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清掃保潔方案3
需要人工清掃的道路主要是人行道、街、巷以及一些掃路車清洗不到的角落,機械作業無法進行,部分能作業的也十分不便,而且費工、費時,我司經過綜合考慮和認真分析,計劃采用人工清掃保潔的作業方式進行保潔。人工道路清掃保潔是機械道路清掃保潔的補充,是機械清掃困難或清掃十分不便的情況下采用人工清掃作業。
環衛保潔工作屬于勞動力密集型的作業,在清掃保潔中離不開人工作業。我司將建立科學、高效管理模式和工作安排,做好責任路段的分工和巡查,建立每班巡查專職人員,重點路段或區域需加派人手,核心區重點道路、主干道及車流、人流較大道路等重點區域須重點保障。
人工清掃的道路主要是人行道以及一些清掃車清洗不到的角落,機械作業無法進行,我司計劃采用人工清掃保潔的作業方式進行保潔。
(1)人工清掃保潔作業時間
?、儇撠熤鞔胃傻赖臋C動道、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綠地(綠化帶、花壇、隔離帶、渠化島、公共綠地、小游園等)及人行天橋的清掃和保潔作業。每天實行三大掃三保潔,具體時間:大掃5:00-7:00,8:30-11:30,15:00-18:00,保潔7:00-8:30,11:30-15:00,18:00-21:00。不得漏掃、花掃,清掃過程要控制揚塵。清掃保潔后的垃圾、塵土要倒入垃圾收集車(桶)內,并蓋好車(桶)蓋。不得將垃圾、塵土等掃入道路排水口、綠化帶和廢物箱內。
?、趯π〗中∠锏鹊缆访刻鞂嵭?大掃加全天保潔。具體時間:大掃時間5:30-10:30,保潔時間10:30-23:00。
?、垩芈饭は?廢物箱)、垃圾桶和臨街門店垃圾收運工作與道路清掃保潔工作必須同時進行。
?、鼙崋T須衣著整齊,穿著反光安全制服作業。
(2)作業方式(普掃及保潔)
人工對道路的保潔通常分為普掃及保潔兩種方式。普掃作業是指到街道的全面清掃工作,保潔是指在保潔時段內,普掃完成后的一種實時保潔作業,鞏固普掃的作業成果。
——人工普掃的作業方式
保潔人員每天用掃把,按照作業時間、作業范圍和作業標準、要求,對本保潔范圍的人行道、人行天橋等進行全面的清掃保潔的過程。
人工清掃時,沿著人行道往統一方向進行清掃,每人配備1輛電動快速保潔車和清掃工具,清掃的垃圾臨時裝在保潔車內,運往垃圾收集點或中轉站。
——人工巡回保潔作業方式
1)道路保潔人員在道路普掃保潔以后,為了保護和維持道路的清潔和干凈,按照作業時間、作業范圍和作業標準、要求,對本保潔范圍的人行道、綠化帶、隧道、車行道的污染(如道路污跡、泥跡、果皮箱、地面亂張貼亂涂畫、垃圾裝運點等)進行清洗和清理的過程。
2)巡回保潔除了對道路飄浮垃圾的清掃外,還必須對道路污染和設備設施進行清洗保潔作業。人工清洗保潔作業時,采用小水車裝水(一般由高壓清洗車送水,或者人工推小水車到就近的加水點加水),用掃把、刷子等工具對道路的污跡、泥跡、果皮箱、工具房等進行洗刷,清洗的保潔作業過程。
3)人工清掃保潔各道工序作業規范
人工清掃作業方法
1.人工清掃保潔作業主要是對人行道的清掃和道路兩邊綠化帶漂浮垃圾的清撿工作,又稱人工普掃。保證城區每天2次大掃。
2.配備保潔車,平均分配工作量,固定清掃和巡回保潔范圍,普掃清掃完成后,接著進行巡回保潔作業。
3.在清掃人行道時,注意避讓行人清掃時一直往前向同一方向進行清掃,在清掃人行道時,也清掃和清撿綠化帶的垃圾和漂浮物,確保作業安全,清掃的垃圾歸堆后裝在保潔車內。
4.普掃時如遇行為阻擋時禮貌請其讓開或繞開先保潔其他地方,減少對行人的不便。
5.進行公路橋面保潔時,注意帶備小鐵鏟、長鉗子等工具,以便及時清除亂張貼的海報和廣告,以及夾縫中的垃圾;
