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廈清水磚墻勾縫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工程名稱:大廈
分部工程:裝飾裝修工程
分項工程名稱:清水磚墻勾縫施工
交底內容:
1、依據標準: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20**
2、施工準備
2.1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水泥:32.5號普通水泥或礦渣水泥,應用于同品種、同標號、同批號進場的水泥。
2.1.2砂:細砂,使用前過2mm孔徑的篩或紗繃篩。
2.1.3粉煤灰:細度過0.08mm方孔篩,其篩余量不大于5%,可取代部分水泥使用。
2.1.4主要機具:扁鑿子、錘子、粉線袋、托灰板、長溜子、短溜子、噴壺、小鐵桶、篩子、小平秋、鐵板、笤帚等
2.2作業條件:
2.2.1結構工程已完成,并經過質量驗收,達到合格標準,安裝好門窗框。
2.2.2搭好腳手架(或吊欄),搞好完全防護。
3、操作工藝
3.1工藝流程:
彈線找規矩→開縫、補縫→門窗四周塞縫→墻面澆水→勾縫→清掃墻面→找補漏縫→清理墻面。
3.2堵腳手眼:如采用單排外腳手架時,應隨落架子,隨堵腳手眼,首先應將腳手眼內的砂漿、污物清理干凈,并灑水濕潤,再用與原磚墻相同顏色的磚,補砌腳手眼。
3.3彈線找規矩:從上往下順其立縫吊垂直,并用粉線將垂直線彈在墻上,作為垂直線的規矩,水平縫則以磚的上下楞彈線控制,凡在線外的磚棱,均用扁鑿子剔去,對偏差較大的剔鑿后應抹灰補齊。然后用磚面磨成的細粉加107膠拌合成漿,刷在修補的灰層上,使其顏色一致。
3.4門窗四周塞縫及補砌磚窗臺:勾縫前,將門窗四周塞縫作為一道工序,用1:3水泥砂漿將縫堵嚴、塞實,深淺要一致。鋁合金門窗框四周縫隙的處理,按設計要求的材料填塞,同時應將窗臺上被碰壞,碰掉的磚補磚好,一起勾好縫。
3.5墻面勾縫前應澆水,潤濕墻面。
3.6勾縫:
3.6.1拌合砂漿:勾縫用砂漿的配合比為1:1或1:1.5(水泥:砂),或2:1:3(水泥:粉煤灰:砂),應注意隨用隨拌,不可使用使用過夜灰。
3.6.2勾縫順序應由上而下,先勾水平縫,后勾立縫。
勾水平縫時用長溜子,左手拿托灰板,右手拿溜子,將灰板頂在要勾的縫口下邊,右手用溜子將砂漿塞入縫內,灰漿不能太稀,自右向左喂灰,隨勾隨移動托灰板,勾完一段后,用溜子在磚縫內左右拉推移動,使縫內的砂漿壓實,壓光,深淺一致。
勾立縫時用短溜子,可用溜子將灰從托灰板上刮起點入立縫之中,也可將托灰板靠在墻邊,用短溜子將砂漿送入縫中,使溜子在縫中上下移動,半縫內的砂漿壓實,且注意與水平縫的深淺一致。如設計無要求時,一般勾凹縫深度為4~5mm。
3.6.3墻面清掃:每步架勾完縫后,要用笤帚把墻面清掃干凈,應順縫清掃,先掃水平縫,后掃豎縫,并不斷抖撣笤帚上的砂漿,減少污染。
3.6.4墻面勾縫應做到橫平豎直,深淺一致,十字縫搭接平整,壓實、壓光,不得有丟漏。墻面陽角水平轉角要勾方正,陰角立縫應左右分明,窗臺虎頭磚要勾三面縫,轉角處應勾方正。
3.6.5防止丟漏縫,應重新復找一次,在視線遮擋的地方、不易操作的地方、容易忽略的地方,如有丟、漏縫,應給以著補、補平。補勾后對局部墻面應重新清掃干凈。
3.6.6天氣干燥時,對已勾好的縫澆水養護。
4、質量標準
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
主控項目1水泥及配合比第4.4.2條
2勾縫牢固性第4.4.3條
一般項目1勾縫外觀質量第4.4.4條
2灰縫及表面第4.4.5條
5、成品保護
5.1勾縫時濺落的灰漿,要隨時清掃干凈,不準在架子上往下倒砂漿及其它雜物,以免濺臟墻面。
5.2填塞鋁合金門窗框時不要亂撕保護膜,勾縫時砂漿不要污染門窗框。
5.3垂直運料的高車架周圍,要用塑料薄膜或席子圍檔,防止砂漿污染墻面。
