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十二)
施工質量控制措施是施工質量控制體系的具體落實,其主要是對施工各階段及施工中的各控制要素進行質量上的控制,從而達到施工質量目標的要求。
1、施工階段性的質量控制措施
1)事前控制階段:事前控制階段是在正式施工活動開始前進行的質量控制,事前控制主要是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質量管理體系編制《質量保證計劃》,制定現場的各種管理制度,完善計量及質量檢測檢查和控制,并編制相應的檢驗計劃。
2)事中控制階段:是指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的質量控制,主要有:
?。ˋ) 完善工序質量控制,把影響工序質量的因素都納入管理范圍。及時檢查和審核質量統計分析資料和質量控制圖表,抓住影響質量的關鍵題進行處理和解決。
?。˙) 嚴格工序間的交換檢查,做好各項隱蔽驗收工作,加強交檢制度的落實,前道工序達不到要求決不交給下道工序施工,直到質量符合要求為止。
?。–) 對完成的分部分項工程,按相應的質量評定標準和辦法進行檢查、驗收。同時,如施工中出現特殊情況,隱蔽工程未經驗收而擅自封閉、掩蓋或使用無合格證的工程材料,或擅自變更替換工程材料等,總工程師有權向項目經理建議下達停工令。
3)事后控制階段是指對施工已完的產品進行質量檢驗控制。按規定的質量評定標準和辦法,對完成的單位工程進行檢查驗收,整理所有的技術資料并編目、建檔。
在保修階段,按《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有關條款對本工程進行維修。
2、施工質量控制要素
按照國家和陜西省頒發的標準、規范,依據施工圖紙和施工總承包合同,為了確保質量目標的實現,本工程將完全依據ISO9002 標準實施管理,并將以下20 個要素作為質量控制的要點,同時建立以項目總工程師的質量保證體系。
1質量計劃編制和實施控制:
1) 由項目總工程師負責編制項目質量計劃,編制的內容和控制的方法要滿足合同規定的要求,滿足建設主管部門的規定,同時要與本項目施工組織設計所選用的施工方法相適應。
2)編制的質量計劃必須經監理和業主審批后方能實施。
3) 在中標通知書接到兩周內,向業主提供一份詳細的指導開工后3 個月的質量計劃,開工動員會后一個月內向業主提供一份最新的指導全部施工的質量計劃。
4)主要施工過程描述: 根據招標文件先描述以下過程,待施工前依據施工圖進一步細化界定,見表5-1。
表5-1
序號 過程 界定 達到標準 備注
1 土方回填 關鍵 優良 ∕
5)質量計劃在實施中需要修改時,由總工程師向監理和業主書面申報修改報告,經批準后修改原計劃并組織實施。
6) 質量計劃在實施過程中,未經監理和業主批準,不得隨意修改。
7)質量計劃編制和實施控制過程簡要描述,見圖5-3。
圖5-3質量計劃編制和實話控制過程圖
1文件資料控制
1)總承包方控制下列文件資料:
?。ˋ)國家、陜西省頒發的技術標準、規范、規程、工法等。
?。˙)業主(監理)根據合同提供的合同、圖紙、紀要、變更等技術文件資料。
?。–)總承包方制定的各種技術文件資料。
?。―) 總承包方按照合同文件制定的項目施工的各種技術文件資料。
2)業主(監理)提供的技術文件資料由項目總工程師負責管理和編寫處理意見并轉發相關部門的分承包商、供應間。項目總承包方負責編寫項目范圍內的生產、技術、質量、材料、設備、安全等技術文件資料。
3)項目總工程師負責投標方編寫的各種技術文件資料,對分承包商、供應商列入本范圍內的技術文件資料,由總工程師負責檢查,核對其有效性。對分承包商在施工過程中形成的技術文件資料由總工程師負責按工程進度收集、整理并檢查,對其中不符合規范、合同要求的部分予以退回并責令分承包商重新完善,并整理成冊。
4) 技術文件資料要進行受控標識,作廢的文件資料要加蓋“作廢”專用章。
5)文件資料在分發前必須注明分發編號,并按總工程師批準的分發清單進行分發,分發時要做分發記錄。
