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商住項目施工現場環境保護措施
1、控制揚塵污染
施工現場四周設置連續、封閉的彩板圍墻和廣告牌圍墻。圍墻高度不低于2米。施工現場設封閉式施工垃圾站,垃圾站約16平方米。于辦公區、生活區各設2個封閉式生活垃圾站,每個2.5平方米左右。施工垃圾使用封閉的專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運,嚴禁隨意凌空拋散造成揚塵。施工垃圾要及時清運,清運前,要適量灑水減少揚塵。施工現場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規劃和設置,盡量利用設計中永久性的施工道路。
路面及其余場地地面均要硬化。閑置場地要設置綠化池,進行環境綠化,以美化環境。出口處設置沖洗車輪的設備及相應的排水溝、泥漿沉淀池及控水區間。運輸車輛駛出施工現場要將車輛和槽幫沖洗干凈。車輛清洗處在現場北門、南門各一個。施工現場短期所用的土堆、料堆一律用密目網等進行遮蓋。水泥、石灰等可能產生揚塵污染的建材必須在庫房存放或嚴密遮蓋?,F場預留的回填土堆表面進行固化劑固化。遇四級風以上天氣禁止土方施工。運輸土方的車輛進行遮蓋,嚴禁沿途遺撒。施工現場設置保潔隊,配備灑水車,每天定時清掃、灑水。
2、防止水體污染措施
現場攪拌機前臺設置沉淀池、運輸車輛清洗處設置洗車臺,排放的廢水要排入沉淀池內,經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線或回收用于灑水降塵。未經處理的泥漿水,嚴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設施。沖洗模板、泵車、汽車時,污水(漿)經專門的排水設施排至沉淀池,經沉淀后排至城市污水管網,而沉淀池由專人定期清理干凈;食堂污水的排放控制。施工現場臨時食堂,要設置簡易有效的隔油池,產生的污水經下水管道排放要經過隔油池。平時加強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油漆油料庫的防漏控制。施工現場要設置專用的油漆油料庫,油庫內嚴禁放置其它物資,庫房地面和墻面要做防滲漏的特殊處理,儲存、使用和保管要專人負責,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污染水體。禁止將有毒有害廢棄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環境。
3、防止排放煙霧污染
現場采用液化石油氣清潔燃料,嚴禁熬瀝青、燒雜物。職工大灶和茶爐,采用煤氣(電)方式,每月進行兩次自檢。每月進行三次煙塵黑度監測。
4、防止噪聲污染
施工現場遵守GB12523-90《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規定的降噪限值采取以下措施。
基建施工現場聲源的復雜性和聲波的繞射問題,要達到降噪目的,單一用吸音和隔聲的方法很難達到最佳效果,因此我們將采用全封閉可移動多層隔聲吸音屏。其原則是以隔聲為主、吸音為輔。在基坑內土方開挖中,噪聲源有推土機,挖土機,裝載機,重型卡車,鉆空機.按規定噪聲限值,晝間75dB,夜間55dB,區域環境噪聲標準值晝間50分貝,夜間40dB,基坑內壁由于深壑或(凹地)對噪聲的衰減作用。起聲音衰減因數W可以按下式計算,但在基坑的邊緣開挖時會有一定影響。
按結果可查表知居民點B處噪聲的降低值.經計算距居民最近處噪聲降低10dB.為了保證居民正常生活可沿圍墻搭設鋼管腳手架立桿間距1.5米.大橫桿間距1.8米,高3.0米,雙排架子上掛淺蘭色柔性隔聲吸聲屏障,對中低頻率噪聲可下降11dB.用該措施可以消除噪聲干擾,保證正常施工不受影響.正常施工固定的大噪聲源的處理措施:在結構施工中經常使用電鋸空轉時85分貝,電鋸滿負荷正常運轉時產生的噪聲為110分貝,中低頻率噪聲,該機械布置在臨建房內,布置時盡可能遠離居民區,門開啟方向避開居民區并做隔聲門,其平均隔聲量為30分貝.該木工棚墻體為240原頁巖磚砌筑其平均隔聲量為50分貝,頂板圓孔板結構其隔聲量為60分貝。