6.注意衛生死角,把部分地段所存在的衛生死角及管理難點作為嚴管對象,作業時可適當增派人手,加強巡回保潔,確保責任區衛生狀況良好。
7.在清掃保潔作業中,所帶的工具必須跟人走,不要將工具遺留在一邊,而人卻在一邊。因為這樣不僅會造成工具的遺失,還會影響道路的順暢;
8.治理污染源頭,發現有亂拋垃圾等不文明行為,應予以勸阻,發現不法分子亂張貼、亂涂畫時應大膽制止并及時向上級報告;發現有泥頭車灑漏淤泥,偷倒淤泥時應首先記下車牌號碼并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
清潔作業程序
A、需熟悉本崗位的工作范圍、作業質量要求以硬作業時間。
B、作業前準備:按要求統一穿戴工作服,佩戴工作證,夜間作業必需穿戴反光帶、反光袖套,帶齊作業配備工具,按時到崗作業。
C、合理安排作業時間,保證主次干道的機動車道、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綠地(綠化帶、花壇、隔離帶、渠化島、公共綠地、小游園等)及人行天橋每天三大掃三保潔。
D、在普掃過后,根據道路的保潔時間要求進行巡回保潔,對道路附屬設施、路面污染等進行清洗。
E.作業完成后,把垃圾桶、保潔車放按規定位置統一集中有序停放到垃圾吊裝點,保潔工具按規定位置有序擺放在工具房,做到規范編號,統一朝向,整齊有序,為求不影響市容,不妨礙交通。
清掃作業的技巧
1)為了不踩踏垃圾,清掃作業方向應不斷向同一方向清掃;
2)從狹處(角落)向寬暢處清掃,從邊角處將垃圾向寬敞處清掃,對于人行道、廣場來說,也就是先掃墻邊、墻角,再掃中間。在清掃路沿石時,面對路沿,用掃把將垃圾朝一側掃出路沿;
3)清掃人行道時,可采用二種方式。第一種是直線清掃方式,即沿著廣場、人行道橫向清掃,把垃圾橫向清掃到廣場、人行道的路沿邊,再沿著路沿邊進行清掃;第二種是聚集式清掃方式,即從人行道的四周向路沿某一點清掃聚集;
4)用掃把將路面垃圾掃成一堆一堆,最好每隔15米堆放一堆,且垃圾堆放在靠路沿石外;
5)將保潔車推到垃圾處,用垃圾鏟裝進車內。注意每裝完一處要將車推往下一處,切勿用垃圾鏟運送,以免垃圾灑落出來,同時保潔車必須跟人走;
6)隨身所帶的小鐵鏟用處很多,可以用小鐵鏟將沙井內。路邊溝渠內落葉、垃圾清除出來;
7)清除過程中,如有香口膠等頑固污漬等,可用鏟刀將污漬鏟除。在保潔過程中,鏟除亂張貼廣告或頑固污漬后的地方可能會遺留明顯得印記,可用清潔劑摸擦;
8)清掃路邊綠湖帶、樹叢底時可用竹扒扒出來然后清掃;并且清撿綠化帶上面的飄浮垃圾;
9)在進行清掃作業中,所帶的工具必須跟人走,不要將工具遺留在一邊,而人卻在一邊。因為這樣不僅會造成工具的遺失,還會影響道路的順暢;
10)進行公路橋面保潔時,注意帶備小鐵鏟、長鉗子等工具,一邊及時清除亂張貼的海報和廣告,以及夾縫中的垃圾;
11)清掃地下通道時,先清掃出入口,再清掃地下通道路面,或者,先清掃通道一邊的出入口,再順著清掃的方向清掃地下通道路面,然后清掃另一邊的出入口。
清掃作業規范
A、普掃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按時完成。
B、安全方面,作業人員保潔人員應穿著統一格式的工作服,保持衣冠整齊,并佩戴好工號牌,且有明顯所屬單位標志;道路作業時應穿反光衣,夜間作業應穿帶反光安全標志服裝,并按規定配戴勞動用品進行作業,普掃時密切注意周邊交通狀況,遵守交通規則,橫穿馬路時,注意避讓車輛;保潔車須按指定的路線推行,不得穿越行車主干道,以防發生交通事故。
