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生產過程時間組織方法
生產過程時間組織是指勞動對象在各生產單位之間、各工序之間在時間上銜接和結合的生產方式。工業產品的生產過程,必需經歷一定的時間,經歷的時間越短,越有利于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因此,對產品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在時間上應當進行合理的安排和組織,保證各個環節在時間上協調一致,實現連續性和有節奏的生產,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縮短生產周期,減少資金占用。
生產過程的空間組織有兩種典型的形式:
1.工藝專業化形式
工藝專業化又稱為工藝原則,即按照生產過程中各個工藝階段的工藝特點來設置生產單位。在這種生產單位內,集中了同種類型的生產設備和同工種的工人,可完成各種產品的同一工藝階段的生產,即加工對象是多樣的,但工藝方法是同類的,每一生產單位只完成產品生產過程中的部分工藝階段和部分工序的加工任務。如機械制造業中的鑄造車間、機加工車間、熱處理車間及車間中的車工段、銑工段等,都是工藝專業化生產單位。
2.對象專業化形式
對象專業化又稱為對象原則,就是按照產品(或零件、部件)的不同來設置生產單位。在對象專業化生產單位里,集中了不同類型的機器設備、不同工種的工人,對同類產品進行不同的工藝加工,能獨立完成一種或幾種產品(零件、部件)的全部、或部分的工藝過程,而不用跨越其它的生產單位。如汽車制造廠中的發動機車間、底盤車間、機床廠中的齒輪車間等。
一批工件在工序間存在著三種移動方式,主要有順序移動、平行移動和平行順序移動三種。
1、 順序移動方式順序移動方式是指一批在制品在上道工序全部加工完,再整批地送到下道工序加工。一般適用于批量較少,工序時間較短的成批在制品生產中。其優點是組織工作比較簡單,設備沒有停工時間;缺點是在制品在工序間有等待加工和運輸時間,生產周期長,流動資金周轉慢,經濟效果差。
2、 平行移動方式平行移動方式是指一批在制品,在上道工序加工完一個零件以后,立即轉入下道工序加工,而無需等待整批加工完后,才向下道工序移動的一種組織生產方式。其優點是生產周期短,由于在制品移動快,流動資金占用也就減少;缺點是當下道工序的加工時間小于上道工序的加工時間時,有停工待料現象,但這種停工時間不好利用www.zonexcapitaltr.com,還有運輸工作量因相對頻繁而加大。
3、平行順序移動方式平行順序移動方式是平行移動方式和順序移動方式混合的組織生產的方式。采用這種移動方式,當前道工序加工時間小于或等于后道工序加工時間時,按平行移動的方式移送;當前道工序加工時間大于后道工序時間時,后道工序開始加工第一件在制品的時間,比前道工序加工完第一件制品的時間要往后移。后移時間的長短,以保證該工序能夠連續加工該批制品為原則。這樣,既可以防止下道工序時開時停的現象,又可以把工作地的間歇時間集中起來加以利用,使設備和工人都有較充足的負荷,但組織工作比較復雜。
生產過程組織的目標是要使產品內在生產過程中的A行程最短,B時間最省,C占用和耗費最少,D效率最高,E能取得最大的生產成果和經濟效益,具體要求是:
1.生產過程的連續性,是指產品在生產過程各個階段,各工序之間流轉,同工廠布置、生產技術水平和管理工作的水平有關,其優點是:
1)可以縮短產品的生產周期,減少在制品的數量,加速流動資金周轉。
2)可以更好地利用物資、設備和生產面積,減少產品由于停放、等待所造成的損失。
3)有利于改善產品質量。
2.生產過程的平行性,是指生產過程的各項活動、各工序在時間實現平行作業,是生產過程連續性的必然要求。
3.生產過程的單項性,是指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要轉移要向一個方向流動。
4.生產過程的比例性,是指生產過程各階段、各工序之間,在生產能力上應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以適應產品生產的要求。
5.生產過程的均衡性,是指企業及其各個生產環節的工作都能夠按計劃進度要求有節奏地進行。
6.生產過程的適應性,是指生產過程具有靈活應變的能力,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篇2: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制度
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制度
為了加強本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防止和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經研究決定成立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其人員組成及主要職責如下:
一、人員組成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二、主要職責
1、組長職責