5.4落架子以前,先將腳手板上的砂漿污物清理干凈。
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橫豎縫接槎不平:勾豎縫時沒有與橫縫接好槎,沒有認真反復勾壓,掃縫時沒有把橫豎縫清掃干凈。
6.2門窗框周圍塞灰不嚴:沒將門窗框后塞灰作為一道工序嚴格要求,施工時不認真,勾灰時只顧表面,沒往里塞。
6.3縫子深淺不一致:灰縫劃得深淺不一,操作不認真,技術不熟練。
6.4存在窄縫及瞎縫:勾縫前沒有認真檢查,沒有對窄縫和瞎縫進行開縫處理。
6.5縫子漏勾:腰線、過梁、勒腳第一皮磚及門窗膀磚墻側面經常漏勾,操作者應反復查找,發現漏勾及時補勾。
7、質量記錄
7.1原材料的材質證明及試驗報告。
7.2水泥出廠合格證。
7.3質量檢驗評定記錄。
交底單位接收單位
交 底 人接 收 人
篇2:大廈清水磚墻勾縫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大廈清水磚墻勾縫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工程名稱:大廈
分部工程:裝飾裝修工程
分項工程名稱:清水磚墻勾縫施工
交底內容:
1、依據標準: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20**
2、施工準備
2.1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水泥:32.5號普通水泥或礦渣水泥,應用于同品種、同標號、同批號進場的水泥。
2.1.2砂:細砂,使用前過2mm孔徑的篩或紗繃篩。
2.1.3粉煤灰:細度過0.08mm方孔篩,其篩余量不大于5%,可取代部分水泥使用。
2.1.4主要機具:扁鑿子、錘子、粉線袋、托灰板、長溜子、短溜子、噴壺、小鐵桶、篩子、小平秋、鐵板、笤帚等
2.2作業條件:
2.2.1結構工程已完成,并經過質量驗收,達到合格標準,安裝好門窗框。
2.2.2搭好腳手架(或吊欄),搞好完全防護。
3、操作工藝
3.1工藝流程:
彈線找規矩→開縫、補縫→門窗四周塞縫→墻面澆水→勾縫→清掃墻面→找補漏縫→清理墻面。
3.2堵腳手眼:如采用單排外腳手架時,應隨落架子,隨堵腳手眼,首先應將腳手眼內的砂漿、污物清理干凈,并灑水濕潤,再用與原磚墻相同顏色的磚,補砌腳手眼。
3.3彈線找規矩:從上往下順其立縫吊垂直,并用粉線將垂直線彈在墻上,作為垂直線的規矩,水平縫則以磚的上下楞彈線控制,凡在線外的磚棱,均用扁鑿子剔去,對偏差較大的剔鑿后應抹灰補齊。然后用磚面磨成的細粉加107膠拌合成漿,刷在修補的灰層上,使其顏色一致。
3.4門窗四周塞縫及補砌磚窗臺:勾縫前,將門窗四周塞縫作為一道工序,用1:3水泥砂漿將縫堵嚴、塞實,深淺要一致。鋁合金門窗框四周縫隙的處理,按設計要求的材料填塞,同時應將窗臺上被碰壞,碰掉的磚補磚好,一起勾好縫。
3.5墻面勾縫前應澆水,潤濕墻面。
3.6勾縫:
3.6.1拌合砂漿:勾縫用砂漿的配合比為1:1或1:1.5(水泥:砂),或2:1:3(水泥:粉煤灰:砂),應注意隨用隨拌,不可使用使用過夜灰。
3.6.2勾縫順序應由上而下,先勾水平縫,后勾立縫。
勾水平縫時用長溜子,左手拿托灰板,右手拿溜子,將灰板頂在要勾的縫口下邊,右手用溜子將砂漿塞入縫內,灰漿不能太稀,自右向左喂灰,隨勾隨移動托灰板,勾完一段后,用溜子在磚縫內左右拉推移動,使縫內的砂漿壓實,壓光,深淺一致。
勾立縫時用短溜子,可用溜子將灰從托灰板上刮起點入立縫之中,也可將托灰板靠在墻邊,用短溜子將砂漿送入縫中,使溜子在縫中上下移動,半縫內的砂漿壓實,且注意與水平縫的深淺一致。如設計無要求時,一般勾凹縫深度為4~5mm。
3.6.3墻面清掃:每步架勾完縫后,要用笤帚把墻面清掃干凈,應順縫清掃,先掃水平縫,后掃豎縫,并不斷抖撣笤帚上的砂漿,減少污染。
3.6.4墻面勾縫應做到橫平豎直,深淺一致,十字縫搭接平整,壓實、壓光,不得有丟漏。墻面陽角水平轉角要勾方正,陰角立縫應左右分明,窗臺虎頭磚要勾三面縫,轉角處應勾方正。
