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式雙排鋼管腳手架搭設工程安全生產技術措施
1.一般要求
1.1.建筑登高作業(架子工),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特種作業操作證上崗作業。架子工的徒工必須辦理學習證。在技工帶領、指導下,非架子工未經同意不得單獨進行作業。
1.2. 架子工必須經過體檢,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暈高或高度近視以及不適合于登高作業的,不得從事高架設工作。
1.3. 正確使用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必須著裝靈便(緊身緊袖),在高處(2m以上)作業時,必須佩戴安全帶與已搭好的立、橫桿掛牢,穿防滑鞋。作業時精神要集中,團結協作、互相呼應、統一指揮,不得翻爬腳手,嚴禁打鬧玩笑、酒后上班。
1.4.班組(隊)接受任務后,必須組織全體人員,認真學習領會腳手架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交底,研討搭設方法,明確分工,并派1名技術好、有經驗的人員負責搭設技術指導和監護。
1.5. 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強風和高溫、大雨、大雪、大霧等惡劣天氣,應停止高處露天作業。風、雨、雪過后要進行檢查,發現傾斜下沉、松扣、崩扣要及時修復,合格后方可使用。
1.6. 腳手架要結合工程進度搭設,搭設未完的腳手架,在離開崗位時,不得留有未固定構件和不安全隱患,確定架子穩定。
1.7. 在帶電設備附近搭、拆腳手架時,宜停電作業。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作業時,腳手架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不得小于表7。
在建筑工程(含腳手架具)的外側邊緣與外電 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
最小安全操作距離 表7
外電線路電壓1 kV以下1~10kV35~110 kV154~220 kV330~500 kV
最小安全操作距離(m)4681015
1.8. 各種非標準的腳手架,跨度過大、負載超重等特殊架子或其他新型腳手架,按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批準的意見進行作業。
1.9. 腳手架搭設到高于在建建筑物頂部時,里排立桿要低于沿口40~50mm,外排立桿高出沿口1~5m,搭設兩道護身欄,并掛密目安全網。
2. 腳手架搭設、拆除、維修必須由架子工負責,非架子工不得從事腳手架操作。
3. 作業層橫向水平間距,應按不大于la/2設置。
4.立桿應縱成線、橫成方,垂直偏差不得大于1/200。立桿接長應使用對接扣件連接,相鄰的兩根立桿接頭應錯開500mm,不得在同一步架內。立桿下腳應設縱、橫向掃地桿。
5. 縱向水平桿在同一步架內縱向水平高差不得超過全長的1/300,局部高差不得超過50mm??v向水平桿應使用對接扣件連接,相鄰的兩根縱向水平接頭錯開500mm,不得在同一跨內。
6. 橫向水平桿應設在縱向水平桿與立桿的交點處,與縱向水平桿垂直。橫向水平桿端頭伸出外立桿應大于100mm,伸出里立桿為450mm。
7. 剪刀撐的設置應在腳手架的外側立面整個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采用搭接,應用3只旋轉扣件搭接,接頭長度不小于1000mm,剪刀撐與地面夾角控制在45°-60°。
8. 剪刀撐斜桿應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小橫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
9. 腳手架與在建建筑物拉結點,對高度在24m以下的腳手架宜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頂撐配合使用的附墻連接方式。嚴禁使用僅有拉接的柔性連墻件。
10. 腳手架笆必須鋪滿,并四角扎牢。。
11. 腳手架的基礎除按規定設置外,必須做好防雷接地保護。
12. 所有扣件緊固力矩,應達到40~65N·m.