6)當發現文件資料丟失或損壞時,領用人應向資料管理部門申請補發,由資料管理部門負責人批準后重新補發,并重新編分發號,而且必須注明原分發號文件作廢。
7)對于文件資料和已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等,根據實際情況對圖紙的要求等有更改需要時,由更改提出部門申報《技術資料更改單》, 報項目總工程師批準后,按原編、審、批程序更改。
8)國家行業規范、標準有變更時,應及時更換有效版本。
9)技術文件資料經批準后,原版文件由文件管理人員歸檔登記。需臨時借閱文件資料的人,須填寫《借閱申請單》經文件資料管理負責人批準后方可借閱。
10)交工資料編制
編制方法:所有技術資料按照《陜西省建筑工程技術資料匯編》編制,一式三份,兩份交至建設單位, 其中一份由建設單位交存檔案館,第三份由施工單位自存檔案。
交工資料交付:在辦理工程交工手續后,項目經理部在兩個月內向建設單位提供成冊的全套交工資料,并辦理交接手續,竣工圖也同時交付建設單位。資料移交負責人為項目技術負責人。
2采購控制:
1)采購由業主指定的采購產品,投標方應積極做好配合工作,并將采購產品的有關資料復印歸檔,由總包負責采購的產品,必須經過招標進行,其工作程序為:成立招投標領導小組→編制標書和考察評價原則→確定入圍名單→發標→考察→評標、定標→發放中標通知書總承包方組織的招標活動,必須自覺接受業主、監理和有關部門監督檢查,評標最終結果須經業主和監理的審批后方可發放中標通知書。
2)采購合同控制: 由業主簽訂的采購合同,總承包方應積極與業主溝通協商,落實合
同的執行,并每月書面形成合同執行情況報告。 所有采購合同均為受控文件。 所有采購合同均由項目總承包方組織合同交底。
3)采購產品的過程控制: 在施工過程中,采購的產品不能滿足工程需要時,由總承包方負責
采購的,由總承包方相關部門提出報告,報項目總經理審批,報業主和監理批準后更換產品。 由業主采購的,總承包方應積極如實反映情況,由業主做出決定。產品的施工過程控制嚴格按照有關控制程序進行。
4)所有產品在其使用完后,均應作出使用效果評價記錄。
3業主提供產品的控制
1)總承包方依據業主提供產品清單,根據需用時間,及時與業主協商進場事宜。 2)對業主提供的產品必須按“施工物資進貨檢驗和試驗程序”規定,由總承包方物資供應部組織驗收。 3)業主提供的產品以檢驗和試驗后,摟“檢驗和試驗狀態控制程序”及時做好產品的檢驗、試驗狀態標識和記錄。
4)業主提供的產品如原標識清晰無誤,內容符合追溯性要求時,可采用原標記作為標識。如需復驗的產品在復驗后加注本企業標識。
5)總承包方對業主提供的產品按“產品的標識和可追溯性程序”做好追溯性標識,標識內容應包括甲方方名稱、合同號,以確保專料專用。
6)接收中如發現產品不合格或檢驗結果不符合規定時,投標方收料員必須立即將信息反饋給項目總工程師、業主(或其代表)協商解決
7)總承包方物資供應部對業主提供產品接收后的搬運、貯存、保管和維護按“搬運、貯存、防護、交付”程序辦理,以保護物資的質量特性不受到損壞。
8)業主提供的產品在接收時發生丟失、損壞和不適用時,由材料人員報告項目工程部經理,并通知業主進行處理。
9)業主提供的產品從通知接收起到領料發出止,所有在總承包方范圍內的流轉手續、單據、帳卡及實物必須標記“某某某甲方提供”字樣標識。
4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
1)本工程施工所需物資和施工過程中的半成品、成品以及最終產品均需標識。
2)物資標識由倉庫保管員根據產品制作標簽、標牌、標記、記錄(如驗收單、器材明細帳、材質證等),設置存放區標識以及在資料文件上做標記、記錄。
3)施工過程中的半成品、成品用相應的檢驗評定紀錄進行標識。
4) 工程竣工應按設計文件的規定和合同要求對工程實體進行標識??⒐D應在原設計圖紙上加蓋“竣工圖章”,原設計圖變更的應進行修改,并應有修改人簽字。若設計變更量大,原圖紙修后已不能準確反映工程全貌時,由業主委托原設計單位重新繪制圖紙。
5)對做好的標識專人負責保護和保存,不得涂改或丟失。
6)對有追溯性要求的物資過程部位應在質量計劃中規定每個或每批產品的唯一標識。