C、文明方面,作業過程中應避免塵土飛揚,以免造成空氣二次污染,保潔停放,推行時應靠近路肩,以免阻礙路人,推保潔車時應盡量減少噪音,以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使用文明用語,能聽會說普通話。
D、雨水季節,帶好雨具清掃排水口表面污物,及時將地段積水推凈,以免阻礙排水口正常排水。
E、質量檢查,全面接受采購人檢查人員對作業質量提出的整改意見(包括口頭意見)并予以改正;重大檢查,活動期間,在緊急情況下,須接受檢查人員的調遣;保潔作業完成后,班長須對轄區內的清掃質量作業全面檢查,并如實登記好《道路清掃保潔質量監督表》,發現不合格現象,須立即糾正,確保責任區內衛生質量達標。
F、人工保潔時,保潔人員非普掃時間不使用大掃把,清掃時應小心執掃,控制揚塵,避免妨礙行人,人行道、隧道、天橋等主要采用人工保潔方式進行。
清掃作業注意事項和作業要求
(1)作業時必須嚴格遵守道路交通管理規定及公路的有關管理規定,不得因作業而造成交通堵塞。
(2)保潔人員作業時必須嚴格按照作業程序要求,不得損壞公路設施。
(3)保潔人員作業時,根據業主的行業形象要求及規范,保證文明作業,使用行業標志,穿著公司統一的服裝上崗和相應的勞動保護用品,夜間作業應佩帶反光衣。
(4)道路清掃的垃圾應統一用電動保潔車盛裝;大件垃圾、廢棄物應臨時堆放在一起,待垃圾統一收集,回駐地后裝入垃圾壓縮車,運到垃圾填埋場。垃圾嚴禁向排水口內、花壇、綠化帶傾倒。
(5)要安全文明作業,按規定著裝,佩戴安全保護標志。在進行清掃作業時要留意周邊環境,以免發生危險事故,造成意外傷害。
(6)清潔作業時不得阻礙行人、車輛行走。
(7)垃圾收運車要求盡量做到密封,以防臭味外逾。
(8)道路的清掃、清洗范圍包括機動車道、慢車道、人行道兩邊掃至實體墻邊。各片區的交界部分路面要互相掃入30米。清洗工作必須有計劃,作業有記錄臺帳。
人工清掃的作業工具準備一覽表
作業類型 |
配備工具 |
個(把)/人 |
備注 |
人工普掃 |
小掃把 |
1把/人 |
|
垃圾鏟 |
1把/人 |
||
小鐵鏟 |
1把/人 |
||
保潔車 |
1臺/2人 |
||
人工巡回保潔 |
小掃把 |
1把/人 |
|
垃圾鏟 |
1把/人 |
||
小鐵鏟 |
1把/人 |
||
抹布 |
1塊/人 |
||
刷子 |
1把/人 |
||
垃圾袋 |
若干 |
||
小水車 |
1臺/2人 |
||
保潔車 |
1臺/2人 |
篇2:人工清掃保潔作業方案(薦)
人工清掃保潔作業方案
環衛保潔工作屬于勞動力密集型的作業,清掃保潔離不開人工作業。為保障服務質量,我公司根據項目需求建立科學、高效的管理模式,做好服務區域作業分工、人員排班、服務質量和安全作業巡查,安排好每班巡查專職人員,重點路段或區域加派人手,核心區重點道路、主干道及車流、人流較大道路等重點區域重點保障。
人工清掃保潔主要是針對人行道、車行道、公交站(亭)、高架路、立交橋、交通護欄、綠化帶、公共綠地(包括空曠地)以及機械清洗不到的角落、區域,需采用人工清掃保潔的作業方式進行保潔。
1、人工清掃保潔作業時間
清掃保潔等級 清掃保潔時間(每日) 人均保潔面積())平方米
特級 24小時(普掃時間見表注,除普掃外其余時間均業保潔時間) 小于或等于3300
一級 20小時(普掃時間見表注,保潔7:00-24:00)小于或等于4950
二級18小時|(普掃時間見表注,保潔7:00-22:00)小于或等于7000
三級 16小時(普掃時間見表注,保潔7:00-20:00)小于或等于9250
人工清掃保潔時間:普掃分為兩個時間制:11 月1 日至第二年4 月30日為早上4:30-7:00;5 月1 日至10 月31 日為早上4:00-7:00(作業時間可適當提前,并須在7:00 前完成一次全面清掃),連續性保潔時間:一級路7:00-24:00,二級路7:00-22:00。在作業過程中,清掃保潔人員的交接班時間必須重疊半小時,不能出現空崗現象,空崗10 分鐘以上則按規定扣分。