13. 同一立面的小橫桿,應對等交錯設置,同時立桿上下對直。
篇2:建設集團規范懸挑腳手架搭設通知
建設集團關于規范懸挑腳手架搭設的通知
各工程公司、分公司、直屬項目部:
鑒于當前集團公司各施工現場懸挑外腳手架的搭設、防護存在較多的問題,集團公司現明確如下事宜,各工程公司(分公司、專業公司)、直屬項目部必須嚴格遵守。
1、懸挑外架搭設前必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應結合結構外立面和平面的變化情況),方案中懸挑梁平面定位圖、懸挑梁側面示意圖、懸挑梁受力驗算等內容必不可少。
2、懸挑外架的分段搭設高度不得超過6 層,也不得大于24米。整體分段應合理規劃,可以通過地面落地式外腳手架進行高度調整,以使經濟合理。
3、懸挑外架采用16 號以上工字鋼作為主懸挑梁(嚴禁采用腳手架管作為主挑梁,采用槽鋼時應有防側彎措施),工字鋼長≥3.35m,且錨固段長度不得小于外挑段長度的1.5倍,通過預埋在梁板內鋼筋環錨固。
4、建筑物角部、只有邊梁而無樓板部位或結構邊緣的懸挑梁板不滿足承載能力要求無特別設計處理時懸挑梁外端必須設置直徑不小于15 的鋼絲繩進行斜拉,鋼絲繩上設花籃螺桿,腳手架立桿、懸挑主梁、斜拉鋼絲繩、花籃螺桿一一對應。
5、因結構平面的變化,懸挑梁的定位及錨固應因地制宜(相臨懸挑梁的間距不得大于1.50m):對于框架結構,應直接在樓面裝設;對于剪力墻部位,應通過預留孔裝設或直接埋置于剪力墻內;對于只有邊梁而無樓板部位,應增加懸挑梁長度予以處理或在對邊梁結構無影響的情況下直接埋置于邊梁內;對于建筑物陽角,可將懸挑梁埋置于角柱內或采取附圖做法;
6、對于結構邊緣布置有懸挑梁、板的部位,應對懸挑梁、板的承載能力進行復核,若不滿足要求,應將懸挑梁的起挑點退后設置。
7、懸挑架底部必須采用硬質封閉,并設置擋腳板,外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網防護,地處鬧市和重要地帶應采取鋼板網或竹籬笆等加強防護。
8、其他關于腳手架的立桿間距、步距、剪刀撐、橫向斜撐、連墻桿等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 執行。
二O**年九月十二日
篇3:玻璃幕墻腳手架搭設方法
玻璃幕墻腳手架搭設方法
1 門式腳手架簡介
門式腳手架是一各新型的建筑施工和裝修機具。具有安裝、拆卸快捷、省時省工、零件少、便于運輸和儲存、功能多、可以根據施工的要求搭設施工用腳手架、模板撐架、固定和移動式登高作業平臺及大型演出的舞臺和燈光架。作業穩定性好、安全可靠、深受廣大建筑施工企業的歡迎。為了保證安裝、拆卸、使用的安全,特制定本方案。架子工應嚴格按本說明書進行安裝、拆卸操作。
2 基礎的處理
安裝腳手架的地面應平整、堅實,并應根據施工高度、并按腳手架在二層作業時允許施工載荷為1KN/m2,來確定腳手架安裝基礎的處理方法。
腳手架每個支腳對地壓力見下表:
門式腳手架各支腳對地壓力
搭設高度m153050100
對地面壓力Mpa0.190.240.310.48
3 安裝人員的要求
1.腳手架安裝人員應經過培訓,對腳手架結構、安裝、拆卸、使用都比較全面掌握。
2.參加腳手架安裝、拆卸人員最少應有3 有以上。
參加腳手架的安裝、拆卸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應戴安全帽,特殊作業時應扎安全帶。
4 弦體門式腳手架的安裝
4.1 根據1 號弦體橫截面為延36 米高度為變直徑圓形的施工特點,確定±0.00 米至+8.00 米為體內外各搭設一圓形架子,+8.00 米-200 米內圈搭設一整圓形架子,外圈搭設一半圓形架子(因外圈有總包架子做吊頂)。24.20-28.4 米處無弦體24.20 米至36.00 米處內圈獨立搭設一圓形架子,外圈與C-D 軸部分外圈接續民整圓。
5 圓形腳手架的拉接固定
-0.090 至+7.00 米內圈用上下調節支座分別支承地面與7.93 米H 型鋼梁下端,防止傾倒,內圈+7.930 米至2000 米共11 米,每隔7.0 米與A至C 軸間總包小滿堂腳手架用2.0-6.0 米長的Φ48 鋼管拉結成整體,C-D軸間內、外圈用Φ48 鋼管相互拉結成整體,確保安全使用。
6 弦體門式腳手架的拆卸
6.1 門式腳手架在拆卸前,首先清理腳手架上主席團的各種物件(建筑材料、施工工具及垃圾等),并認真檢查,在確認沒有任何物件的條件下,開始拆卸作業。
6.2 腳手架的拆卸必須從腳手架最上層的零件開始,如:門式腳手架的拆卸順序是從最上端的頂托開始,首先把頂托拆下,并用繩捆好送到地面,接著按拆交交叉拉桿、門型架、連接棒、腳踏板的順序從最上層往下一層進行拆卸,直至地面。
7 北立面采光頂與D 軸玻璃幕墻腳手架搭設及防護方案。
7.1 北立面延D 軸共154.2 米長,檐口高度30.20 米,根據現場實際作業面,擬定從7 軸向18 軸方向搭設,幕墻兩側各搭設一排腳手架,幕墻外側腳手架邊緣距D 軸1000.00mm,幕墻內側腳手架北邊緣距D 軸500mm,內處排腳手架在各軸線Ф800*16 鋼耗處用專用附墻連墻件臨時焊接固定,橫向連接及剪刀撐接國家規范執行。處排腳手架滿掛密度安全網。
7.2 采光頂腳手架采用鋼管桁架梁在28.5 米處與 C 軸北側D 軸內側腳手架之間相連接,桁架梁上滿鋪腳手架板,并用連接線扎牢固,形成一個操作平臺,供采光頂鋼結構涂裝及安裝玻璃使用。
7.3 1-6 軸北立面為異形球面,采光多排腳手架搭成一個臺階狀平臺,供結構安裝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