7)總承包方應每月組織一次對分承包商的產品標識管理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責令限期整改,并對整改措施的有效性進行驗證。
5施工過程控制
1)施工準備 包括總承包方組織機構及職責劃分、分承包商和物資分供應方的確定、總承包方資源配置等,同時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ˋ) 會審:由項目總工程師負責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和人員參加,并形成會審紀要。
?。˙)由項目總工程師指導、審批分承包商的施工組織設計。
?。–)由項目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編制質量計劃。
?。―)由生產副總經理負責組織編制生產計劃,并指導審批分承包商的生產計劃。
2)過程控制
?。ˋ) 由項目總工程師主持組織有關人員界定關鍵過程和特殊過程,并組織編制與之相應的施工技術方案和作業指導書。分承包方的工程項目質量計劃、施工技術方案和作業指導書報項目總工程師審批后執行地。
?。˙)由項目總工程師在開工前向分承包商、供應商進行技術、質量、安全交底,并形成技術交底記錄。
?。–)施工準備完成后,由投標方組織對開工條件全面檢查,達標后填報“工程開工報告書”經業主和監理批準后正式開工。
?。―)在施工過程中,施工管理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施工驗收規范及操作規程,按照設計圖紙要求及作業指導書的規定進行施工。施工中要按工藝要求實施控制,各施工工序按照施工規范要求做好自檢記錄,當轉序時要辦理交接記錄,對關鍵過程和特殊過程由專職工程師辦理自檢記錄和工序交接記錄。
?。‥)過程檢驗按照“施工過程檢驗控制”程序執行。
?。‵)各分承包商的施工過程均按此程序控制進行,總承包方應半個月組織檢查一次。
?。℅)當確認所有施工過程已經完成,并對所過程進行了檢驗合格后,由總承包主填寫竣工報告,申請進行竣工檢驗,竣工檢驗合格后辦理工程交付手續,竣工檢驗和工程交付按“竣工工程檢驗控制”、“防護、交付控制”程序執行。
3)總承包方應依據質量控制需要編制關鍵過程作業指導書及施工方案。經業主、監理審批后予以實施,并且總承包方每天都須組織巡查或旁站管理。
4)對防水、特殊焊接、預應力張拉、大體積混凝土等特殊過程,總承包方應對進入施工的人員、設備、物資、施工技術方案、作業環境等預先鑒定,并填寫“特殊過程能力預先鑒定表”,由項目總工程師審批。各分承包商特殊過程控制均按本程序進行,總承包方對其實施進行檢查和監督。
5)安全文明施工控制
按照安全保障措施執行。
6)設計變更的控制
?。ˋ)由總工程師負責組織設計技術交底,并形成記錄。
?。˙)施工中,如施工需要,由要求變更方填寫“設計變更申請”由總工程師與設計單位協商后報業主、監理批準后進行變更,并組織技術交底。 當業主或監理提出的設計變更,由項目總工程師與設計單位協商后報業主、監理批準后進行變更,并組織技術交底。
?。–)總承包方應及時對設計變更進行跟蹤檢查和監督。
?。―)設計變更資料按“文件資料控制”進行整理。
7)施工過程控制要素簡述
施工過程要素簡述,見圖5-4。
8施工設備控制
1)由總承包物資供應部組織編制施工設備使用計劃,報項目總工程師審批,同時指導、監督,檢查分承包商的設備使用。
2)施工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物資供應部要定期檢查分承包商持證上崗情況。
3)物資供應部建立進場設備臺帳、現場機械設備管理辦法,使機械設備的使用、維護、維修得到有效保障。
9施工過程檢驗控制
1)根據工程施工圖紙及合同中質量相關條款,經批準的質量計劃和施工組織設計,《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20** 及其配套標準、施工規范及相關技術文件,對施工準備的各項內容、工程技術復核和隱蔽工程驗收、分部分項工程質量檢驗和評定、特殊過程檢驗或驗證等主要內容進行控制。