2、清掃保潔作業方式(普掃+保潔)
道路人工清潔作業采用普掃與保潔相結合的作業方式。
(1)普掃
人工普掃是指保潔人員每天使用大掃把等普掃工具,按照普掃作業時間、范圍、標準和要求,對人工作業區域進行全面清掃的過程。
普掃時,用大掃把對需人工清掃的路面、人行道、道牙、分車護欄下路面、廣告牌下路面、沙井口、行道樹圈及周圍進行全面清掃。做到“五無五凈”(五無:無堆積物、無果皮紙屑、無磚瓦土石、無污泥積水、無痰涕口香糖;五凈:路面凈、果皮箱凈、沙井溝眼凈、道邊石牙凈、樹根周圍凈)。
(2)保潔
人工保潔是指完成普掃作業后,為了保護和維持道路的清潔和干凈,按照作業時間、作業范圍和作業標準、要求,對服務區域進行巡回保潔作業的過程。
保潔時,環衛工人巡回走動,用小掃把、夾子、撮箕(防風撮箕)等專用保潔工具清理路面人行道、行道樹圈內、綠化帶、停車位處等人工保潔區域較為明顯的果皮、煙頭、紙屑、塑膜等垃圾、雜物,做到勤走、勤看、勤掃,確保路面整潔。
巡回保潔除了對道路飄浮垃圾的清掃外,還必須對道路污染和設備設施進行清洗保潔作業。人工清洗保潔作業時,采用小水車裝水(一般由高壓清洗車送水,或者人工推小水車到就近的加水點加水),用掃把、刷子等工具對道路的污跡、泥跡、果皮箱、工具房等進行洗刷,清洗保潔作業過程。
3、清潔保潔作業程序
3.1 作業前準備
(1)保潔人員上崗前需接受公司的入職培訓,熟悉本崗位的工作范圍、作業時間以及作業質量要求,并掌握崗位技能和安全作業規范。
(2)作業人員必須按要求穿著統一制作的環衛工作服反光衣、帽、佩戴工作牌等,環衛工作服有所屬單位的明顯標志。夜間作業必需佩戴反光帶、反光袖套、反光安全標志。
(3)檢查清掃保潔服務業工具是否齊備,作業工具包括掃把、垃圾斗、垃圾袋等,在后勤保障充足的情況下,作業工具一定要準備充足,以提高清掃保潔工作效率。
(4)檢查作業工具是否合乎作業要求,對存在問題的作業工具要及時更換或維修。
(5)冬季作業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意外凍傷,霧霾天氣,戶外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口罩,確保職業健康安全。
(6)當地政府部門發布強風、暴雨橙色及以上的預警后,應停止戶外清掃保潔作業。
(7)每天凌晨,項目管理員提前到達現場,根據上一天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或者采購人提到的重點事項,進行跟蹤監控,以滿足任務的完成。
3.2 普掃作業
保潔人員按規定穿戴整齊,帶齊作業配備工具,按時到崗作業。早上按規定時間完成普掃,實行先主干道后次干道,先人流量大的干道后人流量小的干道,天亮后,對機械不能清掃到位的路段,人工逆行補掃,如有停車,則進行掏掃作業。普掃實現全覆蓋,清掃不得出現隔班、隔塊清掃現象。
普掃過程中收集的垃圾按規定運送至指定的垃圾收集點。
3.3 保潔作業
在普掃過后,根據道路的保潔時間要求進行巡回保潔,對道路附屬設施、路面污染等進行清洗。
人工保潔時,保潔人員要巡回走動保潔,并用小掃把、撮箕清理路面較為明顯的紙屑、飲料瓶、雜物等,必須做到勤走、勤看、勤掃,發現道路兩邊有暴露垃圾及機動車道、人行道、綠化帶內有亂倒建筑垃圾要及時清理,作業行為符合規范,與路人、游人接觸時要做到文明禮貌,遇有人亂丟、亂吐時應用文明、禮貌用語勸阻,情節嚴重的,應即向城管行政執法部門反映。