3.6.5防止丟漏縫,應重新復找一次,在視線遮擋的地方、不易操作的地方、容易忽略的地方,如有丟、漏縫,應給以著補、補平。補勾后對局部墻面應重新清掃干凈。
3.6.6天氣干燥時,對已勾好的縫澆水養護。
4、質量標準
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
主控項目1水泥及配合比第4.4.2條
2勾縫牢固性第4.4.3條
一般項目1勾縫外觀質量第4.4.4條
2灰縫及表面第4.4.5條
5、成品保護
5.1勾縫時濺落的灰漿,要隨時清掃干凈,不準在架子上往下倒砂漿及其它雜物,以免濺臟墻面。
5.2填塞鋁合金門窗框時不要亂撕保護膜,勾縫時砂漿不要污染門窗框。
5.3垂直運料的高車架周圍,要用塑料薄膜或席子圍檔,防止砂漿污染墻面。
5.4落架子以前,先將腳手板上的砂漿污物清理干凈。
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橫豎縫接槎不平:勾豎縫時沒有與橫縫接好槎,沒有認真反復勾壓,掃縫時沒有把橫豎縫清掃干凈。
6.2門窗框周圍塞灰不嚴:沒將門窗框后塞灰作為一道工序嚴格要求,施工時不認真,勾灰時只顧表面,沒往里塞。
6.3縫子深淺不一致:灰縫劃得深淺不一,操作不認真,技術不熟練。
6.4存在窄縫及瞎縫:勾縫前沒有認真檢查,沒有對窄縫和瞎縫進行開縫處理。
6.5縫子漏勾:腰線、過梁、勒腳第一皮磚及門窗膀磚墻側面經常漏勾,操作者應反復查找,發現漏勾及時補勾。
7、質量記錄
7.1原材料的材質證明及試驗報告。
7.2水泥出廠合格證。
7.3質量檢驗評定記錄。
交底單位接收單位
交 底 人接 收 人
篇3:工程項目技術交底制度(3)
技術交底制度
一總則:
1、技術交底是設計文件、規范、標準向作業面延伸的重要技術資料,為規范、嚴格控制施工技術交底工作,提高技術管理水平,根據中《建筑規范》、《煤礦安全建設規范》及有關行業管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技術交底的目的:工程正式施工前,通過技術交底使參與施工的全體管理人員和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擔的工程任務,以及工程的特點、施工難點、設計意圖、執行的技術標準、施工工藝和方法、施工操作要點,以及安全質量標準,做到按操作程序施工,確保施工安全、質量。
二機構、
職責:
1、技術交底實行項目經理部(以下簡稱項目部)、作業隊二層次技術交底的原則,并針對各單位、分部、分項工程分別進行,貫穿于工程施工全過程。
2、工程項目開工前,由項目部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工程部等相關部門,向項目部全體管理人員、作業隊主要管理人員、班組長等進行總體技術交底;
3、單位工程開工前,由項目部工程部分階段、分層次下達書面技術交底;當收到設計變更、冬雨季施工前、主要施工方案修訂時或遇不可抗力事件后,應進行專項技術交底。
4、分部、分項工程開工前,由作業隊技術負責人向作業隊管理人員、工班長、全體操作者進行技術交底。
5、特殊過程和關鍵部位由項目部總工程師組織編制作業指導書,并逐級進行技術交底。
三內容、程序、時間:
1、項目部總體技術交底的內容
(1)、承擔施工的項目內容,工程概況,項目的設計意圖,項目適用的規范、標準及技術要求,設計交底和設計文件會審會議的有關情況。
(2)、工程合同和投標承諾中有關內容。
(3)、業主、監理、設計及上級管理單位情況,管理分工及主要職責,有關管理文件及要求。
(4)、項目管理組織機構設置,管理分工及主要職責。
(5)、項目安全、質量、成本、進度、環保目標,采取的主要管理措施。
(6)、施工組織設計、主要的施工方案,施工的方法與工藝,主要資源投入情況,采用的“四新”技術,安全、質量、進度、環保等方面要求。
