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進料驗收管理辦法(三)
第一條 本公司對物料的驗收以及入庫均依本辦法作業。
第二條 待收料 物料管理收料人員于接到采購部門轉來已核準的"采購單"時,按供應商、物料別及交貨日期分別依序排列存檔,并于交貨前安排存放的庫位以利收料作業。
第三條 收料
(一)內購收料
1.材料進廠后,收料人員必須依"采購單"的內容,并核對供應商送來的物料名稱、規格、數量和送貨單及發票并清查數量無誤后,將到貨日期及實收數量填記于"請購單",辦理收料。
2.如發覺所送來的材料與"采購單"上所核準的內容不符時,應即時通知采購處理,并通知主管,原則上非"采購單"上所核準的材料不予接受,如采購部門要收下該等材料時,收料人員應告知主管,并于單據上注明實際收料狀況,并會簽采購部門。
(二)外購收料
1.材料進廠后,物料管理收料人員即會同檢驗單位依"裝箱單"及"采購單"開柜(箱)核對材料名稱、規格并清點數量,并將到貨日期及實收數量填于"采購單"。
2.開柜(箱)后,如發覺所載的材料與"裝箱單"或"采購單"所記載的內容不同時,通知辦理進口人員及采購部門處理。
3.其發覺所裝載的物料有傾覆、破損、變質、受潮……等異常時,經初步計算損失將超過5000元以上者(含),收料人員即時通知采購人員聯絡公證處前來公證或通知代理商前來處理,并盡可能維持異狀態以利公證作業,如未超過5000元者,則依實際的數量辦理收料,并于"采購單"上注明損失數量及情況。
4.對于由公證或代理商確認,物料管理收料人員開立"索賠處理單"呈主管核示后,送會計部門及采購部門督促辦理。 第四條 材料待驗 進廠待驗的材料,必須于物品的外包裝上貼材料標簽并詳細注明料號、品名規格、數量及入廠日期,且與已檢驗者分開儲存,并規劃"待驗區"以為區分,收料后,收料人員應將每日所收料品匯總填入"進貨日報表"以為入帳清單的依據。
第五條 超交處理 交貨數量超過"訂購量"部分應予退回,但屬買賣慣例,以重量或長度計算的材料,其超交量的3%(含)以下,由物料管理部門于收料時,在備欄注明超交數量,經請購部門主管(含科長)同意后,始得收料,并通知采購人員。
第六條 短交處理 交貨數量未達訂購數量時,以補足為原則,但經請購部門主管(科長含)同意者,可免補交,短交如需補足時,物料管理部門應通知采購部門聯絡供應商處理。
第七條 急用品收料 緊急材料于廠商交貨時,若物料管理部門尚未收到"請購單"時,收料人員應先洽詢采購部門,確認無誤后,始得依收料作業辦理。
第八條 材料驗收規范 為利于材料檢驗收料的作業,質量管理部門就材料重要性及特性等,適時召集使用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依所需的材料質量研訂"材料驗收規范",呈總經理核準后公布實施,以為采購及驗收的依據。
第九條 材料檢驗結果的處理
(一)檢驗合格的材料,檢驗人員于外包裝上貼合格標簽,以示區別,物料管理人員再將合格品入庫定位。
(二)不合格驗收標準的材料,檢驗人員于物品包裝貼不合格的標簽,并于"材料檢驗報告表"上注明不良原因,經主管核示處理對策并轉采購部門處理及通知請購單位,再送回物料管理憑此以辦理退貨,如特采時則辦理收料。
第十條 退貨作業 對于檢驗不合格的材料退貨時,應開立"材料交運單"并檢附有關的"材料檢驗報告表"呈主管簽認后,憑此異常材料出廠。
第十一條 實施修正 本辦法呈總經理核準后實施,修訂時亦同。
篇2:服裝公司質量程序文件--進料檢驗程序
更多內容源自 綠化 1.目的
為確保面、輔均能達公司產質量量要求,滿足客戶需要,并藉以提升供應商質量管理能力,促使其提高面、輔料質量與服務水準。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外購或托外加工之物料、半成品、客供品的檢驗。
3.職責
質檢科負責來料質量檢驗判定與質量狀態標識。
布、輔料倉負責物料品名、規格、數量之表單核對及點收、標識。
供應商負責送貨至本公司。
外協部負責客供、自購及供應商進料不合格之處理。
4.工作程序
4.1進料檢驗作業流程圖附表。
4.2廠商送貨時,須填寫"送貨單"交倉庫人員,并將所送物料置于待檢區待驗。