保潔要及時,垃圾、廢棄物滯留時間不超過60 分鐘。
3.4 作業完成后
作業完成后把垃圾桶、保潔車按規定位置統一集中有序停放到垃圾吊裝點,保潔工具按規定位置有序擺放在工具房,做到規范編號,統一朝向,整齊有序,力求不影響市容,不妨礙交通。
4、人工清潔保潔方法及技巧
4.1 為了不踩踏垃圾,清掃作業方向應不斷向同一方向清掃。
4.2 使用大掃把時,應從身體的左后側、右后側向前清掃,或從身體的左前側向右前側清掃,反之亦可,雙手緊握掃把頂端,向前逐漸推進。
4.3 留意風向變化,順風清掃,避免逆風清掃,垃圾四散飄揚。清掃方向應固定從同一方向不斷向前推進,不要多頭作業,以致來回踩踏廢棄物,降低工作效率。
4.4 從狹處(角落)向寬暢處清掃,從邊角處將垃圾向寬敞處清掃,對于人行道、廣場來說,也就是先掃墻邊、墻角,再掃中間。在清掃路沿石時,面對路沿,用掃把將垃圾朝一側掃出路沿。
4.5 清掃路緣石時,應面對路沿,一邊注意過往車輛,一邊用掃把將垃圾朝一側掃出,或用垃圾鏟逐一收集。
4.6 清掃人行道時,可采用二種方式。第一種是直線清掃方式,即沿著廣場、人行道橫向清掃,把垃圾橫向清掃到廣場、人行道的路沿邊,再沿著路沿邊進行清掃;第二種是聚集式清掃方式,即從人行道的四周向路沿某一點清掃聚集。
4.7 用掃把將路面垃圾掃成一堆一堆,最好每隔15 米堆放一堆,且垃圾堆放在靠路沿石外。
4.8 將保潔車推到垃圾處,用垃圾鏟裝進車內。注意每裝完一處要將車推往下一處,切勿用垃圾鏟運送,以免垃圾灑落出來,同時保潔車必須跟人走。
4.9 在進行清掃作業中,所帶的工具必須跟人走,不要將工具遺留在一邊,而人卻在一邊。因為這樣不僅會造成工具的遺失,還會影響道路的順暢。
4.10 隨身所帶的小鐵鏟用處很多,可以用小鐵鏟將沙井內、路邊溝渠內落葉、垃圾清除出來。
4.11 清除過程中,如有香口膠等頑固污漬等,可用鏟刀將污漬鏟除。在保潔過程中,鏟除亂張貼廣告或頑固污漬后的地方可能會遺留明顯得印記,可用清潔劑摸擦。
4.12 清掃路邊綠化帶、樹叢底時可用竹扒扒出然后清掃;并且清撿綠化帶上面的飄浮垃圾。
4.13 排水口、吊渠、沉沙井、綠化帶及各式狹窄縫隙中的垃圾,如無法使用掃把掃凈,可使用鐵鏟、鐵鉗、竹扒等予以清除。
4.14 進行公路橋面保潔時,注意帶備小鐵鏟、長鉗子等工具,以便及清除亂張貼的海報和廣告,以及夾縫中的垃圾。
4.15 清掃通道時,先清掃出入口,再清掃通道路面?;蛘?,先清掃通道一邊的出入口,再順著清掃的方向清掃地下通道路面,然后清掃另一邊的出入口。
4.16 清掃人行天橋時,先清掃天橋的橋面,接著清掃階梯,人站在下一階,從梯一端向另一邊掃,最后將集中一側的垃圾往下逐層匯聚再清運,避免動作過大,致使灰塵、垃圾撒落在過往行人或車輛身上。
4.17 注意衛生死角,把部分地段所存在的衛生死角及管理難點作為嚴管對象,作業時可適當增派人手,加強巡回保潔,確保責任區衛生狀況良好。
4.18 雨水季節,帶好雨具清掃排水口表面污物,及時將地段積水推凈,以免阻塞排水口正常排水。
4.19 垃圾收集人員收集搬運過程應無遺漏、無灑漏、無滲濾液滴漏;垃圾收集運輸車向垃圾轉運站運送垃圾的過程應覆蓋密閉,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4.20 治理污染源頭,發現市民有亂拋垃圾等不文明行為,應予以勸阻,發現不法分子亂張貼、亂涂畫時應大膽制止并及時向上級報告;發現有泥頭車灑漏淤泥、偷倒淤泥時應首先記下車牌號碼并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
