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實業有限公司質量管理制度(試行)
總 則
第一條:目的
為促進本公司質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并保證能夠提前發現產品質量異常、迅速處理改善,借以確保及提高產品質量符合管理及市場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范圍
本細則包括:
(一)組織機構與質量管理責任制;
(二)各項質量標準及檢驗規程的制訂;
(三)儀器管理;
(四)原輔材料質量管理;
(五)生產前質量條件復查;
(六)制造工程部質量管理;
(七)成品質量管理;。
(八)質量異常處理;
(九)質量異常分析改善;
(十)附則
組織機構與質量管理責任制
第三條:質量管理組織機構
本公司質量管理組織機構見附圖。
第四條:質量管理責任
一總經理的質量管理責任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關于產品質量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2、負責領導和組織企業質量管理的全面工作,確定企業質量目標,組織制訂產品質量發展規劃。
3、督促檢查企業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確保實現質量目標。
4、隨時掌握企業產品質量情況,對影響產品質量的重大技術性問題,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查。
5、負責處理重大質量事故。
6、經常分析企業產品質量情況,負責產品質量的獎懲工作,對一貫重視產品質量的先進典型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對出了廢品的嚴重質量事故,要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嚴肅對待,情節惡劣的要給予經濟處罰或降職處分。
7、負責組織抓好質量管理教育,領導全公司員工開展產品質量活動,對產品質量的薄弱環節和重大質量問題,組織質量攻關。
8、為使產品質量滿足用戶要求,由總經理組織進行征求用戶意見,搞好信息反饋工作,將用戶意見向全公司公布,并根據用戶意見及時研究改進提高質量的措施,認真解決用戶所反映的問題。
9、帶領全公司員工,高標準、嚴要求,統籌抓好質量管理工作。
二分管生產、技術副總經理的質量管理責任
1、在總經理的領導下,對全公司的質量管理工作負主要責任。
2、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關于產品質量方面的法律和政策。
3、組織制定企業標準的規劃目標。
4、針對影響產品質量的技術性難題,制訂有關方案計劃,并負責領導實施。
5、針對產品質量薄弱環節,發動員工進行質量攻關,大搞技術革新,切實解決有關影響質量的問題,努力提高產品質量。
6、組織全公司質量攻關活動,認真總結交流提高產品質量的經驗,制訂趕超國內外先進水平的規劃,落實提高產品質量的措施。
7、協助總經理處理重大責任事故,并組織有關部門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
8、經常聽取質量檢查的匯報,積極支持質量管理部門的工作,努力提高產品質量。
9、負責組織相關部門及人員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議,征求意見,采納合理化建議,抓好質量管理工作。
10、協調生產部門與其它職能部門之間的關系,確保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
三管理統籌部的質量管理責任
1、協助副總經理組織全公司質量活動,總結交流提高質量的經驗,制定提高產品質量的措施,制定趕超國內外先進水平和提高產、質量的計劃,定期組織質量分析會,并把有關情況向總經理和分管副總經理匯報,經常組織檢測、化驗人員參加學習,提高技術及管理水平。
2、針對我公司產品生產情況,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質量管理培訓學習,提高技術、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強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