正常施工中移動噪聲源的處理措施: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混凝土攪拌機,振搗棒,電鋸等晝間70分貝,夜間55分貝.結構施工中常用50型振搗棒一般噪聲分布值75分貝左右.峰值(空轉時)78分貝,頻率在中,高頻段(250~2K)噪聲源.砼振搗棒往往是多根同時作業,其總噪聲級按噪聲的迭加原理,即一支振搗棒的噪聲級+噪聲迭加值即可.其解決辦法在建筑物的提升架上或鋼管外腳手架上外側掛”JRSH-2型柔性隔聲吸聲屏障”.隨走業層進行移動,同時在作業層上在聲源約5米處用移動的鋼管腳手架(3米×3米)外掛JRSH-2型柔性隔聲吸聲屏障,形成了雙重隔聲屏障,切斷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途徑,在整個封閉空間內針對聲源特性,在聲源集中的周圍采用內置吸聲材料的柔性隔聲屏來達到降噪目的。隔聲屏不僅具有較明顯的降噪效果而且設計靈活、使用方便、可以折疊,若結合施工現場合理布局,則可達到整齊美觀的效果,從而滿足施工生產的需要。強噪聲作業時間的控制,晚22時至早6時禁止施工。
特殊情況須在夜間施工時,一方面要盡量采取降燥措施,另一方面要做好周圍居民工作,最大限度的減少擾民。并報工地所在的區環保局備案同意后方可施工,并張貼告市民書。產生強噪聲的成品加工使用的電鋸、電刨、攪拌機、混凝土輸送泵等強噪聲機械安裝在工作棚內,采取三面隔音圍護,減少因施工現場的加工制作產生的噪聲。盡量選用低噪聲或備有消聲降噪設備的施工機械。施工現場的強噪聲機械(如攪拌機、電鋸、電刨、砂輪機等)要設置封閉的機械棚,以減少強噪聲的擴散。采用低噪聲振搗棒。施工時嚴格工藝操作方法,按"三不振"即不振搗模板、不振搗鋼筋、不振搗鐵件的方法。每月進行兩次噪聲值監測,并在夜間22:00以后進行抽測,監測方法執行《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測量方法》(GBJ12524-90),做到白天不超過70db,晚間不超過55db。
5、夜間照明控制措施
探照燈選擇既能滿足夜間照明又不刺眼的新型燈具,采取措施使夜間照明只照射施工區而不影響居民休息。夜間施工的場所設置一般照明,局部照明要混合照明。室外燈具距地不得低于3米,室內不低于2..5米。
6、其它污染的控制措施
通過電鋸加工的木屑、鋸沫必須當天進行清理,以免鋸沫刮入空氣中。鋼筋加工產生的鋼筋皮、鋼筋屑及時清理。建筑物外圍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網,降低樓層內風的流速,阻擋灰塵進入施工現場周圍的環境。制定水、電、辦公用品(紙張)的節約措施,通過減少浪費,節約能源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探照燈盡量選擇即滿足照明要求又不刺眼的新型燈具或采取措施,使夜間照明只照射施工區域而不影響周圍社區居民休息。
篇2:裝修改造工程施工現場環境保護措施
裝修改造工程施工現場環境保護措施
1 實行環保目標責任制。
1.1 把環保指標以責任書形式層層分解到有關單位和個人,列入承包合同和崗位責任制,建立一支懂得善管的環保自我控制體系。
1.2 項目經理是環保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是施工現場環境保護自我監控體系。
2 加強檢查和監控工作。
要加強檢查,加強對施工現場粉塵、噪聲、廢氣的監測工作。要與文明施工現場管理一起檢查、考核、獎罰。及時采取措施消除粉塵、廢氣和污水的污染。
3 保護和改善施工現場的環境,要進行綜合治理。
3.1 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為噪聲、粉塵的污染和采取技術措施控制煙塵、污水、噪聲污染。
3.2 甲方負責協調外部關系,同當地居委會、村委會、辦事處、派出所、居民、施工單位、環保部門加強聯系。
3.3 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認真對待來信來防,凡能解決的問題,立即解決,一時不能解決的擾民問題,也要說明情況,求得諒解并限期解決,一時不能解決的擾民問題,也要說明情況,求得諒解并限期解決。
4 有技術措施,嚴格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
1 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必須有環境保護的技術措施。