4.20 治理污染源頭,發現市民有亂拋垃圾等不文明行為,應予以勸阻,發現不法分子亂張貼、亂涂畫時應大膽制止并及時向上級報告;發現有泥頭車灑漏淤泥、偷倒淤泥時應首先記下車牌號碼并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
5、人工清掃保潔作業規范
5.1 環衛作業應做到文明、安全、規范和有序,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對公眾生活的影響。
5.2 安全作業規范
(1)建立健全安全作業管理制度和落實安全作業責任人,確保安全作業。
(2)作業人員保潔人員應穿著統一格式的工作服,保持衣冠整齊,并佩戴工號牌,且有明顯所屬單位標志;道路作業時應穿反光衣,夜間作業應穿帶反光安全標志服裝,并按規定配戴勞動用品進行作業。
(3)普掃時密切注意周邊交通狀況,遵守交通規則,橫穿馬路時,注意避讓車輛。保潔作業時,應朝來車方向進行清掃保潔,以便于觀察車流動向,確保安全作業。
(4)保潔車須按指定的路線推行,不得穿越行車主干道,以防發生交通事故。
(5)環衛清掃保潔作業時,原則上不得安排作業人員在快速路、車速較快(限速60km/h 及以上)的主次干道進行人工流動作業;如出現道路潑灑、車輛事故或在車速較慢的主次干道需要人工在車行道進行作業時,應嚴格按照占道作業相關安全規范進行作業,按車行線反方向清掃,現場須有專人指揮,疏通車輛。
(6)城市道路大面積污染需要集中清理時,嚴格按照占道作業規范進行作業,在需清理處的來車方向設置醒目的路障和警示牌,并做好防護措施。
5.3 文明作業規范
(1)環衛作業人員作業時須按規定穿著工作服、工作鞋,佩戴工作牌,做到著裝整齊,工作服無破損、不潔、反光條嚴重剝落等現象。作業時不得抽煙、吃東西等做與工作無關活動。
(2)環衛工人在清掃和保潔作業時,不得將垃圾掃入雨水井、雨水口、綠化帶、河道、海域等位置,應到指定地點傾倒垃圾。垃圾傾倒后應將垃圾收集容器、清掃保潔工具復位、擺放整齊,將沖洗污水處理干凈,不對行人、周邊環境和市民生活造成影響。
(3)作業過程中應避免塵土飛揚,以免造成空氣二次污染。
(4)保潔車停放、推行時靠近路肩,以免阻塞交通,妨礙路人。
(5)推保潔車時應盡量減少噪音,以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
(6)使用文明禮貌用語,能聽會說普通話。
(7)環衛作業過程中遇到亂吐、亂扔、亂倒等不文明行為,應用文明、禮貌用語提醒勸阻。
5.4 普掃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按質完成。
5.5 人工普掃作業時,道路、人行道(含店前道路)不得反掃,垃圾應歸攏、歸堆并清除徹底,清掃時不得將垃圾掃入內河、窨井中應向道路兩側反掃。用大掃把對轄區范圍內的小街巷、開放式小區紅線范圍以外部分、綠化帶、(含地下人行通道、地面人行天橋)人行路面、道牙、沙井口、樹根周圍進行全面徹底清掃。
5.6 人工清掃時,道路綠地(含車道綠化隔離帶、人行道綠地)保潔應與道路保潔同步,做到綠化帶內無雜物、無垃圾。綠化(隔離)帶、行道樹穴內有暴露垃圾(如較為明顯的紙屑、膠袋、飲料瓶等垃圾)要及時清理,確保綠化帶整潔。要求徹底清理路面道牙的青苔、雜草、污泥,確保清掃保潔無無明顯青苔、雜草、污泥。
5.7 人工普掃作業要達到無丟段、丟片、丟堆現象,做到“五無五凈”。
“五無”,即無堆積物、無果皮紙屑、無磚瓦土石、無污泥積水、無痰涕口香糖;“五凈”,即路面凈、果皮箱凈、沙井溝眼凈、道邊石牙凈、樹根周圍凈。
5.8 人工保潔時,保潔人員非普掃時間不使用大掃把,清掃時應小心執掃,控制揚塵,避免妨礙行人,人行道、隧道、天橋等主要采用人工保潔方式進行。建立科學、高效管理模式和工作安排,做好責任路段的分工和巡查,建立每班巡查專職人員,重點路段或區域需加派人手。