2)總承包方項目總工程師負責建立、健全施工質量檢驗制度,嚴格工序管理,上道工序未檢驗不得進入下道工序。
3)所有分承包商和分供應商均應按照此控制程序進行。
4)施工過程檢驗采取自檢、互檢和專業檢相結合的原則,做到及時、準確、真實、可靠。
?。ˋ)施工準備活動(包括業主辦理的有關手續、質量計劃、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工程測量、定位、放線及其技術復核)由項目總工程師或技術開發部負責驗證,并報監理和業主審批。
?。˙)工程測量、放線和模板支撐完成后必須進行技術復核,由項目總工程師或技術開發部負責檢驗和書面驗證。 附技術復核制度: 為避免發生重大差錯,在分項工程正式施工前,應按標準規定對重要項目進行復查、校核,主要復查項目內容如下:
?。╝)建(構)筑物位置:測量定位和標準軸線樁、水平樁、龍門板、軸線標高。
(b)基礎(含設備基礎):土質、位置、標高、尺寸。
(c) 模板尺寸:位置、標高、預埋件、預留孔、牢固程度、模板內部的清理工作、濕潤情況。
(d) 鋼筋混凝土:現澆混凝土的配合比,現場材料的質量和水泥品種強度等級,預制構件的安裝位置、標高、型號、搭接長度、焊縫長度、構件的強度。
(e)磚砌體:墻身軸線、皮數桿、砂漿配合比。
(f) 大樣圖鋼筋混凝土柱、屋架、吊車梁及特殊屋面等大樣圖的形狀、尺寸、預制和安裝位置。
(g) 主要管道:暖氣、熱力、上下水、煤氣及化糞池、檢查井的標高尺寸和坡度。
(h)電氣:變電、配電位置、高低進出口方向、電纜溝位置、標高、送電方向、
(i) 其他:工業設備、儀器儀表的完好程度、數量程度以及根據工程需要指定的復核項目。
?。–)隱蔽工程驗收先由分承包商自檢,然后由項目部技術開發部或總工程師復檢,最后報業主或監理驗證,須由其他單位參加的驗證工作,總承包方及時與業主或監理溝通。
?。―)分部分項工程完工后,由分承包商自檢完后填寫分部分項工程檢驗評定表,報項目總工程師復檢,復檢合格后報業主、監理驗證,須由質監部門參加的驗證應由總承包方及時與業主或監理溝通。
?。‥) 特殊過程檢驗當無例外情況時,執行一般過程的檢驗或驗證,但特殊過程應進行人員鑒定、工藝鑒定和設備鑒定。
?。‵)因生產急需來不及檢驗或驗證的過程、工序,經項目工程師批準可例外放行,不能滿足規定要求時,要及時追回和更換,并且例外放行的產品工序上要做好追溯標識。
?。℅)凡是影響工程質量安全的產品、工序不能例外放行。
10竣工工程檢驗控制
1)竣工工程檢驗應在進貨檢驗、過程檢驗均已完成且符合規定要求后方能進行。
工程質量須總承包方自檢符合合同要求和國家標準。
具有完整的工程技術檔案的竣工圖,并符合技術資料整理的有關規定和歸檔要求,已經由項目總工程師審核合格。
2)總工程師負責檢查各分承包商、分供應商是否達到竣工條件,檢查合格后填寫竣工報告申請,報業主和監理審批,并按業主和監理要求參加竣工驗收各項工作。
3)業主、監理或質監部門對單位工程進行質量綜合評定中提出的不合格和使用功能缺陷者,應按“不合格品控制”進行糾正,糾正措施實施后報監理和業主驗證。
4)竣工驗收一般程序。
11施工物資進貨檢驗和試驗控制
1)進貨檢驗和試驗的范圍:原材料、構配件、半成品等。
2)所有進場物資都必須由現場材料員按照“采購控制”進行物資數量和質量初驗,確認合格后將質量驗證資料報項目總工程師審查,項目總工程師審查后,依據項目質量計劃和相關施工規范要求提出檢驗、試驗計劃并組織實施。
3)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對物資進行檢驗和試驗。
對供應商的質量保證資料的正確性有懷疑時;
發現質量保證資料與進貨實物不相符時;
項目質量計劃所列主要材料及重要物資;
屬于有關技術規范、標準或設計明確規定必須進行檢驗和試驗的物資。
4)根據物資采購及質量要求,質量檢驗和可分為目測、抽樣、全部檢驗三項,由物資供應部在檢驗、試驗計劃中予
以明確。5)若因施工急需,并能及時追回更換的物資,由物資供應部根據民政部提出申請,經項目總工程師批準,可在檢驗和試驗前先投入施工。對結構安全有影響的物資不能緊急放行。