3、積極推行采用現代化管理手段,提高企業的產品質量。為了提高產品質量,趕超國內外先進水平,負責收集整理和交流國內外技術情報,并建立技術檔案。
4、負責會同有關部門制訂原材料、成品及生產過程的檢驗項目和檢驗方法并嚴格執行,經常檢查執行情況。
5、專職質檢、化驗人員要認真負責,按規定操作,并及時將檢查、檢測結果通知有關部門,共同把好質量關,對出廠成品檢測結果負直接檢查的責任,不得弄虛作假,以次充好。
6、負責所用檢測儀器的使用管理,接受公司計量管理人員的檢查、監督和技術指導,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維護保養規定,出現問題應及時向公司計量管理人員反映解決。
7、對市場企劃部反饋的用戶質量意見,負責組織相關部門認真分析研究,督促解決,并檢查改進情況。
8、企業生產所需各種材料的優劣直接關系著產品質量的優劣。為了提高產品質量,滿足用戶要求,采購人員要積極地采購符合企業質量標準的材料,確保生產正常。備品備件、專用器材、化工原料等的采購,必須符合生產技術要求,經檢驗不符合技術質量標準要求的,必須辦理退貨手續。經化驗檢查不符合標準的材料,不準入庫、更不準投入生產。
四市場企劃部的質量管理責任
1、嚴格按照銷售合同規定,組
織發貨,產品質量要符合用戶要求,不得有誤,如造成因誤發而產生的損失,將追究責任。
2、定期訪問用戶,負責收集用戶對我公司產品質量所提出的意見,進行匯總分析后,向有關領導匯報并及時反饋至管理統籌部。
3、在辦理生產所用原材料入庫時,要查驗是否附有質量化驗分析或檢測報告單,沒有報告單不得辦理入庫手續(特殊情況需經公司領導批準)。
4、入庫原料及成品要分類存放,要根據原料的特性,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做到防霉爛、防變形、防損失等,以確保儲存過程中不損壞、不變質、不變形。
5、采取措施,盡力避免成品周轉、裝卸車、運輸等環節所產生的擠壓、變形,努力減輕對產品質量的影響。
五財務管理部的質量管理責任
認真開展質量成本的核算與分析工作,協助有關部門搞好產品質量的技術經濟分析工作。
六制造工程部的質量管理責任
1、負責會同有關部門制訂工藝規程及產品質量標準,隨著生產條件變化及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工藝規程要不斷進行修改和補充,修改補充必須經過分管副總經理的審批,對與工藝規程有關的質量負責。
2、應向采購部門提供符合工藝要求的原料質量標準,對不合格的原材料經過加工仍達不到使用要求,為確保質量應提出措施報總經理或分管副總經理批準,方可投產。
3、在領料時要嚴格按照工藝規程對原材料的質量和技術性能要求,不得擅自改變有關技術標準。
4、在投料時要按工藝規程規定的原料配比進行,按計量的要求進行精確計量。
5、認真做好生產流程中工序質量檢測的分析工作,接受質檢部門的質量監督和技術指導。
6、嚴格按工藝規程、質量標準組織生產,加強生產過程工序質量控制,對整個生產控制過程中的產品質量負責,同時也必須對產品在用戶使用時與生產過程相關的質量負責。
7、負責實施對提高產品質量而進行的技術改造工作。
8、積極協助有關部門匯報生產中所發現的質量問題,不得隱瞞事實真相。
9、在提出備品備件的技術要求時,應做到名稱、數量、規格型號、性能要求等需求信息準確、清晰,不得有誤,以保證所購備品備件的技術要求。及時對所購進備品備件進行質量檢查、驗收,不符合要求的備品備件不得入庫。
10、負責對全公司的質量檢測儀器及檢測設備歸口管理,應定期進行校正,經常檢查儀器設備的使用操作及維護狀況,采取各種措施保證檢測儀器的正常使用,為保證產品質量創造條件。
七制造工程部質量管理人員的質量管理責任
1、深入進行“質量第一”的思想教育,認真執行以“預防為主”的方針,組織好自檢、互檢,支持專職檢驗人員的工作,把好質量關。
2、嚴格貫徹執行工藝和技術操作規程,有組織、有秩序的文明生產,保持環境衛生,提高產品質量。
3、掌握質量情況,表揚重視產品質量的好人好事,對不重視產品質量的員工進行批評教育。
4、組織車間員工參加技術學習,針對主要的質量問題提出課題,發動員工開展技術革新與合理化建議活動,對產品質量存在問題和質量事故要分析原因,研究改進方案,認真組織解決。
5、對生產過程中造成的不合格產品,要負主要責任。
八制造工程部運行科長的質量管理責任
1、堅持“質量第一”的方針,對本科運行操作人員進行質量管理教育,認真貫徹執行質量制度和各項技術規定。
2、尊重專檢人員的工作,并組織好自檢、互檢活動,嚴禁弄虛作假行為,開好班組質量分析會,充分發揮班組質量管理的作用。