5.9 保潔人員用小掃把保潔,如有大量落葉或大面積垃圾可用大掃把清掃。道路叉路口專人保潔。作業時使用三輪保潔車。管理人員跟班巡查,檢查保潔人員著裝上崗情況、巡回保潔情況、路面衛生情況等,對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5.10 人工保潔時,保潔人員要巡回走動保潔,并用小掃把、撮箕清理路面較為明顯的紙屑、飲料瓶、雜物等,必須做到勤走、勤看、勤掃,發現道路兩邊有暴露垃圾及機動車道、人行道、綠化帶內有亂倒建筑垃圾要及時清理,作業行為符合規范,與路人、游人接觸時要做到文明禮貌,遇有人亂丟、亂吐時應用文明、禮貌用語勸阻,情節嚴重的,應即向城管行政執法部門反映。保潔要及時,垃圾、廢棄物滯留時間不超過60 分鐘。
5.11、道路隔離欄底部清掃保潔達標,無積塵、漂浮物、垃圾雜物等。
5.12、綠化帶保持干凈整潔,無斷枝落葉,無垃圾,無紙屑、塑料袋、包裝袋等廢棄物、無人畜糞便等。
5.13、果皮箱清掏應及時,外觀保持整潔、無污垢;擺正、門關嚴、無移位、無內膽外放,無小廣告;保持周邊地面清潔無污物;果皮箱被盜后及時按原樣裝好。
5.14、降雨要及時清除積水,主路面積水應在雨停后4 小時清除完畢,便道積水6 小時內清除完畢。
5.15、道路兩側休閑椅、康體娛樂設施、雕塑等無積塵、無明顯污跡,每天擦洗一次。
5.16、保潔時對發現公共場所等處亂張貼亂畫現象要及時做好清理工作。
5.17、掃把、鐵鏟等工具清潔,作業后及時清洗,三輪保潔車、垃圾清運車要在車輛前部、后部、兩側設置反光標識,裝運過程中要密閉運輸。如有損壞必須及時更換。作業時停放離人行道側石不得超過20 厘米,不得影響行人和車輛通行,不得影響消防通道暢通,收工后應存放在指定的位置進行集中管理。
5.18、質量檢查,全面接受采購人檢查人員對作業質量提出的整改意見(包括口頭意見)并予以改正;重大檢查、活動期間,在緊急情況下,須接受檢查人員的調遣;保潔作業完成后,班長須對轄區內的清掃質量作業全面檢查,并如實登記好《道路清掃保潔質量監督表》,發現不合格現象,須立即糾正,確保責任區內衛生質量達標。
6、清掃保潔人員作業要求
6.1 服從上級安排和指導,明確崗位責任、服務范圍、時間要求,清楚質量標準和操作方案。
6.2 熟練各類清潔衛生工具、物品的使用和維護,掌握各類清掃、沖洗、擦拭等保潔工作的技術規范和工作程序。
6.3 嚴格遵守工作時間和請假制度,作業過程中不得串崗、脫崗、扎堆聊天、干私活等,杜絕無人守崗、提前離崗或在崗休息。
6.4 清潔作業人員除身著統一的工作服,還必須穿反光衣、戴反光袖套或反光帽。
6.5 清潔過程中,要靈活遵守交通規則,密切關注周邊交通狀況,避讓過往行人、車輛。
6.6 上下班人流、車流高峰期或人員密集場所,不得使用大掃把進行普掃。
6.7 作業完畢或休息空隙,不得將掃把、垃圾鏟等保潔用具隨意亂擺放,或者扛在肩上四處走動。
6.8 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對過往行人的詢問盡可能予以善意解答和指引,做到文明有禮。
6.9 注意文明清掃,切勿將掃把提起過高,離地盡量不要超過 20 厘米,避免塵土飛揚,造成空氣污染,影響過往行人。
6.10 對工作認真負責,愛護、保管好清潔工具,切勿隨便擺放,作業結束及時清理,保持整潔。
6.11 嚴禁隨意傾倒或焚燒垃圾,不得將垃圾掃入花木叢、綠化隔離帶或倒入下水道窨井口、水涌水塘。
7、清掃保潔安全作業措施
7.1 著裝:環衛作業人員上班時間必須穿環衛標志服(晚上作業時必須穿反光標志服),工作帽帽沿向正前方,不得敞開外衣,非工作需要不允許將衣袖、褲管卷起,不允許將衣服搭在肩上。