6)經檢驗和試驗不合格品,由物資供應部報項目總工程師審定,由總包方負責采購的,由物資供應部通知供應商退貨,并記入供應商檔案;由業主采購的由項目總工程師與業主協商處理辦法。
7)分承包商為ISO9002 認證單位的,按照其提供的《質量手冊》和其他質量保證文件進行控制,否則,嚴格按照此程序進行控制??偝邪矫吭聶z查分承包商的物資進貨檢驗和試驗工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篇2:室外正立面裝飾工程施工過程質量控制體系
室外正立面裝飾工程施工過程質量控制體系
我項目部在本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主要包括施工技術管理工作質量 的控制和施工操作質量的控制。
1 成立質量管理小組
我項目部成立質量管理小組:項目經理任組長,巡查員、三個工程段長和 電路班長為小組成員。
管理小組工作內容
1.熟悉圖紙各節點施工大樣、質量標準。
2.掌握各種工序質量檢查的手段。
3.現場施工巡查。
4.發現施工質量現象,分析原因,研究對策,總結經驗。
5.做好施工日記工作。
6.各段長互相交流經驗,定期召開段長會議。
7.對各班組交接工序進行檢查,如玻璃幕墻、干掛鋁塑板幕墻、干掛石 材鋼結構的檢查。
8.對隱蔽工程進行檢查,對應項有隱蔽工程檢查的,需通知監理方、設 計方、甲方、政府質檢部門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并作好隱蔽驗收工程資料的整 理。
9.成品保護的檢查。
10.質量檢查的流程
班組自檢→段長檢查→下工序班組交接檢查→質量管理小組終檢→下工序 可以開始。
2 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的質量控制
2.1 技術交底流程
技術部向設計師請教→技術部向施工各段長交底→各段長對專業班組長交 底→各班組長對主要工人交底。
2.2 技術交底制度
我項目部在每一道工序施工前,采取向施工人員進行書面技術交底制度。 "技術交底,"是在單位工程或分部(分項)工程正式施工前,對參與施工的有關 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工人進行的一次技術性的交待,交待內容必須使得參與 施工的人員對施工的對象從設計情況、結構特點、技術要求到施工工藝等方面 有一個較詳細的了解,以便科學的組織施工,合理的安排工序,避免發生技術 指導錯誤或操作失誤。
技術交底的具體內容包括:
1.設計交底:由技術負責人主持,施工專業負責人參加,詳細介紹設計 圖紙的要求,工程特點,質量標準。
2.施工組設計交底:由項目部項目技術負責人向各專業工種的班組長進 行技術交底。
3.技術交底卡制度和工序交接卡制度的建立。
(1)技術交底卡制度
使用圖表和書面材料,將具體做法、技術要求、施工方法、材料情況和操 作規程等進行書面交底,寫清楚施工班組按圖表和書面材料內容施工,避免發 生差錯。在施工中,施工工人在一時之間忘記怎么做時,交底資料就能及時有 效地幫助解決問題,做到防患于未然。
(2)工序交接卡制度
班組與班組,工種與工種,工序與工序之間需按時進行交接。執行交接制 度,便于檢查本工序,服務下工序,保護工序成品,明確責任。
3 設置質量控制點,明確難點解決措施對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的某個 工序或環節,設置技術和監理的重點,對操作人員、材料、工具、施工工藝參 數和方法均重點控制。由技術部管理人員輪流值班全工序過程監制,不得有誤 。
3 施工操作的質量控制
裝飾工程的最終效果,施工操作過程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加強施工過程 工操作的質量監控是相當關鍵的。必須從以下措施人手。
3.1 建立"樣板制度"
即在每一道工序開始時,第一天做樣板,邀請監理公司、業主代表、本公 司技術人員一起進行檢查和評定,檢查該項工作所有的材料、工藝是否滿足要 求,通過鑒定以樣板為標準開展大面積施工。建立"樣板制度"是一個確定用料 、施工工藝和質量標準的過程,又是培訓施工隊伍的一種形式。施工過程中班 組人員固定,定人定部位操作,便于提高操作熟練程度和掌握技巧。