3、嚴格執行工藝和技術操作規程,建立員工的質量責任制,重點抓好影響產品質量的關鍵崗位以及組織有序的文明生產,保證質量指標的完成。
4、組織本科員工參加技術學習,針對影響質量關鍵因素,開展革新和合理化建議活動,積極推廣新工藝、新技術交流和技術協作,幫助員工練好基本功,提高技術水平和質量管理水平。
5、組織本科員工對質量事故進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進辦法。
?。ň牛┲圃旃こ滩繂T工的質量管理責任
1、要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管理思想,不斷提高精品意識,工作中精益求精,把好本工序質量關。
2、要積極參加技術學習,做到四懂:懂產品質量要求、懂工藝技術、懂設備性能、懂檢驗(自檢、互檢)方法。
3、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對本工序的設備、儀器、儀表做到合理及精心使用,精心維護,經常保持良好狀態。
4、嚴格遵守工藝規程,按要求作業,及時解決或反映工序問題。
5、認真做好自檢與互檢,勤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通知下一個崗位,做到人人把好質量關。
6、對產品質量要認真負責,確保表里一致,嚴禁弄虛作假。
各項質量標準及檢驗規程的制訂
第五條:質量標準及檢驗規程的范圍
包括:
(一)原輔材料質量標準及檢驗規程;
(二)工序質量標準及檢驗規程;
(三)成品質量標準及檢驗規程;
第六條:質量標準及檢驗規程的制訂
(一)各項質量標準
1、成品質量標準:管理統籌部負責組織制訂。
管理統籌部、制造工程部、市場企劃部及有關人員依據“企業標準”,并參考①國家標準②行業標準或水準③本身實際生產能力④片煙原料質量水準、其它原輔材料供應水準⑤客戶需求等制定成品質量標準,交有關部門主管核簽并呈分管副總經理批準后,相關部門按此執行。
2、工序質量標準由制造工程部參照行業標準、本身實際能力等自行制訂。
3、原輔材料質量標準:管理統籌部應根據實際需要,逐步制訂原輔材料質量標準。
(二)質量檢驗規程
成品、工序質量檢驗規程執行行業
規范。
原輔材料質量檢驗規程由管理統籌部根據實際需要制訂。
第七條:質量標準及檢驗規程的修訂
1、各項質量標準、檢驗規程若因①設備更新②技術改進③制程改善④市場需要⑤加工條件變更等因素變化,可以予以修訂。
2、每年年底前,制造工程部、管理統籌部參照以往實際狀況,會同有關部門檢查各項標準及規程的合理性,酌予修訂。
3、質量標準及檢驗規程修訂時,制造工程部、管理統籌部應分別填寫“質量標準修訂表”及“檢驗規程修訂表”,說明修訂原因,并交有關部門會簽意見,呈副總經理批示后,始可憑此執行。
儀器管理
制造工程部為公司儀器職能管理部門,負責實施計量管理工作。
第八條:儀器校正、維護計劃
1、周期檢定
制造工程部應依儀器購入時的設備資料、操作說明書等資料,填制“儀器校正、維護基準表”,設定定期校正、維護周期,作為儀器年度校正、維護計劃的擬訂及執行的依據。
2、年度校正計劃及維護計劃
制造工程部應于每年年底依據所設訂的校正、維護周期,填制“儀器校正計劃實施表”、“儀器維護計劃實施表”作為年度校正及維護計劃實施的依據。
第九條:校正計劃的實施
1、制造工程部計量管理人員應依據“年度校正計劃”執行日常校正、精度校正作業,并將校正結果記錄于“儀器校正卡”內,存于制造工程部。
2、儀器外協校正:制造工程部無力或無資質進行校正的儀器,應依據校正周期或實際情況,按照外協審批程序,申請委托校正,以確保儀器的精確度。
第十條:儀器使用與保養
1、儀器使用人員進行各項檢驗時,應依“檢驗規程”及設備(儀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使用后應妥善保管與保養。
2、特殊精密儀器,使用部門主管應指定專人操作與負責管理,非指定操作人員不得任意使用(經主管核準者例外)。
3、公司計量管理人員、使用部門主管應負責檢查各使用者操作正確性、日常保養與維護狀況,如有使用與操作不當現象,應予以糾正、教育,并作為崗位考核扣罰依據。
4.儀器維護保養
(1)儀器維護人員應依據“年度維護計劃”執行維護作業并將結果記錄于“儀器維護記錄”內。
(2)儀器外協維修:因設備、儀器維護人員技術能力不足時,計量管理人員應辦理外協審批手續后安排外協維修。
原輔材料質量管理
第十一條:原輔材料質量檢驗
1、原輔材料進入廠區時,庫管部門應依據公司相關規定辦理收料,對需要檢驗的原輔材料,應書面通知管理統籌部進行檢驗,管理統籌部安排檢驗人員,依原輔材料質量標準及檢驗規程的規定完成檢驗。