(7)、其它需要說明的總體情況。
2、單位工程技術交底的內容
(1)、施工內容,工程概況,施工重點、難點,施工中的控制要點,需要注意的事項。
(2)、工程設計情況,業主、監理及上級的要求。
(3)、施工組織與施工方案,施工的方法與工藝,采用的“四新”技術,適用的規范、標準及技術要求,安全、質量、成本、進度、環保等方面要求。
(4)、主要工作量、構造、各部幾何尺寸、位置關系、限界等要求。
(5)、主要設備、材料,構件的型號、規格和質量等要求。
(6)、技術要求、操作要求、質量標準。
(7)、施工配合比,各工序的施工程序、主要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注意事項,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的內容、關系、有關要求。成品及半成品保護責任者,注意事項及要求等。
(8)、其它需要說明的內容。
3、分部、分項工程技術交底的內容
(1)、單位工程技術交底的內容。
(2)、分部(項)工程的重點控制部位,標高和尺寸,預留孔洞的位置及規格。預埋件平面位置、規格、品種、數量及走向、坡度、埋設標高等。
(3)、流水和立體交叉作業施工階段劃分。
(4)、重要部位夜間等特殊施工條件下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5)、工程測量定位,結構物主要軸線、尺寸和標高。
(6)、現澆混凝土、承重構件支模方法、拆模時間等。
(7)、預制、現澆構件配筋規格、品種、數量和制作、綁扎、安裝等要求。
(8)、混凝土、砂漿、防水、特殊水泥材料等配合比及試件、試塊的取樣、養護方法等。
(9)、其它應交底的內容。
4、專項技術交底的內容
(1)、參照單位、分部、分項工程技術交底的內容。
(2)、設計變更情況及施工要求,或冬雨季方案及各種施工保證措施,或主要施工方案修訂情況,或遇不可抗力事件后需要采取的措施等。
5、安全技術交底的內容
進行技術交底的同時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其主要內容包括:為保證施工安全所采取的技術措施、資源投入、安全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施工過程安全控制要求等;
四技術交底管理要求
1、技術交底必須在交底作業內容施工5日前下達。
2、技術交底要從實際出發,語言簡練,技術交底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于用文字表述比較麻煩或難以表述清楚的內容可以用圖示或表格來表達,并注明施工工藝中的關鍵點和操作要領。交底中不能出現“宜”、“應”、“一般采用”等選擇性內容。
3、技術交底記錄采用“附件1、2”格式。
4、技術交底及安全技術交底必須交至所有施工管理人員及所有施工操作人員,并認真講解施工工藝中的關鍵點和操作要領,參加交(接)底人員交清聽懂后雙方簽字,并注明交(接)底日期。對班組進行的技術交底必須一式六份以上(其它各級技術交底可參照執行),一份交操作者(接底人),一份交工長,一份交質檢員,一份交安全員,一份交技術資料員存檔,一份由交底人存查。
五審批、存檔、考核
1、技術交底的全部記錄內容都必須歸檔。誰負責交底,誰負責填寫交底記錄并將記錄移交給資料員進行歸檔。
2、交底資料按照交底先后順序或單位、分部、分項工程,編號裝訂成冊,以便查閱。
3、公司、區域公司、直屬工程公司、項目部應在定期、不定期的質量安全檢查中對技術交底的編制和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對于交底后不執行以及不交底的人員應給予相應處罰,對于因交底不當而造成不良后果的,應追究交底人的責任
六附則
本辦法由項目部負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