3.2 實行班組自檢制度
1.分項工程施工完畢后及每道工序完成后,各班組長帶頭進行自檢,自 檢不合格,不得轉入下一道工序。
2.班組長完成本班組任務后提供自檢結果給項目部,在施工過程中,對 本工序每步操作的自檢記錄留檔。
3.為了檢查本道工序,服務下道工序和鑒定上道工序的結果,項目部組 織三道工序班組長進行檢查活動,檢查結果做書面記錄,有問題馬上整改。此 為三工序檢查制度。
3.3 建立巡查制度
1.質檢員全天候巡視現場,發現問題馬上協助本班組長及時解決,并做 好筆記。
2.項目經理帶領班組成員,每天下午下班前對工地當天工程全部巡視一 次,發現問題填好"現場問題整改卡"在下午班后交給班長整改。
現場問題整。
3.對工程重要部位,施工容易形成缺陷而難于糾正的部位,技術組或質 檢部要認真地全過程監督,輪值當班,保證本工序一次成功。
4.對質檢員的工作要有獎罰制度,出現質量問題,質檢員要向項目部書 面檢討,對工作成績顯著者,要進行表揚和獎勵。
4 終檢制度
由項目部組織,邀請監理工程師、業主代表對完成的分項、分部工程進行 檢查和驗收。本驗收結果作為分項工程獎罰依據。
5 實行掛牌施工,質量獎罰制度
采取班組施工段掛牌、質量與經濟掛鉤的制度。為保證工期、質量和安全 ,對班組工人操作優秀者獎,不合格者罰,重則退場。這一措施必將有力地加 強班組責任心,保障提高一次交驗合格率,提高質量,保證工期。
6 質量事故發生后的處理制度
1.項目部召集技術人員和施工班組人員共同研討問題產生的原因。
2.書面通告事件處理意見,對施工管理人員和班組長進行罰款和書面批 評。
3.召集其他工段段長、班組長召開現場會議,以本事故作為借鑒,杜絕 在其余工段發生同類事故,再次強調要確保質量。
篇3:工程項目門窗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工程項目門窗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1.安裝前檢查門窗扇的型號、規格、質量是否合乎要求,如發現問題,應事先修好或更換。
2.安裝前先量好門窗框的高低、寬窄尺寸,然后在相應的扇邊上畫出高低寬窄的線,對扇門要打迭(自由門除外),先在中間縫處畫出中線,再畫出邊線,并保證梃寬一致,上下冒頭也要畫線刨直。
3.畫好高低、寬窄線后,用粗刨刨去線外部分,再用細刨刨至光滑平直,使其合乎設計尺寸要求。
4.將扇放入框中試裝合格后,按扇高的1/8-1/10,在框上按合頁大小畫線,并剔出合頁槽,槽深一定要與合頁厚度相適應,槽底要平。
5.門窗扇安裝的留縫寬度,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6.先立門窗框(立口)
(1)立門窗框前須對成品加以檢查,進行校正規方,釘好斜拉條(不得少于2根),無下坎的門框應加釘水平拉條,以防在運輸和安裝中變形;
(2)立門窗框前要事先準備好撐桿、木橛子、木磚或倒刺釘,并在門窗框上釘好護角條;
(3)立門窗框前要看清門窗框在施工圖上的位置、標高、型號.
門窗框規格、門扇開啟方向、門窗框是里平、外平或是立在墻中,按圖立口;
(4)立門窗框時要注意拉通線,撐桿下端要固定在木橛子上;
(5)立框子時要用線錘找直吊正,并在砌筑磚墻時隨時檢查有否傾斜或移動。
7.后塞門窗框(后塞口)
(1)后塞門窗框前要預先檢查門窗洞口的尺寸、垂直度及木磚數量,如有問題,應事先修理好;
(2)門窗框應用釘子固定在墻內的預埋木磚上,每邊的固定點應不少于兩處,其間距應不大于1.2m;
(3)在預留門窗洞口的同時,應留出門窗框走頭(門窗框上、下坎兩端伸出口外部分)的缺口,在門窗框調整就位后,封砌缺口。
(4)當受條件限制,門窗框不能留走頭時,應采取可靠措施將門窗框固定在墻內木磚上;
(5)后塞門窗框時需注意水平線要直。多層建筑的門窗在墻中的位置,應在一直線上。安裝時,橫豎均拉通線。當門窗框的一面需鑲貼臉板,則門窗框應凸出墻面,凸出的厚度等于抹灰層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