4.3倉庫收到"送貨單"后,需與公司"物料訂購單"核對品名、規格、數量無誤后,交與IQC驗貨。
4.4 IQC在收到"送貨單"后,按照《進料檢驗規范》檢驗、判定。
4.5檢驗合格,IQC質檢員依《進料檢驗規范》之"檢驗合格處理方式"執行。
4.6檢驗不合格時,IQC質檢員依《進料檢驗規范》之"檢驗不合格處理方式"執行。
4.6.1外協部或生產部申請特采,由采購員或生產總調度員依《特采管制程序》申請核準并處理。
4.6.2外購或托外加工物料需退貨,由倉管員依《物料倉庫管理規程》執行。
4.7倉管員依據檢驗及處理結果,將產品點收入庫或退貨,合格物料填寫"入庫驗收單"。
4.8 IQC檢驗員根據"面料檢驗單"、"輔料檢驗單(5份)"匯總填寫"進料檢驗日報表",每日下班前將"面料檢驗單"、"輔料檢驗單(5份)"同"進料檢驗日報表"上交質檢科留存并作為統計分析的依據。
4.9當同一供應商來料連續兩批被拒收或連續10批有3批被拒收,IQC需開出"質量異常糾正單",并依《糾正及預防措施管理程序》執行。
4.10客供物料及自購品按4.2~4.8步驟檢驗。
1.相關文件
5.1《物料倉庫管理規程
5.2《特采管制程序》
5.3《糾正及預防措施管理程序》
5.4《進料檢驗規范》
6.記錄
6.1《物料訂購單》
6.2《面料檢驗單》
6.3《輔料檢驗單》
6.4《進料檢驗日報表》
篇3:電子公司進料檢驗辦法
電子有限公司進料檢驗辦法
1.目的
驗證協力廠提供的產品是否滿足規定的產品質量要求,確保不合格原材料和外購外協件不投入使用。
2.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本公司產品用原材料、外購外協件及包裝箱進廠的檢驗或試驗控制。(包括新產品開發、樣件、小批量試制、批量生產)
3.職責
3.1 品保部:負責進貨檢驗控制。IQC人員負責按《檢驗指導書》對原材料、外購外協件的進料檢驗,正確作出合格與否的符合性結論,并作好相關記錄及檢驗狀態標識。
3.2 QE:負責原材料標準的制訂及檢驗指導書的制定,并及時作好規范更改的傳達。
3.3 副經理:負責檢驗指導書和修訂的批準.
3.4 采購:負責原材料的采購,并負責不合格原材料的退貨及所造成損失的索賠等工作。
3.5 生管:負責外購外協件的采購,并負責不合格外購外協件的退貨及所造成損失的索賠等工作。
3.6 資材:及時做好相關產品標識,作好原材料、外購外協件的入庫手續控制。
3.7 所有員工應確保和維護檢驗和試驗狀態的標識.www.zonexcapitaltr.com
4.內容
4.1 原材料,外購外協件進廠應分類分批存放在倉庫指定的地點,并以標識牌示“待檢”。
4.2 原材料的檢驗依〈材料分析處理辦法〉執行。
4.3IQC可采用以下一種或多種方式對進貨產品進行驗證:
----針對協力廠提供的重要特性值的控制圖和過程能力測定報告;
----根據檢驗指導書進行全數或抽樣檢驗和試驗;
----由認可的測試機構出具檢驗/試驗報告并核對報告;
----根據事先在質量協議中規定的檢驗項目,對協力廠所提供產品的質保書或自檢報告進行確認。
4.4 IQC接到〈交驗暫收單〉后,帶上檢驗指導書和檢驗工具和記錄單到待檢區。
4.5 IQC人員依檢驗指導書的抽樣計劃對產品進行外觀,尺寸和功能和包裝的檢查。
4.6檢驗依急緩,特急的要在2小時內完成,急件要在4小時內完成,一般件應在8小時內檢完。
4.7IQC應按相關檢驗指導書或驗收標準規定填寫各項檢驗、試驗記錄或報告并定期整理,連同質量原始憑證存檔保管.檢驗和試驗報告等證明文件要有檢驗人員蓋章簽字方可有效.
4.8經檢驗合格之成品,IQC在產品或包裝規定的位置貼上合格標簽。
4.9 檢驗或試驗合格的原材料和外購外協件,IQC填寫《交驗暫收單》交資材辦理入帳手續。
4.10不合格原材料,外購外協件的控制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4.11檢驗記錄內容
a.進貨時間分承包方名稱、供貨批號;
b.檢驗項目,抽樣數;
c.檢驗產品名稱、零件號/工程等級、供貨數量;
d.幾何尺寸/材質/功能/可靠性檢驗實測值、判定結果;
e.檢驗日期、檢驗員簽名等.
五.附件
1.檢驗記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