(1)負責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計劃,組織實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2)統一協調安排本企業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
(3)組織制定本企業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并檢查督促其落實;
(4)組織實施檢查和安全隱患整改工作;
(5)組織開展安全知識技能的宣傳教育和培訓;
(6)組織管理專職人員及義務安全員。
2、副組長職責
(1)執行安全法規,督促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保障本企業安全符合規定,掌握本企業安全生產情況;
(2)確定安全責任,落實安全操作規程的實施;
(3)組織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4)組織建立專職安全隊伍;
(5)組織制定符合本企業實際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并不定期組織實施演練。
3、組員職責
(1)認真學習安全消防知識;
(2)遇到緊急情況及時上報、處理,必要時要及時報警;
(3)會使用滅火器材;
(4)經常檢查、保養、維修消防器材。
篇3:公司安全生產組織機構與職責
公司安全生產組織機構與職責:
1、公司成立由總經理任主任,各部門主管為成員的安全生產辦公室。其主要職責是:
(1)研究制定安全生產技術措施和勞動保護計劃。
(2)制定、修訂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并對這些制度的貫切執行情況執行監督檢查。
(3)組織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防止職業危害的措施,并監督執行。
(4)根據有關規定,制定,制定本公司的勞動保護用品、保健食品發放標準,并監督執行。
(5)監督日常安全生產工作,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及時消除生安全事故隱患。
(6)遇有特別緊急的不安全情況時,有權指令停止生產,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立即報告上級研究處理。
(7)總結和推廣安全生產的先進經驗,協助有關部門搞好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和專業培訓。
(8)參加審查新建、改建、擴建、大修工程的設計文件和工程驗收和試運轉工作。
(9)傷亡事故的調查和處理,負責傷亡事故的統計、分析和報告,協助有關部門提示防止事故的措施,并監督其按時實施,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10)對公司外部的信息和基層情況上傳下達,做好信息反饋工作。
2、司各部門必須成立安全小組成,負責:
(1)對本部門的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
(2)制定安全生產實施則和操作規程。
(3)實施安全生產監督檢查。
(4)貫徹執行安全生產辦公室的各項安全指令,確保生產安全。
3、全生產責任人:廠長是本公司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分管生產的主管和兼職安全生產管理員是本公司安全生產的主要責任人。(詳見機構表)
4、安全生產小組組長由各部門、分廠的主管人員擔任,并配備安全生產兼職管理員,以及三名以上不脫產的安全員。
5、各級工程師和技術員在審核、批準技術計劃、方案、圖紙和其它各種技術文件時,必須保證安全技術和勞動衛生技術運用的準確性。
6、各部門必須在本職業務范圍內做好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
7、各部門安全管理員要協助本部門主管執行勞動保護法規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處理本部門安全生產日常事務和安全生產檢查監督工作。
8、各車間生產安全員要經常檢查、督促車間班組人員遵守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程。做好設備、工具等安全檢查、保養工作。及時向上級報告本車間、班組的安全生產情況。做好安全生產日報表的填寫工作。
9、員工在生產、工作中要認真學習和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愛護生產設備和安全防護裝置、設施和勞動保護用品。發現不安全情況,及時報告上級或安全員,并迅速予以排除。
10、對新員工、臨時工、實習人員必須先進行安全生產的三級教育(即生產部門、車間或班組、生產崗位)才能準其進入操作崗位。對改變工種的工人,必須重新進行安全培訓才能上崗。
11、對從事鍋爐、壓力容器、電梯、電氣、起重、焊接、車輛駕駛(含廠內機動車)的員工,需經有資質的培訓單位進行和考試并取得相關的資格證書后,才能從事該項操作。對特殊工種的在崗人員,必須進行經常性的安全培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