支持。

篇2:瀝青砼地面面層施工方法

  瀝青砼地面面層施工方法

  本工程采用瀝青砼地面面層。

  (1) 瀝青砼采用骨料、粉狀填充料和熱瀝青拌合鋪設而成。

  瀝青砼所用的碎石的粒徑不得大于面層分層鋪設厚度的2/3,其質量要求應符合部標準《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3-79)的規定。

  砂宜采用天然砂或破碎堅硬巖石而成的砂。砂的質量要求應符合部標準《普通砼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2-79)的規定,但其含 泥量不應大于3%。

  粉狀填充料,應采用磨細的石料、砂或爐灰、粉煤灰、頁巖灰和其它粉狀的礦物質材料。不得采用石灰、石膏、泥巖灰和粘土作為粉狀填充料。

  粉狀填充料中小于0.08mm的細顆粒含量不應少于85%,用振動法使其密實至體積不變時的空隙率不應大于45%,其含泥量不應大于3%。

  不導電的瀝青砼所用的骨料,應采用輝綠巖、大理石或其它不導電材料加工做成的碎石、砂和粉狀填充料。

  不發火花(防爆的)和不導電的瀝青砼所用的粗纖維填充尖采用粒徑不大于5mm和含水率不大于12%的鋸木屑;細纖維填充料應采用6級石棉、木粉等。石棉的含水率不應大于7%;木粉的含水率不應大于12%。纖維填充料中不得含有礦物質和金屬細粒。

  所采用的石油瀝青應符合部標準《道路石油瀝青》(SY1661-77)和國家標準《建筑石油瀝青》(GB494-75),其軟化點按“環球法試驗時宜為50~60℃,但不得大于70℃。

  瀝青砼拌合料(砂和粉狀填充料)用振動法使其密實至體積不變時的空隙率不應大于25%。

  (2) 瀝青砼拌合料必須拌合均勻,并宜采用機械攪拌。拌合料的拌制、開始輾壓和壓實完畢的溫度如下表。

  ┌──────┬─────────┬─────────┬───────┐

  │ 項目│││壓實完畢時│

  ││拌制時│開 始 輾 壓 時│(不低于)│

  ├──────┼────┬────┼────┬────┼───┬───┤

  │氣溫(℃)│ 5以上│5~-10│ 5以上│5~-10│5以上 │5~-10│

  │拌合溫度(℃)│140~170│160~180│90~100 │110~130│60│40│

  └──────┴────┴────┴────┴────┴───┴───┘

  (3) 瀝青砼拌合料鋪平后,應用有加熱設備的輾壓機具壓實。每層虛鋪厚度不宜大于30mm。

  (4) 瀝表砂漿在施工間歇后繼續鋪設前,應將已壓實的面層邊緣加熱。施工縫處應輾壓至看不出接縫為止。

  (5) 鋪設好的面層不得出現裂縫、蜂窩、脫層等現象,也不得用熱瀝青作表面處理。

篇3:細石砼地面施工方法工藝質量要求

  細石砼地面施工方法、工藝及質量要求

  1)、材料要求:

  石子粒徑為5~12mm,含泥量不大于3%,砂子為粗砂,水泥采用P·O32.5水泥。

  2)、施工工藝:

  工藝流程:基層清理→灑水濕潤→刷素水泥漿→貼餅、沖筋→澆灌砼→抹面→養護

  基層清理:基層表面的雜物砂漿塊等應清理干凈,如表面有油污,應用5%~10%濃度的火堿溶液清洗干凈;并在澆灌砼的前一天對樓板表面進行灑水濕潤;砼澆灌前應先在已濕潤過的基層表面刷一道1∶0.4~0.45(水泥∶水)的素水泥漿,并做到隨刷隨鋪砼;

  貼餅、沖筋:小房間在房間四周根據標高線做出灰餅,大房間還要沖筋(間距1.5m),有地漏的房間要在地漏四周做出0.5%的泛水坡度。沖筋和灰餅均要采用細石砼(俗稱軟筋),隨后鋪細石砼;

  鋪細石砼:細石砼的強度、配合比應按設計要求試配。無設計要求時,一般不低于C20,坍落度應不大于3cm,并應每500m2制作一組試塊;不足500m2時,也制作一組試塊;鋪細石砼后用長刮杠刮平,振搗密實,表面塌陷處應用細石砼鋪平,再用長刮杠刮一次,然后用木抹子搓平;

  撒水泥砂子干面灰:砂子先過3mm篩子后,用鐵鍬拌干面(水泥∶砂子=1∶1),均勻地撒在細石砼面層上,待灰面吸水后用長刮杠刮平,隨即用木抹子搓平;

  第一遍抹壓:用鐵抹子輕輕抹壓面層,把腳印壓平;

  第二遍抹壓:當面層開始凝結,地面面層上有腳印但不下陷時,用鐵抹子進行第二遍抹壓。此時要注意不漏壓,并將面層上的凹坑、砂眼和腳印壓平;

  第三遍抹壓:但地面面層上人稍有腳印,而抹壓不出現抹子紋時,用鐵抹子進行第三遍抹壓。此時抹壓要用力稍大,將抹子紋抹平壓光,壓光的時間應控制在終凝前完成;

  養護:地面交活24h后,及時灑水養護,以后每天灑水兩次,至少連續養護7d后,方能上人。若設計為分格縫地面,在撒水泥砂子干面灰、過杠和木抹子搓平以后,應在地面上彈線,用鐵抹子在彈線兩側各20cm寬范圍內抹壓一遍,再用溜縫抹子開縫;以后隨大面積壓光時沿分格縫用溜縫抹子抹壓兩遍。

  3)、質量標準:

  細石混凝土地面壓光的質量要求:

  A.表面密實光潔,嚴禁有刀紋,邊角應順直平整,尤其是在房間墻角、走廊與房間在同一個標高的門洞處、墻角管根部位,壓光中更要重視平直,不準出現明顯接槎;

  B.水泥地面操作中不準漏壓,成活后保證不出現空鼓、裂紋、脫皮、麻面和起砂等通病。

  C.樓梯地面施工時用膨脹螺栓固定Φ8鋼筋做護角,以保證踏步陽角的牢固、美觀。

  允許偏差

  項目 允許偏差檢 驗 方 法

  表面平整度5mm用2m靠尺和楔尺檢查

  分縫格平直3mm拉5m線檢查

  4)、常見的質量問題及防治:

  地面起砂:主要是由于水泥標號不夠、水灰比太大、抹壓遍數不夠,受凍以及養護不及時或上人過早所致;

  地面空鼓、開裂:主要是由于砂子過細,接觸面基層未清掃干凈,撒灰面抹壓不均;

  地面不平或漏壓:主要是由于施工責任心及地面的邊角和水暖立管四周容易漏壓或不平。

  5)、成品保護:

  施工操作時應保護已做完的工程項目,門框要加防護,避免推車損壞門框及墻面拐角;

  保護管線、設備等,不得碰撞移動位置;

  保護地漏、出入口等部位,加臨時堵口,以免灌入砂漿等造成堵塞;

  施工后的地面注意養護,禁止剔鑿孔洞。

  地面水泥成活后要鋪設麻袋片保潮養護15天(或蓄水養護), 在養護期間不準上人、上物、上車,以免劃破水泥面層。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