2、檢驗完成后,檢測人員將檢驗結果分送相關部門及人員,用于辦理相關入庫、付款、存檔等。檢驗結果應記錄于“供應廠商質量記錄”內,用于供應商的定期評價。
3、對于因故無法實施質量檢驗的原輔材料,管理統籌部應報經公司分管領導批準后,由主管部門向供貨廠商落實提供“出廠檢驗報告”。該類“出廠檢驗報告”視為廠內檢驗。
第十二條:原輔材料使用管理
使用部門應依生產計劃、按相關規定辦理領用手續。使用部門在生產過程中如發現原輔材料存在質量問題,應及時與責任部門聯系解決,重大問題應及時上報。
制造前質量條件復查
第十三條:生產通知單的擬訂
1、新牌別生產通知單的擬訂
新牌別是指第一次生產、無參考工藝、質量標準的全新配方牌別。
市場企劃部接新配方生產要求后,應提前向管理統籌部提交配方組成、客戶要求等相關資料,管理統籌部報公司分管領導批準后組織市場企劃部、制造工程部相關人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與新配方生產相關事宜的討論確定。與會人員應按以下要求進行討論確定:
?、艑徍松a要求是否明確:
A.配方組成是否明確;
B.各項質量要求是否明確,并符合本公司“企業標準”及公司質量相關規定;
C.包裝方式是否符合本公司的包裝規程,客戶要求的特殊包裝方式可否接受;
D.是否使用特殊的原輔材料;
E.是否需要特殊的檢測指標。
?、埔陨弦笕绻幻鞔_,由市場企劃部立即落實,落實后再行商定;
?、且陨弦笠衙鞔_,首先由制造工程部參照原料配方接近的牌別提出生產工藝及暫定工序質量標準、暫定成品質量標準方案,與會人員討論確定后,由管理統籌部擬訂“生產通知單”,通知單內容應包括計劃生產日期、投料生產量、片煙原料配方組成、包裝等輔助材料要求、暫定成品質量標準、生產過程控制要求、檢測安排、其它規定?!吧a通知單”報公司分管領導批準后執行。
2、正常牌別生產通知單的擬訂
市場企劃部根據生產計劃,分牌別擬訂生產通知單。通知單內容應包括生產計劃日期、投料生產量、片煙原料配方組成、包裝等輔助材料要求。
3、試生產牌別生產通知單的擬訂
試生產牌別指新配方已經過初次生產、但尚未最終確定成品質量標準的牌別。
試生產牌別生產通知單的擬訂按“正常牌別生產通知單的擬訂”的規定執行,質量標準執行新牌別暫定標準。
第十四條:生產通知單的下達
1、試生產牌別、正常生產牌別由市場企劃部按照“試生產牌別、正常生產牌別生產通知單的擬訂”規定擬訂“生產通知單”后直接下達至制造工程部。
2、新牌別由管理統籌部按照“新牌別生產通知單的擬訂”規定擬訂“生產通知單”后下達至制造工程部。
第十五條:生產通知單的審核及質量標準復核
制造工程部收到“生產通知單”后,應于一日內完成審核。
1、生產通知單的審核及處理
制造工程部接生產通知單后,應審核相關內容是否齊全,要求是否明確。如有疑問,應盡快與相關部門協調解決。
2、質量標準復核
制造工程部接到相關部門的“生產通知單”后,須由工藝員先查核確認下
列事項后始可進行生產:
(1)該牌別是否訂有“成品質量標準”作為質量判定的依據。
(2)是否有特殊要求。
工藝員確認無誤后擬訂生產工藝質量執行標準,按規定程序下發作為生產依據。
制程質量管理
第十六條:制造工程部對生產過程中的制品應嚴格質量監控
應做到:不合格的原輔材料不投產,不合格的制品不進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入庫。要及時發現異常,迅速處理,防止擴大損失。
第十七條:加強工藝管理,保障制程質量
制造工程部作為工藝技術管理部門,應加強工藝管理,要不斷地提高工藝質量,強化工藝紀律,要做好工藝文件的控制、工藝更改的控制、特殊工序的控制、不合格品的控制、工藝狀態的驗證工作,使生產過程處于穩定的控制狀態,從根本上減少和消滅廢品、次品。
第十八條:制程中的質量把關
制程中的質量把關應實行自檢、互檢、抽檢、專檢相結合的形式。
1、自檢:在生產過程中,由操作者自己按照工序質量標準對本工序進行控制把關。
2、互檢:流水生產線下工序接到上工序的制品時應檢查上工序的質量是否合格,如有異常,應及時匯報、妥善處理后方能繼續作業。
3、抽檢:由制造工程部工藝質量管理人員對工序質量進行把關檢查。
4、專檢:對于裝箱前的膨脹煙絲成品,由檢測部門專職檢驗人員按成品質量標準及檢驗規程逐批進行檢驗,檢驗合格的成品方能入庫。
第十九條:制程中的報檢
1、在自檢、互檢、抽檢中發現異常又無法確認是否合格時應及時向檢驗部門報檢。
2、新產品、試驗產品生產時,制造工程部應提前向檢測部門報檢。
成品質量管理
第二十條:成品質量檢驗
成品檢驗人員應依成品質量標準及檢驗規程的規定實施質量檢驗,以提早發現、迅速處理質量問題,確保成品質量。
第二十一條:成品暫存管理
成品裝箱后不能入庫需在生產區暫存時,由制造工程部負責管理。