2 在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和組織施工過程中都要執行國家、地區、行業、和企業有防治空氣污染、水源污染、噪聲污染等環保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5 采取措施防止大氣污染。
5.1 施工現場垃圾渣土要及時清理出現場。高層要搭設封閉或專用垃圾道,嚴禁凌空隨意拋散。
5.2 施工現場道路采用焦渣、級配沙石、粉煤灰級配沙石、瀝青混凝土等,要指定專人定期灑水清掃,形成制度,防止道路揚塵。
5.3 袋裝水泥、白灰、粉煤灰等易飛揚的細顆散體材料,應庫內存放。室外臨時露天存放時,必須下墊上蓋,嚴密遮蓋防止揚塵。
5.4 工地茶爐、大灶、鍋爐盡量采用消煙除塵型茶爐、鍋爐和消煙節能回風灶,煙塵降至允許排放為止。
5.5 拆除舊有建筑物時,應適當灑水,防止揚塵。
6 防止水源污染措施
6.1 禁止將有毒有害廢棄物作土方回填。
6.2 施工現場現制水磨石的污水,最好將沉淀水用于工地灑水降塵或采取措施回收利用。上述污水未經處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或河流中去。
6.3 現場存放油料,必須對庫房地面進行防滲處理。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體。
6.4 化學藥品、外加劑等要妥善保管,庫內存放,防止污染環境。
7 防止噪聲污染措施
7.1 嚴格控制人為噪聲,經入施工現場不得高聲喊叫、無故甩打模板、吹口哨,限制高聲音喇叭的使用,最大限度地減少噪聲擾民。
7.2 凡在人口稠密區進行強噪聲作業時,須嚴格控制作業時間,一般晚10點到次日早6點之間停止強噪聲作業。確系特殊情況必須晝夜施工時,盡量采取降低噪聲措施,并會同建設單位找當地居委會、村委會或法地居民協調,出安民告示,求得群眾諒解。
7.3 從聲源上降低噪聲。這是防止噪聲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
7.3.1 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和工藝代替高噪聲設備和加工工藝。如低噪聲振搗器、風機、電動空壓機、電鋸等。
7.3.2 在聲源處安裝消聲器消聲。即在通風機、鼓風機、壓縮機各類排氣放空裝置等進出風管的適當位置設置消聲器。
7.3.3 在傳播途徑上控制噪聲。采取吸聲、隔聲、隔振和阻尼等聲學處理方法來降低噪聲。
建筑工程施工由于技術、經濟條件限制,對環境的污染不能控制的規定范圍內的,建設單位應當會同施工單位事先報請當地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7.3.4 嚴格執行國家質檢局頒布的《室內裝飾裝修材料10項有害物質限量》規定,凡是建筑材料中的甲醛、苯含量不過關的建筑材料,工程項目不許使用。
篇3:廠房工程施工現場環境保護措施
廠房工程施工現場環境保護措施
1、施工現場的材料、設備、臨時建筑物、施工用電、供水、排水等,必須嚴格按照施工現場總平面圖布置。
2、針對本工程制定施工現場環境保護責任制,對施工現場進行責任區劃分,按責任制、責任區落實到個人。
3、工地大門設置洗車臺,由專人負責對進出車輛進行沖洗;未經沖洗的車輛禁止上路。
4、沖洗車輛的污水必須沉淀后方可排放,嚴禁將污水直接排放到下水道內;定期清理沉淀池內的雜物。
5、砂漿機旁設置沉淀池,對污水進行沉淀,不得將漿水直接排放下水道。
6、施工現場道路平坦暢通無阻,無堆放物、無散落物,定期打掃現場道路。
7、施工現場要定期和不定期打掃,現場場地平整,各類物品堆放整齊,做到無積水、無垃圾,用排水措施。
8、施工現場的生活垃圾與建筑垃圾應分別定點堆放,嚴禁混放,并及時清運。
9、作業區零散材料和垃圾,要及時清理,垃圾臨時存放不得超過2天。
10、施工現場和生活區內根據實際情況設置綠化區。
11、宿舍內各類物品堆放整齊衛生清潔,保持室內通風良好。
12、廁所高設專人天天沖洗打掃,做到無積垢、無臭味,并有洗手水源,水沖設施保持廁所清潔衛生。
13、在施工現場和生活區分別設置宣傳欄,加強對廣大職工的宣傳教育工作,在宿舍區設置娛樂設施,豐富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