7.2 工具使用:熟練各類清潔衛生工具、物品的使用和維護,掌握各類清掃、沖洗、擦拭等保潔工作的技術規范和工作程序。作業完畢或休息空隙,不得將掃把、垃圾鏟等保潔用具隨意亂擺放,或者扛在肩上四處走動。
7.3 交通安全:清潔過程中,要靈活遵守交通規則,密切關注周邊交通狀況,避讓過往行人、車輛。清潔工人要根據本路段的人、車流情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和方式。
7.4 反向作業:清潔工人在清掃和保潔時,應按車行線反方向清掃,特別在清掃中間護攔時要提高警覺,注意來車。
7.5 保潔車停放和使用:保潔手推車不能太靠近車行線停放。清理主車道上的成堆的泥土時,應在清理點來車方向設置醒目的路障(如錐形交通路標),并做好防護措施。工作中使用車輛要注意保養,做到常充電、充氣、常擦拭,不得在車體外懸掛物體。
7.6 人流高峰:上下班人流、車流高峰期或人員密集場所,不得使用大掃把進行普掃。
7.7 清洗作業:濕、灑、刷、沖、清時,要當心污水飛濺到行人,沖水時的水流量必須控制適當,不要將水沖進沿街商店。
7.8 雙黃線清洗:清掃道路雙黃線或交通隔離帶時,要用帶有反光標識的電動車和圓錐反光桶圍護作業區域,要注意過往車輛,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方可進行作業。
7.9 文明作業:注意文明清掃,切勿將掃把提起過高,離地盡量不要超過 20厘米,避免塵土飛揚,造成空氣污染,影響過往行人。
8、人工清掃保潔注意事項
8.1 作業時必須嚴格遵守道路交通管理規定及公路的有關管理規定,不得因作業而造成交通堵塞。
8.2 保潔人員作業時必須嚴格按照作業程序要求,不得損壞公路設施。
8.3 保潔人員作業時,根據業主的行業形象要求及規范,保證文明作業,使用行業標志,穿著公司統一的服裝上崗和相應的勞動保護用品,夜間作業應穿戴反光衣。
8.4 道路清掃的垃圾應統一用手推保潔車盛裝;大件垃圾、廢棄物應臨時堆放在一起,待垃圾統一收集,回駐地后裝入垃圾壓縮車,運到垃圾填埋場。垃圾嚴禁向排水口內、花壇、綠化帶傾倒。
8.5 在進行清掃作業時要留意周邊環境,以免發生危險事故,造成意外傷害。
8.6 保潔人員應小心執掃,控制揚塵,避免妨礙路人、車輛行走。
8.7 清潔作業時如遇行人阻擋時禮貌請其讓開或繞開先保潔其他地方,減少對行人的不便。
8.8 垃圾收運車要求盡量做到密封,以防臭味外溢。
8.9 道路的清掃、清洗范圍包括機動車道、慢車道、人行道兩邊掃至實體墻邊。各片區的交界部分路面要互相掃入10 米。清洗工作必須有計劃,作業有記錄臺帳。
8.10 清掃作業所帶的工具不得隨意擺放,或者遺留一邊而無人看顧,不僅容易造成工具被盜或遺失,還會因占道影響道路暢通。作業完畢,工具應及時放回工具房內,并且擺放整齊。
9、問題處理
9.1 發現亂丟垃圾、亂傾倒雜物等不文明行為,應上前義正言辭地禮貌加以勸阻。如遇某些部門或企業不及時清運下水井污泥、花壇綠地改造、亂倒渣土等突發問題導致道路和兩側有垃圾死角,應向直屬領導匯報,通過合適途徑向市、 區環衛主管部門反映處理。
9.2 對正在進行亂張貼、亂涂寫、亂刻畫、亂噴印的人員,要及時予以制止, 無法解決時應向直屬領導報告。
9.3 項目經理每天要對所屬范圍內的清掃效果進行實地巡查,發現問題立即予以糾正,并根據情況合理調配人力,確保衛生質量達標。
9.4 健全社會監督機制,根據業主要求、社會投訴以及新聞曝光及時改進不足,化解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