1、暫存成品應按牌別、生產日期區分存放,并有明顯標識能夠予以區分。
2、運輸、擺放過程中應避免碰撞、擠壓,防止成品煙絲質量降低。
第二十二條:成品出、入庫及庫存管理
1、成品經檢驗合格方可入庫,制造工程部與庫管部門應按相關規定辦理成品入庫手續。
2、成品入庫應按牌別、生產日期區分存放,并有明顯標識能夠予以區分。庫管部門應加強管理,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做到防霉變、防損失等,以確保儲存過程中不損壞、不變質、不變形。
3、成品出庫時,庫管部門應按相關規定辦理成品出庫手續。
4、相關部門應加強管理,盡力避免成品周轉、裝卸車、運輸等環節所產生的擠壓、變形,努力減輕對產品質量的影響。
第二十三條:成品出廠檢驗報告的出具
1、客戶要求提供產品檢驗報告者,市場企劃部業務人員應填寫“檢驗報告申請單”,經部門負責人簽批后轉交管理統籌部。
2、管理統籌部應將客戶成品的檢驗結果匯總,按相關規定出具檢驗報告并蓋章,由市場企劃部轉交客戶。
質量異常處理
第二十四條:原輔材料質量異常處理
1、原輔材料進廠檢驗,在各項檢驗項目中,只要有一項以上異常時,無論其檢驗結果被判定為“合格”或“不合格”,檢驗部門的主管均須于說明欄內加以說明,并依據相關規定上報與處理。
2、對于檢驗異常的原輔材料經批準使用時,檢驗部門應通知制造工程部生產管理人員注意使用,并填報使用反饋意見交采購部門與供貨廠商交涉處理。
第二十五條:成品質量異常處理
1、檢驗部門在進行成品裝箱前的正常檢驗過程中發現水份等關鍵檢測指標異常,檢驗人員應立即通知制造工程部有關生產、工藝質量管理人員停止成品裝箱作業;制造工程部應迅速采取措施、處理解決,以確保成品質量;處理過程中需要相關部門配合時,各相關部門應積極協作,不得延誤。
對于其它非關鍵指標異常,檢驗人員應下達“質量異常通知單”,通知制造工程部有關工藝質量管理人員;制造工程部相關人員應將其列入“質量異常分析改善”,采取措施以改善成品質量。
2、對于成品出廠前的成品庫存抽檢質量異常狀況以及確認成品質量不合格時,質量管理部門、制造工程部應及時匯報公司分管副總經理,并及時組織進行妥善處理,以最大限度減少由此造成的損失。
第二十六條:制程間質量異常處理
1、制造工程部在生產過程中發現異?,F象應立即停止相關工序生產,待找出異常原因并加以處理、確認正常后方可繼續生產。
2、制造工程部工藝質量管理人員在抽檢中發現異常時,有權責令停止生產,待問題解決后方可繼續生產。
3、異常原因與相關部門相聯系時,制造工程部應及時通知,各相關部門應及時加以解決不得延誤。
4、重大質量事故發生,應及時上報公司分管副總經理直至總經理予以處理。
質量異常分析改善
第二十七條:制程質量異常改善
“異常通知單”經制造工程部列入改善者,制造工程部應擬訂改善對策并按計劃執行,并定期提出報告,會同有關部門檢查改善結果。
第二十八條:質量統計分析
1、質量管理部門應加強產品質量指標、質量異常狀況的統計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制訂公司關于提高產品質量的重點工作計劃并批準實施。
2、制造工程部應加強裝箱前成品質量等制程質量指標、質量異常狀況的統計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制訂提高制程質量、解決相關問題的工作計劃并按計劃實施。
第二十九條:質量管理小組活動
為提高人員的工作士氣及質量意識,以團隊精神共謀產品質量的改善,公司內部逐步組建各質量管理小組,以推動改善工作。
附 則
第三十條 實施與修訂
本制度呈總經理批準后實施,修訂亦同。
篇2:醫院醫技管理制度--檢驗科質量管理制度
第五醫院醫技管理制度--檢驗科質量管理制度
1、開展醫德醫風教育和業務培訓。
2、要有科學管理和嚴格的規章制度。
3、制定詳細的統一操作規程。
4、專人負責本室全面質控工作。
5、做好標本測定前采樣處理和測定后結果處理的質量。
6、正確使用和維護本室的儀器設備和定期檢定校正儀器。
7、做好室內監控,了解監控清潔的誤差情況,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8、積極參加室內質評,對室內質評的成績認真分析,失控項目及時檢查原因,采取相應措施。
篇3:鎮小學教學質量偏差糾正及預防管理制度
鎮小學教學質量偏差糾正及預防管理制度
一、目的
針對現存的不合格,采取糾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發生。并對潛在的不合格,采取預防措施,防止不合格發生。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校內部對現存或潛在的不合格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三、職責
1.校辦、教導處、總務處負責組織對管理評審和內部審核中的不合格或潛在不合格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并對所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評審。
2.各年級科室負責人負責對本部門需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或潛在的不合格,制定、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并進行評審。
3.校領導或各部門的負責人批準需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四、工作程序
1.糾正措施的制定。
(1)需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的識別。
(2)各部門對工作中出現的重大的不合格(包括學生、家長投訴),或對教學服務過程中重復出現的類似的不合格,或潛在的不合格,考慮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并記錄在《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中。
(3)校辦、教導處、總務處負責組織各年級科室識別需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并記錄在《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中。
(4)校長辦公室負責組織對管理評審和內部審核中的需制訂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進行識別。
2.各年級科室在需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的識別的基礎上,確定不合格的原因,評價確保不合格不再發生或避免發生的措施的需求,并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方案。
3.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批準。
(1)管理評審中提出的不合格(或潛在不合格),由校領導批準糾正和預防措施。
(2)內部審核中提出的不合格(或潛在不合格),由管理者代表批準其糾正和預防措施。
(3)其他不合格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由教導處、總務處或各科室負責人批準。
4.各科室負責對經批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組織實施,并將糾正和預防措施的結果記錄在《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中,《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及相關記錄由糾正措施的實施科室保存,必要時送校長辦公室。
5.糾正措施的評審。
(1)校長辦公室負責對針對管理評審中提出的不合格所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評審。
(2)校辦、教導處、總務處針對內部審核中提出的不合格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評審。
(3)針對其他不合格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由相關科室進行評審。
6.對評審中發現糾正和預防措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按步驟重新制定和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
7.每年管理評審前,各年級科室將所有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情況提交給管理評審組織者,以供評價。